每日经济新闻

    内外销“变脸”典型样本调查:三七开改七三开

    2009-07-15 02:58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3年来,全球最大的童车生产商好孩子内外销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7左右。但在外需下滑影响下,公司计划在今年将内外销的比例颠倒过来。而这也成了外贸企业的一个缩影。

            好孩子集团的高管近日异常忙碌。昨日,好孩子集团新任CEO冯砚祖在一场会议间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来到好孩子集团的主要任务是拓展集团的零售卖场业务。”

            冯砚祖在好孩子集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家全球最大的童车生产商目前正致力于开拓零售市场,并已拥有了“妈妈好孩子”品牌婴童产品卖场、目录邮购和B2C网络购物等销售业态,冯的目标是完善三种业态平台,进一步拓展业务。

            好孩子集团一高管昨日告诉记者,对公司而言,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当下不佳的经济环境。“为了应对眼下的形势,我们正在对内销外销比例做调整,今年的计划是达到7:3。”

    现状:豪赌零售业务

            好孩子显然已经将零售业务视作拉动业绩的重要动力。之前在童车生产领域,好孩子几乎已做到极致,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童车生产商,集团的儿童用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40%,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也上升到20%。而在国内儿童推车市场,好孩子集团更是占据高达70%的市场份额。

            但当这家庞大的婴童用品生产商试图进入销售领域时,却发现事情并非一帆风顺。7月10日,在好孩子集团昆山总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高管最近都非常忙碌,很少回到总部办公。记者随后联系了数位集团高层,均被告知正在外地出差。

            在好孩子集团高层忙碌的背后,显现的是公司拓展零售业务的迫切想法。好孩子集团新近聘请了冯砚祖担任CEO一职。在来到好孩子之前,冯砚祖曾在家乐福工作15年;2003年起,他又担任百佳超市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在零售业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业绩。“我来到好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拓展集团的零售卖场业务。”昨日,冯砚祖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他的目标就是拓展好孩子集团婴童产品卖场业态,完善目录邮购、以及B2C网购业务。冯砚祖认为,细分市场是零售业未来的趋势,而婴童大卖场即是细分市场中的一类,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培育”。显然,好孩子集团旗下的零售卖场即属于“需要培育”的一类。去年,好孩子集团开出了10余家  “妈妈好孩子”直营店。据此前媒体披露,其中5家直营店在2008年一季度共实现销售收入451万元,这样的成绩单显然和好孩子集团的预期相去甚远。在集团内部,“妈妈好孩子”等品牌店被称为“新零售业务”,也承担着作为今后上市主体的重任。根据原有的计划,好孩子集团会在去年第二季度在香港上市,融资2亿美元,但当时不佳的经营状况却阻碍了好孩子上市的步伐。

            好孩子集团高管并未向记者透露直营店目前具体的销售情况,“这些店现在都还在调整中。”该高管称。“冯总过来,会主抓这一块的业务。”

    转型:内外销的变化

            好孩子发力零售业务的想法出自集团正在进行的内外销比例的调整。“近3年来,好孩子集团内外销的比例始终保持在3:7左右。”上述好孩子集团高管告诉记者。去年,好孩子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1.2亿元,增长18%,实现利润1.62亿元,增长了23%。“我们的计划是,在今年将内外销的比例颠倒。”该高管告诉记者。

            规划这一目标的动力来源于当下不佳的经济大环境以及好孩子集团之前已显停滞迹象的外销增长率,这一目标也和公司控股股东太平洋投资集团之前为好孩子集团设计的大力拓展内需市场的思路一脉相承。“应该讲,现在集团的外销业务是相当稳定的,但是外贸增长率出现停滞的迹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销市场萎缩等因素,都是促成我们调整内外销比例的原因。”上述高管告诉记者。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预计,包括婴童食品、服装等在内的中国婴童用品市场,在2012年之前还将以每年17%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在集团目前利润来源中,制造业务仍贡献了绝大部分。而在搭建了“妈妈好孩子”等零售业务平台后,集团希望销售业务能超过制造业务。

            实现内外销调整的目标并非一片坦途,即使是上述高管和记者交流时也语气谨慎地表示:“我现在说的只是今年的规划,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至于能不能实现,现在还不好说。”好孩子集团面临的困难不少,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哈罗德·施金称,2007年好孩子集团在各商场开设的专柜对集团的收入贡献率仅为30%。显而易见,由于商场对专柜的抽成等影响,对于自有品牌商来说,铺设自有渠道显然是更划算的行为。

            之前媒体透露的  “妈妈好孩子”等店的经营业绩显然不足以支撑好孩子集团内外销转型的业务。“妈妈好孩子的店现在还是有盈利的,不过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该集团高管告诉记者。

    广东外贸领先复苏上半年仍居全国第一

    每经记者  范铁  发自广州

            海关广东分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257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7%,小于全国下降23.5%的幅度,在全国各省市中继续位居第一。

            海关广东分署人士表示,虽然广东外贸进出口降幅缓慢收窄,但目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广东外贸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广东外贸领先复苏

            从总体进出口数据看,广东外贸形势虽然仍在底部,但降幅逐步收窄,并在全国范围内领先复苏。海关广东分署人士分析表示,6月份进、出口值为年内月度最高,且进出口和进口同比降幅均为今年月度最小降幅,其中6月份广东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只下降15%,而进口、出口值环比都有大幅的增长。

            从全国来看外贸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根据国家海关总署上周五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9461.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降幅依然较大。其中出口5215.3亿美元,下降21.8%。海关方面的专家表示,全国外贸形势仍然要有一个筑底回稳的过程。目前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的出口都没有取得比较大的上升,这显示国际经济复苏步伐缓慢,预计7月份出口还会延续6月份下降走势,但降幅会继续减小。

    手机出口强势增长

            记者注意到,广东传统的第一大出口商品——机电产品上半年出口1056.9亿美元,降幅达21.2%,比广东整体出口降幅高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565.1亿美元,下降19%,主要是由于“两大产品的出口地区包括美国、日本等地需求持续下降”。

            不过,手机等产品对外贸易止跌企稳。据广州海关7月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手机上半年呈逐月上升之势,出口价值66亿多美元,增长近20%。单6月广东出口手机近1900万台,增长29%,创上半年新高。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对韩国、美国分别出口手机约1900多万台、1000多万台,分别增长1.8倍和2.4%。

            海关人士提醒说,内资企业仍在走低端线路,而以中低端优势为主的市场空间正逐步缩小,仅靠数量扩张难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上半年,广东出口手机的平均单价为每台69美元,较去年提高8.9%。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平均单价达到92.2美元,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平均单价均不超过45美元。看得出本土企业整体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高端访谈:车企高层普遍看好下半年车市

    下一篇

    北大荒大米广州涉嫌虚假包装公司称“全部下架不可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