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打造新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欲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2009-06-05 02:39

    每经记者  吕波  发自成都

    成渝经济区“六大基地”

    □装备制造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国防科研产业基地

    □优势资源加工业基地

    □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

    □现代服务业基地

            东汉末年,一介文人张松献宝《西蜀地形图》的故事,流传至今;如今,一幅集众多精英智慧、以大气魄大手笔描绘的经济版  “西蜀地形图”——成渝经济区,正徐徐展开画卷。

            画成之日,便是中国经济之西部引擎铸成之时。

            多年来,东部长三角、南方珠三角与北边环渤海这三台发动机早已开足了马力,于是,当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步伐迈入第一个十年时,成都与重庆这两座西南重镇之间的强强联手便成了人们心中的期盼。

            近日,四川省政协组织多位专家学者对成渝经济区进行了全面专题调研,带着如何把成渝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考,带着如何让成渝经济区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比肩的国家级新增长极的思考。
     

    NextPage
            专家们很快形成一个共识:成都和重庆,两个相距不远的特大城市,从产业布局、交通、商贸、资源、旅游以及投资等各方面来看,都有着巨大的互补性;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重要增长极,对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基础:性相近

            “性相近。”这是成渝经济区的关键所在。

            川渝两省市,历史渊源之深厚自不必说,人文地理亦似“一母二胎”,“兄弟”间的经济往来更是频繁;更重要的是,“你有我无”的特征令两大市场存在极强的互补性,两地的合作基础,可以说是“钢钢的”。

            有鉴于此,2007年4月2日,重庆市政府与四川省政府共同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一个覆盖成都14个沿高速公路、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及重庆“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23区县的成渝经济区,就此浮现在中国地图上。

            数据显示,成渝经济区面积约1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幅员面积1.8%,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森林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区2007年底总人口接近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并有较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区域内GDP达1.2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5%,农业条件较好,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蚕丝、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和交通也有了相当基础。

            “重庆的汽车、摩托车在四川很好销,四川的五粮液等商品在重庆也畅销”,在调研组专家看来,川渝两地在资源、劳动力、市场、资本、生态等多个方面有着高度关联性,建立成渝经济区将发挥出  “1+1>2”的效果。
     

    NextPage
    定位:增长极

            “增长极。”这是成渝经济区的使命所在。

            对于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专家们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这一总体功能,二是“六大基地”这一核心竞争力。

            据四川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介绍,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  “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其中包含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重要引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以及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子项功能定位。

            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则要发挥好“六大基地”的重要角色,即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资源加工业基地、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与现代服务业基地。

            “成渝经济区已具备较雄厚的发展基础,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盛毅说。

    展望:新西部

            “川渝合作将为企业的产业扩张带来更多机遇”,四川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鲁荣东指出,通过打造成渝经济区,产业将可摆脱地域局限,在政府有意识的分工引导下,充分调动要素资源,其布局将更加合理;而在发展庞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的同时,由于大量的配套产业发展,将给川渝甚至比邻地区带来更多机遇,与之相关的服务业也会迎来发展机遇,“举个最实在的例子,对普通市民而言,更多的便利服务和更多的就业岗位就是看得见的好处。”
     

    NextPage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一定要有统一规划,同时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向外发展,联合走出去。”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博士李后强认为,建设成渝经济区,最重要的是要产业互动、错位发展、形成互补,避免同质化的浪费。比如重庆大力发展汽车,成都就可做汽车配套;成都发展航空工业,重庆也可做好相关航空配套,并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向外发展,联合“走出去”。

            李后强指出,成渝经济区可以打通川藏、西北、西南走道,重演南北丝绸之路历史,尤其是打通“下南洋”之路,整个西部就将形成全开放的新格局。

            一个更开放、更发达的西部,正向我们走来。

    名词:成渝经济区

            根据  《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包括成都、绵阳、德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乐山14个市,重庆主城9区以及潼南、铜梁、大足、双桥、荣昌、永川、合川、江津、綦江、长寿、涪陵、南川、万盛、武隆等地在内的区域。

    分析

    如何做好加法:1+1>2

            “合作发展已成为区域之间的基本命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指出,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经验来看,合则共赢,而成渝经济区具有八大关联优势,若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面前将是一片广阔天地。

            “首先,两地在资源禀赋上高度关联。”解洪指出,从未来产业布局来看,川渝两地在水能、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NextPage
            其次,高新技术方面,川渝在电子、微电子、航天、航空、核工业等方面均有关联,两地携手有利于发展生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等,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方面,解洪分析说,川渝两地各有优势,如果把两个市场整合起来,不仅可使整体市场更强大,还可以辐射到周边地区甚至周边国家。

            “大的产业崛起一定要资本高度集中。”解洪认为,成渝经济区要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其商流、人流、物流、资金流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洼地效应,带来资本的高度关联。要发挥这些关联优势,实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离不开通道、信息枢纽的充分关联。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碧桂园销售下滑放缓脚步谨慎拿地

    下一篇

    家电“以旧换新”方案出台环保企业争抢拆解名额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