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概念炒作风险已大 二季度需精选个股

    2009-04-25 02:00

    如何看待年线的支持力度?IPO启动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二季度的机会在哪里?……

    每经记者  魏玉卿  朱秀伟  巩万龙

            本周四,上证指数一度向下击穿了年线,虽然周五收盘仍站在了年线之上,但二季度市场的运行趋势,无疑成为了广大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重点。

            如何看待年线的支持力度?IPO启动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二季度的机会在哪里?……带着这些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本期周末大论坛邀请了来自券商的国信证券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何诚颖、天相投顾首席策略分析师仇彦英、民族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徐一钉;来自私募的尚雅投资投资总监常昊、柏坊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谢柳毅、泰石投资总经理周浩、广州昊富投资总经理黄永;以及深圳、上海等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共同就市场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也希望能够有助于投资者揭开心中的迷雾。  

    关键词·1宏观经济

    最坏时期已过去  复苏有待观察

            NBD: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因此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尤其重要。宏观经济未来的走势如何?

    经济已触底企稳

            何诚颖:国内经济已经触底企稳,但复苏之路仍然漫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为近20年来最糟糕的季度经济增幅。但GDP增速是所有经济统计数据中最为滞后的指标,3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信贷增长及工业产值数据均较1、2月份有强劲上升。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公布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3月份已经回升到52.4,而50是通常认为的经济强弱分界点。

            另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组合,事实证明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信心问题,最终需求不能得到提振,仅依靠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保证“企稳”,但仍不足以确保“回升”。

    情况趋向好转

            基金经理:去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普遍比较好,所以今年同比各方面数据可能会比较难看。

            GDP要保8,要看是否有需求释放出来。比如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如果房价跌到2006年水平,是否有真实需求?事实告诉我们,是肯定的,而且需求还很旺盛。从利率水平、流动性水平来看,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松的一个阶段。我国银行的传导机制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综合来说,总量没有问题,传导机制、管道上也没有问题,整个经济在流动性注入以后,正常运行起来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那么经济数据会不会逐月向好?我个人认为,最糟的情况在去年四季度已经见到了。总体上,方方面面的情况会趋向转好。

    市场在等待拐点

    谢柳毅:从数据来看,经济没有更坏的感觉了。但是,如果说出现向上拐点也不见得,一些数据都是由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所形成的,不具有可持续性。最佳的时机就是说,在我们经济刺激有效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又开始复苏了,能够连接上这个“点”,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大的机会,不过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处于胶着状态,最坏最快速的下跌已经过了,目前是好消息、坏消息相互出现的情况,对于市场则是有好消息就涨,有坏消息就跌,也就是说市场在等待拐点。

            周浩:我觉得二、三季度没有问题。宏观数据肯定没有问题,但企业效益可能还是不好,就说有速度没用,效益起不来就支撑不住股价,有这么一个问题在。不过市场的流动性还是很充沛的。

            黄永:国内经济基本已经见底,不会再坏,但复苏的速度有待进一步观察。国际经济形势还处于筑底进程中,世界经济和主要工业国家发展速度预期还在不断往下调整,筑底过程可能较长。

    关键词·2流动性

    信贷增速将放缓  流动性依然充沛

            NBD:一季度的信贷规模超常增长,市场传未来央行有放缓信贷的可能性,你对流动性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A股今年不缺资金

            仇彦英:今年流动性充裕的特点突出体现在逐月增长的新增贷款,由此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种情况能否持续。按照前三个月的情况,可以说供给是信贷扩张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扩张性的政府政策的推动,另外在利差收窄后银行也增加了放贷冲动。

            如果缺乏需求的支持,这种信贷增长就很难持续。3月份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工业贷款增长快,显示从投资贷款向工业贷款的转变。那么,虽然接下来信贷不可能有一季度的高增长,但受到需求的拉动,信贷规模仍然可以乐观预期。

            基金经理:未来对市场有利的因素就是,流动性仍然非常充裕,国内政策红利仍然可以期待。随着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的回暖,宏观经济环比正在改善,国际经济和股市也在筑底复苏的阶段。中国全年的广义货币投放量将大幅增加,所以A股今年不缺乏资金,流动性全年总体过剩。

    两因素会导致流动性变化

            徐一钉:目前刺激国内经济、保就业是第一位的,没有预期国内经济可持续增长之前,银行信贷增量不会急速的回落。但本轮反弹因流动性产生,最终也将止于流动性。两种因素会导致流动性发生变化:1、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一部分投资者远离A股市场。比如:货币政策调整,严查信贷进入A股市场,大小非加快减持速度,投资者预期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政策性利空;2、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上涨,A股市场充裕的资金面,被大小非减持、不断增大的流动市值持续稀释,一旦达到资金所能承受的平衡点,趋势性调整随时可能出现。目前看第一种情况不存在,第二种情况是否出现尚待观察。

    收紧信贷可能性不大

            常昊:国家现在觉得刺激经济还不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收紧信贷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增幅从环比角度来看,不会那么高了。未来可能会关注投放力度是否用于实体经济上面,因为现在很多人把钱贷出来后,要么是转存银行,要么有一部分可能流入股市。

            流动性还是不用担心,市场的资金面一直比较充裕,并没有太大问题,基金也是净申购,另外,我国的高储蓄率也保证了流动性。谢柳毅:一季度股价上涨主要是流动性原因,当然如此大的投放力度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落实在股票上就会出现分化。未来会是由基本面主导。

    关键词·3IPO

    IPO启动需要全面考虑

      NBD:本周的下跌,市场一度归结为IPO启动的传闻,IPO启动对市场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IPO不会改变市场长期趋势

            仇彦英:熊市中,投资者应该从积极角度看IPO。一般的投资者都认为IPO对股市是负面的冲击,这应该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牛市中的IPO热火朝天,但最终的结果是投资者都被套在高位,如中国神华、中国石油。而熊市中的IPO带来的是投资的丰厚回报,如中信证券、中国国航等。因此,我们在承认IPO启动对市场短期有一定影响外,更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些进行IPO的公司是不是有投资的潜力。

            另外,IPO对市场的影响来讲,它不会成为一个实质性改变市场运行趋势的因素,即市场走势不会因为IPO而发生转折性变化,对走势的预期仍然依赖于政策面及基本面的走向。管理层已经多次重申,重启IPO的前提是进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使IPO以新的方式出现。如果不能做出让市场满意的改革,继续为了圈钱而IPO,无异于杀鸡取卵。

            目前,资金面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如果在资金面逐渐收紧区间内重启IPO,可能会对市场走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徐一钉:一旦启动IPO,会使一些投资者变得谨慎,离场观望。IPO启动前后,A股市场震荡幅度加大,应在意料之中。

    IPO或四季度重启

            常昊:我自己的看法是,创业板是重中之重。如果创业板启动也叫IPO的话,这个事情今年肯定是要做的,但主板IPO肯定是在创业板之后,管理层会看看市场的情况才会启动。现在来看,创业板的推出时间可能是今年8月份,那我想IPO可能会在第四季度重启。现在投资者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证监会这两天也不是出面回应了吗?

            周浩:现在都在讲信心,如果股票大幅度下挫,IPO肯定是“罪人”,所以我不知道IPO何时会发。2600点或2800点,大量发还是小量发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节奏问题。其实即使IPO重启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相比每个月大小非几百亿元的减持,一只新股几十亿元的规模,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IPO重启传闻只是市场调整的一个借口。

            黄永:如果新上市公司质量好,定价合理,IPO对投资者是好事,等于多了选择,但对市场有心理影响。市场担心融资功能恢复后,政策支持会有所减少,指数会大幅回落。具体影响还要看新股发行改革和IPO的节奏。

    关键词·4年线

    调整基本正常年线处有支撑

            NBD:本周市场的突然大跌,根本原因在哪里?

            何诚颖:除了技术面等因素之外,投资者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此外,对经济复苏的担忧以及对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担忧都是导致近期股市震荡的因素。在信贷增长连续3个月超常规快速增长后,目前市场不仅对信贷增长可持续性被怀疑,甚至开始担心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变为适度收紧。

            另外,尽管宏观经济数据曙光乍现,但上市公司业绩难以支撑单边上涨。截至4月22日,沪深两市共有63家上市公司在一季报中预告了上半年业绩,报忧比例明显高于报喜。在预增公司中,有14家预告业绩增长30%以下,增长幅度明显偏小。所以,在前面各项因素综合作用之下,获利回吐构成最后的压力。

            徐一钉:4月20日,A股流通市值到达73988亿元,逼近7.5万~8万亿流通市值强阻力区。4月24日,全部A股基于2008年业绩的市盈率为24倍,PE是全球股市中最高的。同时,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日线走出清晰的上升五浪。目前正处于政策真空期,如果缺乏新的利好刺激,又不能解决好估值瓶颈问题,将进入2250点~2570点平台整理。

    市场隐忧在成交量不足

            NBD:沪指年线面临考验,年线的支撑力度到底如何,以及本轮行情会如何运行?

            何诚颖:年线支撑力度渐强。从年线失而复得的4月23日来看,年线附近投资者买入较为积极,正是尾市逢低买盘的介入,使得沪指成功守住了年线。由于市场热点不断,加之前期火热的新能源、资源类股调整已经较为充分,部分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有望出现大幅好转等,年线支撑力度渐强。

            本轮行情后市关键在于补量,当前A股市场的隐忧就是成交量的不足。以沪市为例,4月23日早盘的量能为637.3亿元,午市后的量能520.5亿元,说明午市后的追涨买盘仍显得有些犹豫。后市仍然要看资金介入程度及量能配合。

            基金经理:现在市场的确有分歧,多空两方面各有说法。另外从买方来看,大家的持股仓位也有高有低,差距比较大。

            从基本面来看,目前PB大约在2.6倍,其中占市场总市值60%到70%的大权重板块的PB大约在2.2、2.3左右。从这个水平来看,我个人认为不贵,估值相对合理。美国S&P500长期PB是在3倍水平,目前大约在2倍的水平。所以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还不算有多离谱。

    周三长阴线不表明市场转势

            基金经理:从短期来看,本周调整特别是周三的长阴线,不能说明市场转势,应该是上升趋势中的急速调整。年线的支撑力度还是比较强的。目前看来上升趋势尚未被打破,周三长阴线破10日均线,未来可能会是走横盘的状态,如果在3个交易日内没有突破2500点,同时市场又没有新生热点带动指数上涨,投资者应该顺应趋势考虑减仓,积极观望。

            常昊:股市上涨更多应该是信心的反应。目前可能没有恢复得很好,但是一旦恢复很好的时候,市场可能已经涨上去了。

            谢柳毅:我觉得不乐观,也不悲观。一方面蓝筹股有业绩支撑跌不下去,银行、保险、券商业绩都还不错,过去又没有怎么涨;但另外一方面,一些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累计涨幅已很大,面临调整压力,因此个股风险大,不过在股指期货推出以前,蓝筹股可能也不会大涨,不过具体推出时间我们也不确定。

            黄永:年线目前还是向下运行,支撑力度有限。市场本身有较强的调整需要,但政策因素对调整节奏影响较大,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与政策有关。本轮行情调整后还有挑战新高的可能。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渐增  资金面尤需关注

            NBD:市场的风险和不利因素在哪里?

            仇彦英:本轮行情来自于对于宏观经济复苏的预期,当预期反应在股价中而未来难以达到预期的改善程度时,市场就必然释放存在的风险。从对宏观经济的认识看,未来存在向好的趋势,但处于修复期,由此决定了经过系统性的上涨后,股市后期将进入结构调整为主的阶段,但系统性的风险仍然不是特别显著。

            同时我们注意到监管层对于股价操纵的风险提示,这些都提醒投资者要谨慎投资。另外,我们的经济仍处于恢复状态,不具备催生牛市的必要条件,因此要理性地看待当前股价的涨和跌。

            何诚颖:还需注意IPO开闸,再融资放行,“大小非”伴随股指走高加大减持力度,A股资金面发生微妙的变化等。

            基金经理:年报业绩、一季度业绩、部分宏观数据和累积的获利盘都会对市场和个股造成压力。去年11月以来的较大反弹让市场估值水平已较高,行情继续上行的动力需要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改善的预期,这也有赖于世界经济的复苏。

            常昊:股票普遍涨幅不大,技术性风险和实体经济风险也都是存在的,但总体方向还是正面的。我觉得比如地产板块,股价涨幅不大,估值比较便宜。另外,整个国家刺激经济过程中把太阳能、新能源作为重要投资领域在发挥作用,这里面就蕴含了机会,股票方面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强的反应。现在刚刚推出了一个光伏建筑补贴,后面还有各个部委的配套政策等,我觉得太阳能行业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黄永:目前大部分股票估值比较高,已经反应经济回暖,熊市引起的估值过低已经被修正。估值因素对大盘缺乏牵引能力。流动性增速可能会回落,新增贷款的规模会低于前3个月。股市缺乏新增资金推动,对大小非、获利盘的承接能力减弱。

    操作策略

    控制仓位精选个股

            NBD:在这样一个震荡的市场中,投资者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操作策略?

    捕捉景气恢复结构性机会

            基金经理:其实下跌第一天,大蓝筹是有启动迹象的。当时中国联通启动,大家都认为大蓝筹会启动,早盘包括工行在内都有异动,但到下午却明显走弱,然后又传出新股重启等消息,市场就跌下去了。我认为关键的点位是2500点,另外是有没有新生热点诞生,能不能给资金提供赚钱的机会也是判断未来走势的关键。

            从短线来看,“王亚伟概念股”很强,现在很多资金都在关注下一只何时出现。5月初,有一个光伏大会将要召开,根据2007、2008年的经验,在光伏大会召开之前,相应股票都出现一波行情,比如天威保变、川投能源等,加上今年新能源又是主流热点,因此下周新能源概念股可能会成为一个热点。还有汽车股,市场预期可能会从上海国际车展传出一些订单消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订单,一旦有消息出来,市场无疑还会炒作,不过这些都是短线交易性的机会。另外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公司也可以关注,特别是一些超出预期的,比如纺织出口企业。

            徐一钉:谨慎的投资者不妨耐心等待调整;激进的投资者可以短线操作,但要控制仓位。

            黄永:估值过低和流动性充裕引起的系统性机会已经告一段落,应该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关注经济回暖的过程,并捕捉行业景气恢复的结构性机会。

    关注逆周期和强周期行业

            NBD:二季度市场的机会在哪里?

            仇彦英:股市往往存在阶段性的特征。从风格特征看,一季度是中小盘表现强劲,大盘蓝筹走势偏稳;从行业来看,防御性相对成长性和强周期性要弱。由此会形成股价的相对优势,从而形成轮动性的机会。结合市场的状况,二季度应该从两个角度看,一是阶段性的收益率低于平均收益的行业,存在补涨的动力,如商业、商品、电力等;二是从结构调整和资产整合的角度来把握,可以重点看上海本地股以及存在增发注入资产预期的上市公司。

            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都是为了寻找到具有投资潜力的股票,同时尽可能规避掉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整体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是很大,这和去年有本质区别,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对于上市公司的把握和股价的理解来控制具体投资上的风险。

            何诚颖:在新能源、创投、资源等类型的热点轮番炒作之后,在短期热点继续出现的情形下,市场中坚力量有望回归基本面。两类行业的需求能够保持逆周期的增长:一类是需求刚性的中低档生活必需品行业,包括中低档的食品饮料、医药、超市等;另一类是受到政府政策激励,受益于4万亿投资的行业,包括工程机械、3G设备、铁路相关设备、建材、电网设备、建筑、部分电子和软件行业等。

            基金经理:具体到配置上,主要是标配跟踪大盘蓝筹,再做一些相机抉择,行业主要包括有色、房地产两大类。

            徐一钉:目前很难找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二季度A股市场的机会是跌出来的。

            黄永:机会在个股上。逆周期行业比如医药、军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在调整中捕捉个股机会。也可以关注强周期行业的复苏迹象,比如基建、机械等,捕捉个股机会。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一季度数据新闻

    下一篇

    银行业绩埋地雷 美股等待底部确认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