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板块 新规划激发炒作热情 上海板块 “两中心”受益大

    2009-03-21 02:11
    每经记者 曾子建 实习记者 李雯洁

        本周北京、上海两地个股再次受到市场热捧。北京板块中,北新建材、万通地产、中体产业和中关村等大幅上涨;而上海本地股的陆家嘴、飞乐股份、万业企业、振华港机等个股也再度崛起。

    新增巨额投资炒热北京股

        3月17日,万通地产和中体产业两家公司高调宣布,两公司联合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共同开发“三亚奥林匹克国际村”项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2亿元,中体产业和万通地产分别占46%和44%的股权。受此消息刺激,两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几乎同时,北京市的“加快推进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开发的意见”正式发布,从规划调整编制、配套政策支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18项保障措施,意味着规划蓝图将变成现实。

        据了解,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位于西二三环路之间,规划用地面积5.25平方公里,是目前北京三环以内最后一块成规模的待开发地区,将成为继北京城东CBD、城西金融街后,北京市第三大金融商务区。今年,北京市将对丽泽商务区内道路、电力、供水热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建设。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将刺激北京地产、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其中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而昨日还诞生了一个新热点,中关村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受此消息影响,中关村昨日11时突然拔地而起,短短10分钟就拉至涨停。

        据报道,昨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

        今后,中关村将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试点工作,使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清洁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有关科技计划项目。

        此外,将实施支持创新企业的税收政策。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研究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税收政策。

    重点关注地产+旅游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本地股最先受益的个股将在房地产和旅游股中。其中,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万通地产、绵世股份和中体产业、北京城建等。此外,受益于去年北京奥运会,相关旅游股也有望受到市场热钱的青睐,可关注首旅股份、中青旅等。

    传出朦胧利好 上海板块预热

        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一揽子政策,已获得国务院原则同意,有望在近期正式获批。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上海板块走势十分强劲。

        据知情人士透漏,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案由40条内容组成,从政府如何营造金融发展环境角度,重点关注了上海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发展中的人才环境、创新环境、信用环境等问题,将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新阶段。

        上海市委高层领导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一步将会推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并将有突破性的政策。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海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对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方案则是由上海市发改委牵头,联合港口航运相关部门共同起草的。

        据上海市政府某知情人士透漏,“两中心”有关政策已获得国务院领导的原则同意,现在主要是在细化具体内容。至于获批时间,该人士称:“应该就在这几周了。”

    主要机会是地产+港口

        陆家嘴是上海本地房地产龙头企业,在“金融中心建设”和“小陆家嘴东扩”的重大机遇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将迎来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陆家嘴的存量及在建拟建物业权益建筑面积约为230万平方米,纯土地储备约40万平方米,而且这些大都集中在陆家嘴核心区域和陆家嘴东扩区域。随着陆家嘴金融城规划的逐步落实,公司这些投资物业将迎来极大的升值空间。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肯定会有利于上海水上运输业的发展,上港集团作为上海本地集装箱业务的龙头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散杂货业务、港口服务和港口物流,相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消息会对这家港务企业产生直接利好。

        天相投顾一位水上运输行业分析师表示,在全球水运业都处于 “冰点”的背景下,上海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难度颇大。“航运中心”的建设需要上海市政府加大对港口业的投资,出台一系列针对航运业的减税措施。但一旦这些措施出台,加之上港集团主业与“航运中心”建设直接相关,该公司会是直接受益者。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上一篇

    200亿国库现金将转存商业银行

    下一篇

    江铃汽车:受益产业政策 产销量猛增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