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获悉,为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同时不断提升国有险企经营管理能力。
具体来说,此前《方案》提出对国有险企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之后,《通知》落实《方案》要求,不仅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同时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另外,《通知》还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等。
对于险资进一步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多家证券基金公司在采访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政策从制度层面完善保险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基金公司一直是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的伙伴和桥梁,要落实好今年5月份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持续提升投资服务能力,研发更多低波稳健产品,更好助力保险资金入市。
一直以来,商业保险资金都以其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等特征,被视为典型的长钱。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引导、市场需求提升、行业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商业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的比例约为11%,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入市,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最高可达50%;开展第二批、第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先后批复试点资格总金额1720亿元;并明确提出,下一步计划将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而长周期考核,正是提升各类资金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另一关键举措。
2023年10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权重各占50%。
今年1月,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推动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权益投资比重”的重要决策部署,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六部委联合印发《方案》,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以引导保险公司加大A股投资力度。
此次,对国有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再出重磅新政。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首先,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
一是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以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收益、防范短期行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以降低市场波动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其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更好发挥其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前述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开始实施。
第二,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一是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加强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成本收益、现金流等方面匹配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把握好收益和风险平衡,实现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二是注重稳健经营。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加强投资组合管理,挖掘优质投资标的,增厚长期稳定收益,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增强投资管理能力。严格执行并持续完善内部投资管理制度,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投资决策管理、交易管理、投后管理。
在多家受访公司看来,本次《通知》的出台,是对前期一系列推动保险资金入市政策的延续和落实,从制度层面完善保险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广发证券指出,《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这两大关键指标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整,将三年、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长周期考核的落实,将有效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决策及行为的干扰和影响,一方面对于稳定市场运行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属性,获得良好的长期投资回报,缓解保险资金面临的利差损挑战。
南方基金做了测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其中人身险、财产险公司的股票投资占比分别为8.43%、7.56%,相较监管上限仍有较大空间,若保险资金增配1%的股票资产,将为市场带来约3500亿元的增量资金,有望进一步强化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属性,优化资本市场的资金结构,提升A股机构化水平,缓解短期波动对市场运行的扰动,促使A股投资风格趋于稳健,助力形成长期资金、资本市场和优质资产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中欧基金分析称,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权重调整为30%(当年)+50%(三年)+20%(五年),将引导险企专注长期价值挖掘,提升市场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效率。参考社保基金长周期考核实践,其A股投资年化收益率达11.6%,印证制度优化对收益的增厚作用。
南方基金在采访中指出,从服务实体经济维度看,长周期考核也更有利于发挥险资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国家战略转型的功能。
具体而言,一方面险资从资产负债匹配的需求出发,天然更偏好稳健收益类的资产,因此大盘蓝筹、高股息类型的标的有望持续获得增持;另一方面,长周期考核强化耐心资本属性,结合当前分红险的转型趋势,险资针对科创、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配置能力也将持续提升。
中欧基金也称,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作用,通过挖掘优质投资标的,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资金,驱动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然,反过来看,作为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的重要伙伴,公募基金公司也应该持续提升自身的投资服务能力。
伴随A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及分红率的提高,加大股票投资也是当前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比较好的策略和选择。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政策陆续推出,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市场生态发生了积极深刻的变化,市场稳步向好的势头不断巩固,为保险资金的入市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基金公司一直是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的伙伴和桥梁,要落实好今年5月份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持续提升自身的投资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研发更多低波稳健产品,用专业的投研和风控能力打造风格清晰、稳定、可持续的阿尔法,为助力保险资金入市贡献力量。”该公司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