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产汽车被曝向英国和欧盟供应商提出延迟付款,此举预计可为其增加近59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8亿元)自由现金流。对此,日产中国回应称“不对猜测性报道进行评论”。日产汽车2024财年净亏损达67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5亿元)。为扭转业绩,日产计划裁员2万人、缩减全球工厂数量,并加大在华新能源研发投资。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6月30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日产汽车的一份电子邮件显示,其要求供应商接受延迟付款。据媒体看到的信件和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日产汽车已向英国和欧盟的一些供应商提出此要求。邮件显示,此举旨在让日产汽车在4至6月(今年财年第一季末)拥有更多现金。值得注意的是,日产汽车在今年3月(上一财年结束前)也提出了类似要求。
对于日产汽车是否会对中国供应商采取类似的策略,日产中国方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我们不对猜测性报道进行评论。”
延迟付款以改善现金流
根据领英上的信息,这些电子邮件是在日产汽车英国和欧盟员工之间交换的,包括采购和财务部门的员工。一名员工6月在给同事的电子邮件中表示,供应商被“再次”要求延长付款期限,6月的付款将推迟到8月15日,后来又补充说有些付款将推迟到9月,但供应商不会被强迫接受延迟付款。
据了解,日产汽车向供应商提供了两种选择,包括按时付款和选择延迟付款并获得利息。据日产汽车方面的估算,通过延长与英国和欧盟十几家公司的付款期限,可增加59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8亿元)的自由现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日产汽车是否向其他地区的供应商提出了类似的要求,以及其联系的供应商数量和寻求的延期期限。
图片来源:每经特约记者郝帅摄(资料图片)
有分析称,企业要求供应商延长付款期限以帮助释放资金的情况并不少见。日产汽车在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已激励部分供应商在更灵活的付款条件下进行合作,以支持其自由现金流,且不会给供应商带来成本压力。
对于日产汽车向供应商提议延迟付款并支付利息,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告诉记者:“日产汽车的确在现金流方面运转得并不顺畅。在近期经营状况欠佳的情况下,给供应商延期付款,能减缓一些危机。这说明日产汽车在经营方面并不是非常良性,同时也说明其在未雨绸缪,考虑应对举措。”
东海东京情报实验室资深分析师Seiji Sugiura则表示:“这表明日产汽车在融资方面面临困难,他们似乎希望尽可能推迟目前的支出。”
欲通过降本扭转业绩
根据日产汽车公布的财报数据,其2024财年净亏损达67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5亿元),与2023财年42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3亿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
日产汽车业绩表现的下滑,与其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量不佳或有直接关系。据日本媒体报道,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但日产汽车在美没有投入这类车型。在中国市场,面对来自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日产汽车缺乏相应对策,销售量同样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日产汽车去年在华销量跌至约69万辆,同比减少12%,较2021年销售113万辆的高点已“腰斩”。
“在日产汽车过去几年的发展当中,中国市场实际上是贡献了比较大的增量。但近几年,随着电动化的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日产汽车实际上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加之近两年的经营也缺少亮点,这就加剧了业绩恶化。”纪雪洪认为,“日产汽车现在也在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削减一些长期性项目的开支。”
事实上,为了扭转业绩,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今年2月,日产汽车就宣布调整成本结构以实现降本。与此同时,日产汽车表示将重新审视战略,积极探索新合作伙伴关系。人员方面,日产汽车已于3月宣布任命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担任日产首席执行官。
伊万·埃斯皮诺萨上任后,宣布将削减成本以改善财务状况。按照官方计划,在2027财年(2027年4月至2028年3月)将裁员20000人,相当于裁掉日产汽车全球员工总数的15%,涉及部门主要包括全球生产、管理和研发等。除此之外,日产汽车还计划将全球工厂的数量从17家缩减至10家,旨在未来两年内达成约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的成本削减目标。
对于日产汽车如何在中国市场重拾竞争力,纪雪洪表示,日产汽车可以利用中国的人才以及供应链开发出更好的车型,在中国市场寻求新的机会并走向全球市场。
“在中国,日产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各项运营,包括产品研发,特别是新能源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和客户服务。”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表示,日产汽车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到2026年底,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计划投入1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并扩建技术中心以容纳4000名员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