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A股四家快递公司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发布2025年4月经营业绩快报。顺丰业务量增速最高,达29.99%,但单票收入同比下滑13.91%。圆通业务量领跑,韵达、申通竞争激烈。快递专家表示,通达系需摆脱价格战,转向高质量发展。快递行业整合加速,智能化、差异化与资源整合能力成核心竞争力。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董兴生
5月19日晚间,A股四家快递公司顺丰控股(SZ002352)、圆通速递(SH600233)、韵达股份(SZ002120)、申通快递(SZ002468)发布了2025年4月经营业绩快报。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4月业务量13.35亿票,同比增长29.99%,为四家公司中增速最高,不过单票收入同比下滑13.91%,单价收入探至历史新低。圆通业务量增速在“通达系”中领跑,韵达、申通竞争依然激烈。
整体来看,“通达系”虽通过规模效应维持收入增长,但单价下行压力普遍存在。如何在顺丰的“降维打击”下守住市场份额,同时避免陷入过度依赖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成为摆在“通达系”面前的核心课题。
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单纯压缩网点利润的传统打法已难以为继,“通达系”需摆脱对价格战的依赖,转向“规模与利润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他预测,2025年快递行业将加速整合,“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凸显,排名靠后的企业可能收缩业务,行业集中度与服务差异化将同步提升,并购重组窗口或随之开启。
截至20日收盘,四家快递公司股价均收涨,其中顺丰控股涨幅最大,涨超6%。
根据公告披露的数据,顺丰4月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为239.15亿元,同比增长12.42%。其中,速运物流业务营收达到180.03亿元,同比增长11.85%;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59.12亿元,同比增长14.20%。
快递公司4月基础业务数据 每经记者制表
从快递业务看,顺丰业务量增速最高,同比增长29.99%,圆通业务量领跑四家快递公司,其与韵达、申通的业务量也进一步拉开差距。
除去今年春节与去年春节错期,1月、2月业务量数据不能与去年完全同比影响外,在四家公司中,顺丰3月、4月业务量增速均领跑。对此,顺丰在公告中解释称,主要得益于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及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能力,持续渗透生产制造和生活消费各类物流场景,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业务需求。
赵小敏表示,今年以来,国补力度加大以及电商平台逆向物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有更多的企业客户加强了与顺丰的合作,直接导致顺丰业务量增长明显。在他看来,根据当下的形势走向,顺丰未来的业务量增速或将继续领跑,这也会给其他同行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此前披露的投资者调研报告中,顺丰管理层表示,公司针对经济件的目标是业务量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进一步做大规模,填充公司的时效网络空余产能,助力集团降本增效。同时提到,顺丰要实现规模扩张与降本增效,通过结构性优化提升市场占有率。
从4月单票收入来看,快递公司的竞争依然激烈。根据公告,顺丰单票收入13.49元,同比下滑13.91%,圆通、韵达单票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6%。
四家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对比 每经记者制表
华福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2024年快递行业需求超预期增长,叠加直营快递降本增效策略显效,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当前加盟快递估值已充分反映价格战悲观预期,电商快递或为2025年物流板块预期差最大子行业,建议关注格局优化与估值修复主线。
记者注意到,在更加激烈的价格战和末端竞争环境下,智能化和无人车技术也成为快递公司的主要发力和投资方向。
今年4月底,顺丰领投L4级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B轮融资,加速无人车等智能化技术在末端配送的应用,试图通过效率提升对冲成本压力。
而在各家公司最近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韵达管理层提到,公司通过持续投入枢纽转运中心、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力运能提升、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等核心资产来夯实快递网络服务底盘;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无人车技术等先进生产力建设与应用,赋能网络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来应对快递市场的各类变化以及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快递需求。
申通管理层也提到,目前公司已有部分网点投入无人车用于末端配送,无人车有助于提高末端派件效率,降低派送成本。公司也在结合末端环境的发展情况、新技术的应用状况以及自身运营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推广无人车的使用。
圆通管理层表示,公司将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并探索和推广无人化设备升级、自动驾驶等应用,进一步提高管理能效,深挖成本降幅空间。
顺丰管理层则提到,公司将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成本,而对时效件,真正的竞争不在价格标签上,而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将在服务能力上不断精进,在资源壁垒上不断投入。
赵小敏认为,在顺丰攻势日渐猛烈的背景下,对“通达系”来说,唯有摆脱价格战这一条路可走,压缩网点和末端利益的打法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市场竞争节奏。他同时表示,快递行业的整合速度也在加快。
当价格战逐渐触达“冰点”,智能化、差异化与资源整合能力,正成为决定企业下一阶段生存空间的核心变量。快递行业的新一轮洗牌,或许才刚刚开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