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来了! 专家:企业研发成本上升,或加速行业洗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6 17:54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国家标准。

    新版标准首次提出电池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此外,还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

    业界表示,新标准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加速行业洗牌,促进高质量发展。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实习编辑 余婷婷    

    小米SU7“3·29”事故的车辆爆燃问题至今还未有结论,动力电池的新国标实施时间已在倒计时。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以下简称《安全要求》)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具体来看,此次新版《安全要求》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对热扩散测试的修订。新版《安全要求》将热扩散测试技术要求从此前标准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新版《安全要求》也被行业认为是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这会对消费者和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动力电池企业及主机厂带来怎样的挑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首次提出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动力电池的新国标也是在全球首次提出,电池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

    “动力电池的无热扩散技术将为碰撞后的人员和车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严谨来说,动力电池新国标实施后将有效降低碰撞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燃烧的风险,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同时也对所有整车和电池企业提出新要求,以高标准促进新车与新电池产品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宁德时代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一标准实施的前提是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提升。

    此外,新版《安全要求》还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主要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在快充方面,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查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

    “动力电池内部热失控后的不起火、不爆炸,需要车企和电池厂商共同努力来完成。”上述宁德时代工作人员认为,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都需要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负责。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安全不仅是电芯本身的安全,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电芯之外,还要考虑到PACK、电子架构、机械架构以及一些支架的传感器算力等方面的安全,不是单靠某一点就能够解决安全问题。”安聪慧说。

    碰撞事故下 “热蔓延”问题仍待解决

    从工信部官网披露信息来看,新版《安全要求》2021年9月就开始成立标准修订起草组,并明确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等主要修订内容。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此外,工信部2024年5月发布了新版《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新版《安全要求》发布不久前的3月下旬,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车内3人遇难。该车辆在碰撞后曾产生剧烈燃烧。不过,车辆从碰撞到燃烧的时间,小米汽车并未公布。对于车辆燃烧的原因,以及有没有达到旧版动力电池国标规定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这些问题一度是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位动力电池企业总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车辆剧烈燃烧可能是碰撞引起的多电池短路、热蔓延所致。他表示按照之前的国标要求保证5分钟的逃离时间前提是只有一个电池的短路情况下。“但车辆发生事故时,可能出现多个电池同时短路,所以热蔓延的速度会更快。”该总工程师称

    压力增加 新国标或加速行业洗牌

    新版《安全要求》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全的同时,也给动力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带来了一定挑战。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版《安全要求》的出台,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技术升级压力来看,新规在电池热扩散测试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这会给部分主机厂和二线电池企业带来技术升级压力。

    “企业为达到新规要求,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新的电池材料、改进电池结构设计、优化热管理系统等。例如,研发更高效的隔热材料来防止热扩散,加强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设计等,这都会导致研发成本上升,使动力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成本压力增加。”詹军豪认为,电池新国标出台可能加速行业洗牌,推动行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不过,头部企业凭借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规,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詹军豪认为,它们此前就在电池安全技术上有较多布局,有望在新规下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上述宁德时代工作人员就向记者透露,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提出并量产搭载第一代无热扩散(NP)技术的电池,实现不起火不爆炸,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的要求。目前,宁德时代还在持续迭代NP技术,包括可实现高压与烟气主动分离的NP 2.0,和能做到“热失控不冒烟”的NP 3.0。

    安聪慧也表示,吉利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从初步情况来看,吉利有信心能够提前实现(新国标的要求)。”安聪慧说。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孔泽思+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70城3月房价数据公布,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2%

    下一篇

    华安证券给予双林股份买入评级,2024年产品创新节奏超预期,更多突破值得期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