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午,港股上市的大新银行集团公布2024年经营业绩,归母净利润达2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8%,但信贷减值亏损激增145%至17.91亿港元。受此影响,下午开盘后股价一度下跌16%,收盘仍跌超12%。大新银行管理层表示,本地商业房地产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可控水平,由于商业地产市场发展缓慢,预计今年贷款额会继续下跌。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每经编辑 张益铭
3月31日中午12时,港股上市的大新银行集团(02356.HK)公布了其2024年度经营情况。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8%;但其信贷减值亏损却激增145%,达17.91亿港元。
下午1时开盘后,大新银行股价一度下跌16%,最低至8.17港元,收市时仍跌12.2%。
大新银行集团是香港一家金融服务机构,隶属于香港大新金融集团。大新银行集团在大湾区经营3家全资银行附属机构,包括大新银行有限公司、澳门商业银行及大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内地共经营63个业务网点。此外,大新银行持有重庆银行13.2%策略性股权。
今日午间12点,大新银行集团公布了2024年全年经营情况,随后下午1点开盘,股价即下跌16%,截至收盘仍跌超12%。
市场担忧点主要来自大新银行集团去年信贷减值亏损增幅达145%至17.91亿港元。不过记者注意到,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为2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75%。
此外,2024年,大新银行集团净利息收入52.88亿港元,同比增长9.8%;非息收入中的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13.28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53.3%。“扣除减值损失前的营运溢利上升31%,主要由于非利息收入增加50%,以及经营成本相对稳定所致。”大新银行集团表示。
信贷减值损失是银行根据会计准则对贷款、债券等金融资产可能发生的违约,或价值下降所做出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其核心目的是提前反映资产质量恶化,对银行财务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此次大新银行集团计提17.91亿港元的信贷减值亏损,主要分配于客户贷款及垫款。其在年报中表示,中国香港及内地的物业相关贷款市场于年内持续面临挑战。此外,大新银行集团提到,市场贷款需求停滞,导致贷款增长疲弱。
大新金融集团执行董事兼大新银行副主席、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表示,截至去年12月底,大新银行的物业投资贷款约为230亿港元,按年跌3%;物业发展贷款按年跌7%至约64亿港元,私人住宅及公营房屋按揭贷款约为340亿港元。他表示,本地商业房地产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可控水平,由于商业地产市场发展缓慢,预计今年贷款额会继续下跌。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