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亿元募资已花光”!投资公司董事长发公开信称“跑路”英国,假国企骗局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2025年4月16日,广东省金钥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春浩发布公开信称人已在国外。信中称,公司募集的13.40亿元投资款已消耗殆尽,其本人亏损7.15亿元。4月18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金钥匙总部已停止营业。此前,金钥匙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并宣称投资项目由“国有企业”管理,实则存在诸多疑点。律师指出,金钥匙行为涉嫌非法集资。建议相关投资者及时报案并保存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透视A股银行绿色金融:贷款增速出现分化,产品线不断扩容
截至目前,42家上市银行中26家完整披露年度财务报告,各类型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规模全部上涨,但增速分化。大行绿色贷款规模增长放缓,部分中小银行增速超100%。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断,资金投向碳减排效益项目。绿色贷款不良率维持低位,质量较高。同时,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不断完善,已基本形成统一体系。专家指出,国内绿色金融标准改进方向包括统一标准、借鉴国外、量化排放标准。
23家A股上市银行资产质量透视:城商行资产质量改善明显,房地产业不良率高位回落
截至4月9日,A股2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财务报告。整体来看,银行业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良贷款率大多持平或下降,仅少数银行小幅上升。其中,城商行资产质量改善明显,房地产业不良率虽仍较高但已高位回落。此外,对公贷款不良率下降,而零售贷款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
23家A股上市银行息差透视:压力犹存,预计今年降幅收窄,管理层谈管控措施
A股市场中2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受减费让利实体经济、贷款利率下行及居民存款定期化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降,整体水平再创新低。其中,国有大行净息差普遍较低,而地方性银行分化明显。专家杨海平指出,净息差下降主要受货币政策导向、市场竞争及银行议价能力影响,但单凭此指标无法全面衡量银行经营能力。面对压力,多家银行计划通过降低负债成本、优化资产配置等措施管控息差。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望放缓。
大新银行集团股价单日重挫12% 信贷减值亏损增至17.91亿港元
3月31日中午,港股上市的大新银行集团公布2024年经营业绩,归母净利润达2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8%,但信贷减值亏损激增145%至17.91亿港元。受此影响,下午开盘后股价一度下跌16%,收盘仍跌超12%。大新银行管理层表示,本地商业房地产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可控水平,由于商业地产市场发展缓慢,预计今年贷款额会继续下跌。
招行副行长彭家文:去年手续费收入降幅逐季收窄,对今年企稳有信心
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指出,利率下行既是周期性的,也是趋势性的,现在银行面临的主要是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用对盈利能力带来的挑战。“综合下来,我认为息差收窄的趋势可能还会延续,压力依然存在,但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希望息差收窄的幅度比上年有所改善,同时依然保持同业领先。”
招商银行分红超500亿
3月25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招商银行净利润为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总资产达到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图片来源:...
招商银行年报出炉,拟分红超500亿元,同时还公布一份中期分红计划⋯⋯
3月25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招商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据悉,招行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的议案》,拟在2025年进行中期分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将是招行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数字化转型或是中小金融机构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契机
3月22日,深圳举办“增强我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专题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多位业界专家深入探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会上,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发表演讲,强调数字化转型对中小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建议。他指出,大模型应用或成中小金融机构弯道超车的关键机会,可通过低成本人工智能创新加速转型。
盛业首席战略官原野:业务收入下滑与公司平台化战略相关,预计未来将保持平稳增长
3月18日下午,港股上市公司盛业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公司首席战略官原野与研究员及媒体交流经营情况。年报显示,尽管主营业务收入下降4.6%,但净利润达3.9亿元,同比增长36.9%,超出市场预期。此变化源于公司业务结构转型,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大增104%,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因资产出售下滑27.8%。
广发银行董事长白涛辞任,中信信托田明明被选举为该行董事
日前,广发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3月10日收到辞任函,白涛因工作变动辞去该行董事长、董事职务,该辞任自当日起生效。此前,广发银行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初召开,会议由第十届董事会召集,由副董事长王凯主持会议。该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聘请外部审计机构、选举田明明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等5份议案。
多家银行宣布下调优先股股息率 业内:对资产配置价值影响不大
◎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下调优先股股息率。调整主要基于当前市场利率下行环境,基准利率降低所致。优先股采用分阶段调整的股息率机制,每5年为一个调整期。◎业内专家指出,尽管股息率下调,但优先股仍具备固定收益特征,且在资产配置中具有优势。优先股兼具股票和债券属性,可在较低风险下提供稳定收益,因此其投资价值并未减弱。此外,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可补充一级资本,在财务不佳时可取消股息支付,并设有强制转换条款。
国际金价上周每盎司回调近100美元,现在该“买”还是“卖”?金价波动上“热搜”,有消费者“嫌”降幅太小:明明是微跌⋯⋯
日前,金价回调引发广泛关注,“金价大跳水”登上微博热搜。在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了解到,上周金价降至681元/克。而消费者对金价波动反应不一,有人认为“降幅过小”。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国际金价在连续数月上涨后出现回调,上周每盎司价格回落近100美元。
多款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将于3月下调!业内:业绩比较基准并非实际收益率,下调是基于机构对市场的判断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宣布将于3月下调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例如,兴银理财一款固收类理财产品原年化收益基准为2.15%~3.85%,将下调至2.05%~3.05%,上限降幅达80个基点。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指出,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并不直接意味着实际收益率下降,而是基于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