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月LPR报价继续维持不变 专家:基本面逐渐呈现筑底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2-20 12:12

    202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为3.1%和3.6%,连续第4个月保持不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政策保持定力,主要源于当前央行对于稳定汇率、防范利率风险和资金空转的诉求增强,同时基本面逐渐呈现筑底趋势,也提供了基础条件。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马子卿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为连续第4个月维持不变。

    图片来源:央行网站

    东方金诚王青、李晓峰、冯琳团队分析,作为LPR报价的定价基础,年初以来政策利率,即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2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政策保持定力,主要源于当前央行对于稳定汇率、防范利率风险和资金空转的诉求增强,同时基本面逐渐呈现筑底趋势,也提供了基础条件。

    往后看,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最新分析,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延续对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同时提到“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可见央行宽货币立场仍然明确,后续LPR伴随逆回购利率调降或仍有空间,关注两会对逆周期调节工具力度和节奏的表述。

    货币短期宽松必要性、可能性下降

    LPR连续第4个月维持不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央行保持定力,政策利率延续持稳,使得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他说:“政策保持定力,主要源于当前央行对于稳定汇率、防范利率风险和资金空转的诉求增强,同时基本面逐渐呈现筑底趋势,也提供了基础条件。”

    温彬指出,近期发布的四季度货政报告对于汇率的措辞更加严厉,强调“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并提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体现出当前稳汇率的决心。

    他同时指出,为纠偏前期市场抢跑下的债市利率过快下行,防范潜在利率风险,今年以来,央行除了在春节前夕释放流动性呵护跨节,其余时间基本保持了流动性回笼状态,并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再提“防止资金空转”,逐渐引导市场修正对于“适度宽松”的预期。

    此外,温彬提到,基本面逐渐呈现筑底趋势,使得货币短期宽松的必要性、可能性下降。在去年顺利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之后,今年1月的信贷、社融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为此,2024年四季度货政报告中对当前国内经济的描述出现一定变化,整体更加积极;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研讨会的发言也均提到去年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后,有效提振社会信心、经济明显回升。

    东方金诚王青、李晓峰、冯琳团队分析,受防范资金空转,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势头,以及同业存款监管新规落地等影响,近期DR007和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明显,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上升。这意味着本月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特别是在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的背景下。

    该团队指出,开年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保持不动,根本原因在于去年三季度末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楼市回暖,经济景气度上升,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升至5.4%,较上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2025年年初来,居民消费整体走势平稳,1月信贷、社融等金融数据“开门红”,加之年初两个月的主要宏观数据要待3月合并公布,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历史上看,除2020年外,春节到“两会”期间出台降息等重大政策调整措施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最新分析,一方面,2月逆回购利率并未调降,商业银行息差压力较大,叠加春节假期结束后在信贷需求改善、央行OMO力度有限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负债端偏紧,因而主动压降LPR和逆回购利率加点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2025年以来美联储宽松进程有所放缓,中美利差与汇率仍有较多不确定性,离岸人民币汇率节后基本维持在7.3附近波动;考虑到年初信贷开门红成色较好,LPR降息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可能在2月都相对有限。

    央行会选择关键时点发力

    展望未来,东方金诚王青、李晓峰、冯琳团队分析,在物价水平偏低,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还需进一步巩固的背景下,今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

    该团队认为,不排除今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2025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5年“适时降准降息”;2025年2月13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王青团队认为,“适时”“择机”意味着央行会选择在实施逆周期调节、引导社会预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时点发力,实施降准降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体现政策工具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保留政策空间。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判断一季度末前后降息窗口有可能打开。

    对于未来LPR报价下调给银行带来的净息差收窄压力,王青团队指出,将通过引导存款利率适度下行,加快补充银行资本等方式缓解。在“以我为主”原则下,2025年美联储降息步伐调整或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都不会实质性影响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走势已反复证明,经济基本面而非中美利差,才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最主要因素。

    往后看,温彬指出,资金面或存在一定转松空间,但关键在于多重政策目标下的央行选择,货币宽松节奏的不确定性增加,银行态度也会相对谨慎。

    温彬分析,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四季度货政报告提出“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替代上季度的“综合运用7天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国债买卖等多种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表明后续降准降息仍值得期待。

    同时,央行对融资成本的表述由“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转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下行”,为实体继续降低实际融资成本的态度更加清晰。

    不过,降息受约束较大,温彬判断,自律机制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央行当前更加强调“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推动有效落实各项自律倡议。考虑到去年以来,叫停手工补息、同业活期存款自律管理等对改善银行负债成本、稳息差起到重要作用,结合央行对汇率、金融机构稳定性和增长的关注,不排除未来若经济再度出现下行压力,在政策利率暂时持稳的情况下,通过自律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存款利率下行,进而带动LPR报价利率下调,把握好支持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封面图片来源:601988.SH)\中国人民银行 加息 降息 降准 央行 人民币中间价 中国央行 人民银行 金融支持 人民币汇率 货币政策 在岸人民币 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升值(每经记者 彭斐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电投能源: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下一篇

    公司快评|深赛格仲裁索赔3714.23万元 凸显并购交易中业绩承诺重要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