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宣布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试点八年结束,将逐步在全国推进,目标是在2029年实现全民全覆盖。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自2016年起开展长护险工作,累计服务约73万人,占全国服务人数的33%,成为全国长护险服务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在上海市两会期间表示,上海市长护险具有一门式受理、一站式评估、系统化派单和分步式结算等特点。他建议医保部门委托商保公司参与经办服务,借鉴“沪惠保”共保体模式,优化长护险管理。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廖丹
2016年上海市成为首批长护险国家试点城市,全市长护险累计服务人数约73万人,占国家服务人数的33%,是全国长护险服务人群规模最大的城市。
试点期间,在市医保局及普陀区等区医保局的指导下,中国太保积极参与项目经办工作,助力完善两个区域的经办管理机制优化。同时全国范围内中国太保承接44个城市长护项目,服务参保人数超5000万人。
在今年上海市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上海市长护险具有一门式受理、一站式评估、系统化派单和分步式结算等特点,总结过往经办工作结合全国项目经验,对上海市长护险发展,傅帆提出推行商保公司参与共建、探索不同委托模式提质增效等建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正在全国加快部署,2024年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宣布,长护险八年试点已经结束,下一步将全国推进,2029年实现全民全覆盖。同时发布长护险经办试行规程,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经办服务。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试点城市将长护险经办工作委托给商保公司,江苏和浙江已全省覆盖,且均为利用社会化力量承办。2024年底发布的《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明确可以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相关医保经办业务。
傅帆建议,医保部门把上海市更多区域的经办服务交由商保公司承担,运营模式可借鉴沪惠保共保体的运作经验,打造更符合上海市这种特大型城市独有的标杆模式。“中国太保愿意进一步发挥资源协同等集团优势,通过推动信息共享、支持经办协同、提升基金效能等措施,助力上海市长护险的协同发展、互补互促。”傅帆称。
根据长护险委托经办机构是否承担风险区分,委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风险共担的承保模式,一种是受托管理的经办模式。因金融监管部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全国长护险承保型和经办型为六四开,其中浙江针对2025年~2027年度的多地招标均采用承保模式,江苏除扬州等三地外,其余均为承保模式。
傅帆表示,风险共担承保模式相比较委托经办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可发挥商保公司的精算能力,在筹资标准、待遇水平、享受人数、基金结余等方面进行大数据测算分析,为医保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发挥商保公司对风险管理的天然优势,强化基金的运行监管,强化风险减量管理,保障基金运行安全;三是发挥商保公司参与承办的积极性,采用承保模式可计保费收入,增加金融服务业GDP占比。
“风险共担承保模式对促进保险业与医保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形成商保参与医保创新治理发展的新格局。”傅帆称。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