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冬会期间,如何确保外籍来华人士支付的便利性?外币兑换是否流畅?面对突发状况,又该如何应对?最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以及亚冬会官方指定银行中国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共同揭开这场冰雪盛会背后的“金融温度”。
每经记者 宋钦章 每经编辑 马子卿
零下的气温,却被紧张的氛围点燃。在亚冬会速度滑冰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高亭宇犹如一道黑色闪电,冲过终点线后,以9秒35的成绩,稳摘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项目的首枚金牌。
亚冬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在赛场之外,一群“金融人”正默默为这场体育盛会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让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及观众能够享受到无忧的金融体验。
在这一接待众多外国来宾的国际赛事期间,如何确保外籍人士支付的便利性?外币兑换是否流畅?面对突发状况,又该如何应对?最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以及亚冬会官方指定银行中国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共同揭开这场冰雪盛会背后的“金融温度”。
NBD:在亚冬会期间的支付服务方面,针对外国人差异化的支付习惯,当地金融机构推出了哪些便利化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支付结算处:亚冬会赛事区域共布设37台受理境外银行卡的POS机具,实现赛事场馆所有消费场景全覆盖,充分满足客户的境外银行卡刷卡消费需求。
同时,为了让外国人能够体验到移动支付的便利,目前,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多种支付产品都可以提供便捷的手机移动支付服务,参会人员可通过“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两种移动支付方式在亚冬会主办城市哈尔滨畅游消费。
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黑龙江省移动支付领域已通过“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方式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便利化支付服务超过86万笔,同比增长约4.9倍,金额超过1.9亿元,同比增长约8.1倍,服务人数超过14.4万人,同比增长约5.8倍。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货币金银处:为满足参会人员的现金支付需求,更好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向重点商户、出租车等群体提供标准化300元及个性化专属“零钱包”兑换服务,满足多样化现金服务需求。2024年3月至亚冬会开幕,黑龙江省共兑换近80万个“零钱包”,投放零钞超3.88亿元。
亚冬会期间,冰上及雪上赛区17家定点酒店、2家媒体中心及亚布力竞赛场馆布放42台自助现金机具,提供便利的现金支取服务。并要求在赛事侧及城市侧重点区域内银行网点及自助设备全面投放新钞,提升流通人民币质量。
中国银行:在亚冬会赛事区域、定点酒店、特许商品经销店等所有消费场景布设POS机具,支持受理VISA、万事达、运通、大莱、JCB、银联六大卡组织发行的银行卡,通过挥卡、刷卡、插卡、扫二维码、PAY方式进行消费。在主要场馆增设9台受理外卡的ATM机,ATM机支持受理境外发行的银联、Visa、万事达、JCB、美运五大主流国际银行卡进行7×24小时取款业务,界面支持中、英文语言服务,并升级功能支持零钞取现。为满足参赛人员的现金支付需求,提供币种丰富的标准化及个性化专属“零钱包”兑换服务。
同时,赛事服务银行加强与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的合作,一线员工普遍接受培训,熟练掌握“外卡内绑”业务操作流程,向外籍人士积极推广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
哈尔滨银行:一是确保外币现钞储备充足,包括美元、卢布、日元、韩元等14种外币,以满足多样化现钞兑换需求;二是提高重点区域‘零钱包’服务覆盖率,优化网点布局与服务网络,提升业务人员办理效率,并保障自助设备现金充足;三是通过保障线上线下支付渠道畅通,确保柜面、自助、手机银行等渠道在赛时正常运行。”
NBD:在支付便利化的背后,如何保证外币兑换、结售汇和跨境汇款等业务效率?
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外汇管理一处:银行从优化内部管理入手,组建专业团队,简化业务流程,优化电子银行功能,方便客户随时办理业务。银行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满足亚冬会期间,具有真实合规交易背景的外籍来华人员用汇需求,做到业务应办尽办,特殊情况快速响应。”
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国际收支处: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聚焦兑换机构数量提升、兑换服务质效优化,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入境人员外币兑换服务的便利度、专业度和满意度。
一是重要场所兑换服务全面覆盖。实现亚冬会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主媒体中心以及竞赛场馆等重要场所外币兑换服务全覆盖。二是丰富外币现钞币种。中国银行、哈尔滨银行、农业银行及兴业银行积极增加外币现钞币种。三是兑换应急场景模拟演练。模拟演练亚冬会期间外币兑换服务出现业务繁忙、设备故障等应急事件情况下,各金融机构反应、决策与处置的各流程,提升外汇局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确保赛事期间外币兑换服务顺畅、高效运行。
中国银行:在亚冬会运动员村、媒体中心、亚布力颁奖大厅、定点酒店等处设立6家外币代兑点、布放自助兑换机,可办理12种外币兑换业务,满足各国参赛运动员差异化需求。赛事服务银行为亚冬会组委会开立本外币账户、赛事门票、特许商品、合作酒店等相关单位结算账户,为组委会及相关方提供资金结算、账户管理全流程服务。总、分行通力合作,安排春节值班人员,春节期间每日到岗确保组委会及时收到国外新闻媒体、代表团等跨境汇入资金。
哈尔滨银行:为优化外币兑换、结售汇服务,新增个人外汇业务经营机构2家,新增自助兑换机4台,新增外币兑换币种9种,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亚冬会外币结算渠道畅通;严格落实外币兑换标识张贴要求及使用规范,增设双语版业务办理指南、宣传手册、双语版外汇牌价展示,提升境外来华人员临柜体验;开展多次专题培训及应急演练,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与质效。
NBD:在亚冬会官方指定银行中,既有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大行,也有哈尔滨银行这样的城商行,两者在服务侧重上是否存在差异?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支付结算处:为满足赛事期间高强度、高并发的支付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组织各大银行与支付机构早已开启筹备工作。
在华旗饭店运动员村,中国银行布设了包括外币代兑点、外币自助兑换机、ATM及多功能POS机等在内的全渠道服务。以ATM机为例,其除了受理外卡取现外,增加了小面额零钞取现功能。此外,中国银行准备了数量充足的现金零钞,满足赛事场馆商户的需求,提供币种丰富的零钱包,方便参赛外籍运动员使用现金支付。
哈尔滨银行在融汇支行网点提供暖心服务,既有外币兑换业务和零钱包业务等特色金融服务,还提供了热水、充电设备等爱心服务。此外,哈尔滨银行融汇支行网点进行了服务环境升级改造工作,融入亚冬会元素点亮银行网点特色形象,全力做好亚冬会期间金融服务保障工作。
NBD:在亚冬会开幕前的筹备阶段,涉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工程方面,当地金融机构提供了哪些信贷支持?
哈尔滨银行:截至目前,我行已为友谊宫亚冬会宾馆保障项目授信2.33亿元,为城投集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续建固贷项目授信2亿元,为建工集团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改造项目授信0.5亿元,为交通集团亚冬会物流运输保障及客运服务保障项目授信1.35亿元等。此外,为哈尔滨市亚冬会场馆、酒店及相关设施扩建升级,城市交通、供热、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延伸配套领域提供贷款100亿元。
NBD:为了保障亚冬会期间的金融服务顺利运行,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内部建立了怎样的工作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支付结算处:一是推动成立亚冬会支付服务工作专班,协助印发《哈尔滨市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加强城市侧金融支付服务工作方案》,强化亚冬会支付服务供给,协助亚冬会执委会起草发布《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赛时场馆金融服务方案》,开展亚冬会期间竞赛和非竞赛场馆红线内区域、哈尔滨市主城区及尚志市城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和金融服务保障工作。”
二是组建亚冬会金融服务工作专班,凝心聚力建设亚冬会金融服务环境。由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和金融机构组成,组织召开优化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专题座谈会、讨论会,确保工作专班及时掌握各项工作推进情况,从辖内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选派业务骨干现场办公,压实各金融机构主体责任。
NBD:在亚冬会期间,金融服务工作可能会遇到哪些紧急状况?对此有哪些预案?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支付结算处: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于2025年1月24日至1月26日组织7家重点银行机构在赛事侧和城市侧开展了“金融支付助力亚冬”专项应急演练,模拟哈尔滨亚冬会期间赛事侧和城市侧外卡取现、外币兑换出现应急事件情况下各金融机构汇报、决策与处置的各流程,检验金融机构在重大赛事及冰雪旅游旺季期间应对各类支付服务突发事件的能力。
NBD:7家重点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均能快速反应、迅速报告、及时化解,确保在亚冬会期间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
中国银行:对于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外币兑换机设备故障、网络、电力中断、非居民客户因忘带护照、签证不符合开户要求等无法正常开立借记卡、商户零钞不足等,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金融机构进行多轮应急预案演练,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哈尔滨银行: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包括业务应急、系统应急、突发情况应急等,哈尔滨银行对此制定了完备的金融服务应急预案。通过全流程服务应急演练,细化了常见及应急场景的流程。银行还明确了应急响应措施,如针对外籍客户来电、呼入业务量激增、意外断网断电等情况,建立了客服联动机制,确保客户服务快速响应。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73057576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