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2时,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我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液氮甲烷火箭发射工位,圆满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据悉,蓝箭航天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在其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澎湃动力,招商银行在背后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每经编辑 马子卿
9月11日12时00分,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圆满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本次试飞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高新技术领域的突破离不开金融支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招商银行通过招银国际领投了D轮融资,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而在“科技”与“金融”联手的背后,二者相互促进、创新发展的耦合效应也逐渐显现。
今日正午时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我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液氮甲烷火箭发射工位,圆满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本次试验箭为单级液氧甲烷火箭,箭体直径3.35m,长度18.3m,起飞质量约68t,起飞推力800千牛,装配3组着陆缓冲支腿,新增4片栅格舵系统,采用与朱雀三号火箭一致的高强度不锈钢箭体结构;搭载一台已实现连续入轨飞行验证、与朱雀三号火箭同型的80吨级天鹊-12(TQ-12)改进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具备正交双摆、45%~111%变推力调节和多次点火能力。
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垂直起降返回火箭空中二次点火、跨音速大动压环境下“栅格舵-冷气姿控-发动机”联合制导控制,以及高空风实时风修技术工程化应用等技术验证,同时也是对大型液氧甲烷重复使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各项关键技术的进阶验证。
“这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目前蓝箭航天的研发和试验正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今年1月份,蓝箭航天在第一阶段百米级飞行试验圆满成功;8个月后的今天,蓝箭航天万米级飞行试验便再次圆满成功。同时,今年初朱雀三号已完成方案阶段转初样阶段工作,全面开展初样阶段各系统产品研制,计划于2025年实施首飞,2026年实现一子级回收复用。
低轨卫星(又称“近地轨道卫星”)由于较低的轨道高度,具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发展卫星互联网业务。蓝箭航天研发和试验加紧推进背后,是低轨卫星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
记者了解到,中国通信院在2021年发布的《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中表明:300km—600km轨道高度的卫星在寿命、通信时延、频率干扰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是卫星互联网星座运营方重点争夺的位置。而近地轨道卫星总容量仅约10万颗,到2029年低轨卫星数量就将达到5.7万颗。
且由于资源有限,近年来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领域,各国竞争异常激烈。2014年,SpaceX公司提出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星链”(Starlink),拟用4.2万颗卫星来取代地面上的传统通信设施。在SpaceX提出该计划后,许多企业也提出了相关的卫星互联网计划。
但按照联合国发布的《无线电规则》,全球的卫星轨道和频率采用“先申报就可优先使用”的方式分配,企业需要在获得许可的7年内完成星座中100%卫星的部署,才能获得该频率的使用权。
低轨卫星同样是我国部署的重点方向。根据我国已申报的互联网星座计划,我国需要在7年内发射约4万颗卫星。为了将这批商业卫星送上近地轨道,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发射效率成了实现星座大规模部署的关键。
“情况相当紧迫。目前,我国现役火箭运载能力偏低,亟须大力发展中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来满足星座大规模部署的‘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能力。”业内人士表示。
相较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效益和可复用潜力,被业内认为是未来火箭的发展趋势。本次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VTVL-1试飞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次、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在政策与航天“国家队”的引导下,过去五年我国商业运载火箭取得了飞速发展,正逐渐形成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发射的完整产业布局。目前,已有6家运载火箭企业具备了发射卫星入轨的能力。
其中,蓝箭航天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在其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澎湃动力,招商银行在背后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商业银行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而科创企业却具有高成长、轻资产、高风险即“两高一轻”的特点。
“企业成长发展的资本投入有着微笑曲线的存在,其中初创及成长期的企业还是需要有沉没资本的投入,以及耐心资本的陪跑。”招行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为解决难题,招行通过“投商行一体化”对科创企业进行服务。在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背景下,招商银行针对科技企业成长发展全周期设立了一系列股权投资平台。如针对蓝箭航天,招商银行通过招银国际领投了D轮融资,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我们认为投商行一体化仍是服务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述负责人表示。
而从需求端来看,科技企业的成长不止需要资金,还需要人才、技术等多种要素资源,单一服务主体难以满足其复合、多元的需求。对此,招行也正在打造科技金融生态。为深化专业服务,招行已在财资管理、留才用才、跨境发展、银行融资、资本对接等多个领域与蓝箭航天建立了广泛深入的伙伴关系。
科技金融生态的内涵,在于各类主体通过跨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打破服务能力的边界约束,形成“科技-金融”相互促进、创新发展的耦合效应。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招商银行数字金融发展办公室主任高旭磊表示,随着商业航天技术的蓬勃发展,成本迅速降低,资源急剧丰富,航天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以低成本的方式运用到包括数字金融在内的各个商业领域。据悉,商业卫星的遥感技术,也将被应用于招商银行的贷前考察、贷后管理等业务场景中。
封面图片来源:招商银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