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北方强市“觉醒”,“组队”争夺下一个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13 00:20

    每经记者 淡忠奎    每经编辑 王月龙 杨欢    

    CFF20LXzkOxk3micTJfXVmoPXXXbm4hFJJ3AyONlxnhic72oeibzt7SslzUxQp5V0lLq9YMIYfzUXXMVrCYqjJqjQ.jpg

    事关科创,郑州“喊话”济青

    独木难支,这些北方城市开始“抱团”发展。

    日,郑州市政府官网发布《郑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今年“头号任务”科技创新方面,郑州提出,要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争创以郑济青洛为核心的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

    自去年底郑济高铁全线贯通,中原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已经缩短至1小时43分,两地的心理距离也进一步拉近。

    此番郑州的隔空喊话济南、青岛,并非鲁豫首次提出共建国家区域科创中心,但却是郑州在官方文件中首次“喊话”济南、青岛,且“头号任务”的表述也直观地传递出两地联动正在升温。

    当然,瞅准机会的不只鲁豫。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的背景下,各地正在掀起新一轮区域科创中心之争。据不完全统计,年初以来,辽宁、湖南、山东、河南、江西、福建等地都重点提及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这背后传递出哪些新的信号?鲁豫跨省域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又能否依靠“抱团”取胜?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竞逐中心

    近年来,鲁豫两个“山河大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领域联动颇多。

    2022年,河南、山东两省向科技部报送了《鲁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2022—2035年)》。去年1月,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透露,将加快推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力争早日获批。

    这显然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努力。就在郑州公开喊话济南、青岛之前,今年初,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被视作两省联动发展的“探路”。

    其中再次提及,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加强山东半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联动,打造黄河中下游协同创新共同体。

    这也将使得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提速。“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而今,“十四五”临近期末,越来越多的省市正在加速冲击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从年初以来,辽宁、湖南、山东、河南、江西、福建等地都在相关规划中,将“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2024年重要目标。

    今年1月,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主任孙爱军表示,将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在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攻坚突破;

    2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专门提出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厦门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3月,江西省科技厅印发《科技兴赣六大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区域创新协同力升级行动等重点行动,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熊茂平在调研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更多科创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不同区域要实现自己的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有自己独门的科技创新去支撑。”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对城叔表示,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普遍动作。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科创引擎

    “ 目前从政策上来讲,肯定是存在高中低档的一个梯次布局。最高档是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然后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一位长期从事城市经济研究专家告诉城叔,各地创新中心的培育存在发展阶段差异,没有太多产业创新实力,或者缺乏顶尖创新资源在前沿赛道有所布局的地区,肯定要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阶段性目标。

    与此同时,他认为,今年产业创新被提到突出位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区域科技创新”越发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城市群、都市圈的大背景下,很多城市已经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为发挥区域经济生产组织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这也是新一轮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加速的核心驱动。

    更进一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文忠在《中国不同层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与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国家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一个国家或区域中位居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产出、创新资源及人才的领导和支配地位,处于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顶端,具有技 术、人才和产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从全国来看,目前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西安、武汉、成渝正在建设的六大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塔尖。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则是各城市群、都市圈内的尖端力量,与国际/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互补联动,发挥着承上启下、内外联通和聚集扩散的作用。

    在张文忠看来,科技资源状况、科技创新组织和机构数量和质量、科技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和效率、创新辐射力等是衡量科技创新等级水平的重要指标。

    他通过构建的“2020年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数量或占全国的比重”统计表发现,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差异远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亟待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科技创 新资源的布局和人才培育和引进。

    wzRMnLyrf36LAicicbsdarr0PsKJVcAb5YT1Un2O8sbxgmUxVhbvMSRn3LQSibJZNlbSu3HVLVl9PRiaTC6cV07ibPQ.png

    图片来源:《中国不同层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与政策建议》

    今年初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天津、武汉、合肥,高度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区域。

    其中,青岛(12)、长沙(15)、济南(22)、郑州(26)、南昌(33)、沈阳(39)、大连(43),除了青岛和长沙外,其余城市均与长三角等东部区域相差较远。

    这些方面也是前述区域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补上的短板。在牛凤瑞看来,它们综合考虑自身的现实条件,以及跟发达地区的对比,提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是比较实际的,也显示出地方政府的智慧。“各大创新中心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具体方向上会有各自的分工”。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跨省联动

    从全国来看,辽宁、湖南、山东、河南、江西、福建等地提出“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针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各项举措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对于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江西已经启动“倒计时”。不久前,江西省科技厅出台《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初步成型。

    同处中部的湖南提出,到2025年产生重大原创科技成果50项以上,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突破100家。

    而河南和山东跨省联动,以“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具有独特性。

    “河南、山东两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具有承南启北、以东带西、突破发展的关键作用,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带动北方地区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工程学院校长李利英此前表示。

    数据显示,两省人口占全国1/7,经济总量占全国1/8,拥有2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5个国家创新型城市、21个国家高新区,建有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算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

    她认为,河南、山东要探索非对称差异化发展路径,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河南与山东共建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而推动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也是鲁豫携手共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初衷。“跨省联动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前述区域经济专家指出,这种类似的科创走廊在城市群内部是有案例的,比如长三角的G60科创走廊,从嘉兴到上海,甚至从嘉兴到宁波,都有很多探索。而对于山东和河南来说,本身没有太多的协同机制,迈出这一步是不太容易的。

    不过,在牛凤瑞看来,山东和河南空间上邻近,一个是沿海大省,一个是内陆大省,具有巨大的互补关系。从通道上有铁海联运,从文化上也同属北方,具备一定的合作基础。二者跨省联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颇具想象空间。

    河南郑州、洛阳向东“牵手”山东济南、青岛,可以更高效地对接、共享高端创新资源,也可以为创新资源、人才的聚集与流动拓展通道。

    从眼下来看,两省2024年均将全面提升创新能级作为重要抓手。比如,山东提出,今年将建强崂山实验室、国家量子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重大平台,加快推动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

    “他们进一步围绕着一些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有助于突破一些产业科技创新领域更深层次的瓶颈问题,涉及改革的力度肯定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他们相比其他区域的一个优势。”前述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如是说。

    记者|淡忠奎

    编辑|王月龙 杨欢 杜恒峰

    校对|汤亚文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三维化学: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5758万元,同比增加26.83%

    下一篇

    索菲亚:接受申万证券等机构调研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