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还记得“哈夏”开幕那天的《蝶恋花》吗?哈尔滨出名的岂止是冰雪,还有那跨越百年的交响诗篇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09 21:14

    ◎整个城市沉浸在音乐的狂欢中,那个城市叫哈尔滨。

    每经记者 毕媛媛  温梦华    每经编辑 魏官红    

    2024年的第一个网红城市,突如其来地诞生了。旅游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想去哈尔滨赏雪、玩雪,吃冻梨,欣赏飞马踏冰……这波旅游热,渗透到了哈尔滨的方方面面,步入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的游客也增加了。

    “冰雪节期间,散客平均每天百十人……加上团体,每月至少3000人。”这是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在哈尔滨旅游火热后,给出的参观音乐博物馆的人数变化。

    哈尔滨音乐博物馆 图片来源: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哈尔滨的音乐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例如,1908年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哈尔滨第一交响乐团”成立,标志着中国交响乐的起步。此外,哈尔滨还举办了多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国际性音乐节之一,为中外音乐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一座城市的旅游热度如何能不昙花一现?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吃喝玩乐固然是旅游的重要基础,但城市文化旅游本质上一定离不开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

    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 图片来源: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截图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艺术场所上演了多场文艺演出,推出多场大型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等,不少“开票即售罄”。

    除了交响乐和室内乐,哈尔滨还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当地的民间音乐、民歌和舞蹈融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尔滨音乐风格……

    还记得“哈夏”开幕式上的《蝶恋花》吗?

    如果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那么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的展品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发展史。旅游热之下,苗笛也感受到了音乐博物馆的变化。他给出了一组数据:冰雪节期间,散客平均每天百十人;加上团体,每月至少3000人。

    据苗笛观察,音乐博物馆的游客没有明显变多,不过前来游学、研学的团体倒是多了,一些游客自己在网上搜索哈尔滨最有特色的博物馆,发现还有个音乐博物馆,就来了。

    苗笛出身于哈尔滨音乐世家,自幼学习二胡演奏。如今,他作为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为家乡的音乐文化做推广。2006年1月,苗笛创办了黑龙江音乐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的、以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

    哈尔滨的音乐历史源远流长,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二十世纪上半叶,二十余万名西方人在哈尔滨生活过,这一时期的音乐交流与融合为哈尔滨的音乐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苗笛指出,哈尔滨在旅游宣传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除了著名的冰雪大世界,哈尔滨的文化和音乐旅游也是其特色之一。

    回顾历史,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下简称“哈夏”)的创办堪称一段传奇。20世纪60年代初,哈尔滨集全市人民的智慧,孕育出了这一音乐盛事。如今,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张音乐文化名片。当年的“哈夏”开幕式上,哈尔滨青年宫剧场座无虚席,观众们欣赏了郭颂演唱的东北民歌《新货郎》和李高柔带来的《蝶恋花》。

    苗笛认为,从外地游客的角度看,今年是哈尔滨旅游热度最高的一年;但从本地文化的热度和群众参与度来看,今年的情况相对较为平静。

    “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亟待开发”

    “虽然哈尔滨的红色音乐历史尤为突出。但现在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很多游客也没有了解到。”苗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

    早在2010年,这座冰雪城市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都”称号,成为亚洲最早获得此称号的城市。在苗笛看来,北方民族漫长的音乐历史是哈尔滨的特色之一,红色音乐在这片土地上尤为突出。

    哈尔滨的音乐底蕴能追溯到一百年前。20世纪初,西方的手风琴、钢琴等乐器相继传入哈尔滨,随后室内乐、交响乐、芭蕾舞等,以及我国民间音乐在哈尔滨相互融合发展。波兰、德国、匈牙利等地的艺术家陆续来哈尔滨演出。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908年,“哈尔滨第一交响乐团”成立;1920年,瞿秋白旅俄途经哈尔滨时,在参加俄国人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大会时首次听到《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源自东北抗战;抗美援朝时期,黑龙江人麻扶摇,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

    电话那头,回忆起在这片黑土地上传播的动人旋律,苗笛如数家珍。

    “抗战胜利后,从延安来了革命艺术团体,这些革命艺术者有的在黑龙江待了3年~7年,有的就留在了黑龙江搞文化工作,他们创造了大批优秀作品,例如《咱们工人有力量》等。”苗笛表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苗笛通过多种渠道挖掘到100首红色歌曲,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进行永久展览。很多游客听到歌曲后潸然泪下。

    在哈尔滨,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发挥了其社会功能。不过,在苗笛看来,哈尔滨的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仍亟待开发。对于哈尔滨的音乐公园、音乐博物馆,人们从不熟悉到如今接受,很多人开始注意其对哈尔滨人文化自信所起的作用。

    “让外地游客了解这些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需要把具有优势的人文资源进一步提炼,真正做好旅游路线,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需要做的事情。”苗笛表示。

    各地纷纷喊话 城市文旅竞争迎“新玩法”

    2023年,“网红城市”的第一波流量无疑是淄博烧烤带来的;到了2024年,在外界眼中,哈尔滨已接棒淄博,成为新晋顶流网红城市。

    “尔滨”火热出圈之下,不仅带飞大连圣亚(600593.SH,股价33.17元,市值42.72亿元)、长白山(603099.SH,股价26.53元,市值70.75亿元)等一众旅游股股价,更是让其他城市文旅“玩家”艳羡不已。各地文旅局长也坐不住了,纷纷通过短视频向全国游客“喊话”。

    网友为沈阳文旅发展支招、提建议,沈阳文旅局局长在线答复,主打一个“听劝”,并喊话各地“小宝贝”去沈阳做客;桂林文旅局长热情邀请“小东北虎”们去桂林体验山水仙境;川渝文旅组团喊话哈尔滨,“尔滨你想要啥?吱个声”;就连考研名师张雪峰也发文为自己的家乡齐齐哈尔宣传,喊话“大家都到哈尔滨了,能不能往西坐高铁上俺们齐齐哈尔溜达溜达”。

    为了吸引游客,多地推出旅游优惠政策。近日,四川方面称,2024年3月底前,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国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行“门票买一送一”,国有4A级以下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全免的优惠政策;广西多个景区宣布对东北三省游客实行门票优惠活动;甘肃在2024年春节假期及元宵节,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遗址、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对游客免费开放。

    过去一年,在年轻人“特种兵旅行”热潮下,城市旅游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城市不仅在“免费门票”上你追我赶,更是在“音乐之城”“摇滚之城”等文化标签的争夺和城市音乐IP的打造上暗暗较劲。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青岛、重庆、西安、天津、洛阳等城市均瞄准音乐打造城市品牌。

    《2022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3787.56亿元,同比增长8.54%。同时,2021年演出市场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17.6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7%。

    在苗笛看来,虽然每个人的旅游目的不一样,现在更多是年轻人群体,吃喝玩乐固然是旅游的重要基础,但城市文化旅游要长久走下去,本质上一定离不开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虽然我们有那么多民歌,但我们很少会唱了,我们很少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苗笛坦言,要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城市之间对于音乐标签的“竞争”。“音乐文化的繁荣标志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是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本质反映。但并非城市有钱,就可以把音乐这个事情做出来的,而是要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愿意去搜集、挖掘城市音乐优势素材,把资源整合起来,成为城市历史文脉的展示,把这种美好的艺术一代一代地融入生活,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三峡集团首个地热供暖项目全部投运

    下一篇

    李铁行贿300万“上位”国足主教练!带队华夏幸福、武汉卓尔冲超成功,背后都是假球!有一场曾花了1400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