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全面建立,特别是部分地区、部分品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渠道不畅通,废弃物的资源再生和环境监管能力不高,低值废弃物集约规模利用水平亟待提升,激励机制落实不足,约束规范能力有限,产学研用技术和智慧化创新能力欠缺。
每经记者 周逸斐 每经编辑 陈星
11月20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协办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暨技术装备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60个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如今,该体系建设进展如何,遇到哪些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副处长马淑杰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副处长马淑杰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NBD:目前示范城市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
马淑杰:目前取得的成效可以分为四方面。
首先,回收网络日益密集。各地在充分规范整合和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形成了回收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的三级回收网络。据行业协会调研,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已形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约15万个,各类大型分拣中心约1800个。
其次,运营模式多元化发展。“两网融合”逐步推进,北京、上海等地再生资源企业,通过融合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与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环卫基础优势,融入再生资源分类收集、清运、中转,形成环卫回收并向后延伸打造垃圾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涌现出一大批“互联网+回收”平台 。
第三,加工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行业规模化、集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智能分选、精深加工、有价金属提取、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如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废印制电路板环保处理及资源回收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镀废渣及冶炼废渣等工业废料提取各种有价金属等取得了良好成效。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联合研发机制不断完善。
第四,行业规模日益扩大。据行业协会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超过26万家,从业人员约1100万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
NBD: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挑战和难题是什么?
马淑杰:一是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亟待健全和提升。总体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全面建立,特别是部分地区、部分品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渠道不畅通,废弃物的资源再生和环境监管能力不高,低值废弃物集约规模利用水平亟待提升,激励机制落实不足,约束规范能力有限,产学研用技术和智慧化创新能力欠缺等。
二是城市再生资源点站场合理布局机制有待理顺。回收设施包括回收站、中转站、分拣中心、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设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选址难问题,特别是上游的回收站和中转站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建设阻力很大,各地区部分回收网点因未被纳入城市规划而被拆除,未能有效发挥其服务保障城市功能定位的作用。
三是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存在一定难度。大部分城市废旧物资和垃圾分类仍各自独立,设施无法共享。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保障回收设施的建设和回收体系的稳定运行。
四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入门槛低,无组织、无管理的小回收主体在整个回收行业中所占比重较大,不少行业经营者长期以来无固定经营场所,部分企业也游离在行业监管之外。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
五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装备技术水平亟待提高。近年来虽然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装备技术水平逐年提高,但再生资源行业仍存在诸多技术瓶颈。特别是回收环节分拣粗放,缺少精细化分拣技术,加工利用环节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尤其缺乏处理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
六是废旧物资二手商品交易源头管理较为薄弱。国内再生资源存在“重终端、轻源头、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再生资源以材料回收利用为主,源头管理薄弱,大部分城市未形成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网络,缺乏再生资源直接回用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标准规范,各地在规划建设中也未对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进行规划布局,整体上仍未形成鼓励全民开展再生资源回用、鼓励二手商品交易的氛围。
NBD: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马淑杰: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全面提升和健全资源利用各环节能力水平,第二是强化政策保障。
在全面提升和健全资源利用各环节能力水平方面,一是依托垃圾分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的机遇构建新型回收体系。新型回收体系要求与垃圾分类相衔接,更加注重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全品类全链条协同运营、协同处置。
注重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在建设现代化回收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建设推进基层回收站点建设,推动各地区建设高效率的回收分拣加工中心及交易中心。同时布局农村再生资源收运体系。
二是依托“互联网+回收”模式,对中转站、分拣中心运营企业,建设企业数字化信息管理中心。
三是继续推动建设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聚集区。推动各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提档升级,引导规模经营骨干企业自建或联建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结构优化、管理规范的产业园。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创新中心,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进一步融合,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在强化政策保障方面,一是加强政策规范制修订。充分发挥政府管理中“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推动制定和完善可回收物建设规划与方案、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导则等规范体系,积极转变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管理方式和职能,建立健全配套政策规范和规章制度。
二是加强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强对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等再生资源回收加工设施提供土地保障力度,并将其作为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用地,纳入城市用地规划,条件不成熟的应鼓励采取国有用地租赁等方式提供给企业建设,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基地、二手交易市场的用地支持。
加强对废旧物资前端收集、贮存、运输等设施落地的引导和协调,研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车辆管理制度,放宽回收车辆进入市域街道、小区的限制,进一步解决废旧物资回收车辆上路难的问题。
三是加大投资金融财税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关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采购再生资源产品。积极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建设、改造和运营。
另外,还可以从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和完善再生资源信用体系等方面发力。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