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答每经问: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大力推进AI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普及与深度融合。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GDP同比增长5.3%,好于预期。下半年将持续发力实施已部署政策,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稳定与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国务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焦豪表示,传统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智能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发展范式应运而生,不仅是对既有数字化模式的延续升级,更代表着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根本性范式转换,迫切需要政策层面的系统性引导。
国家能源局答每经问:上半年绿证交易规模实现翻倍,交易价格逐步回归合理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能源形势及绿证市场情况。当前,我国绿证交易价格逐步回归合理,上半年均价5元/个,6月达6.5元/个,较今年最低价增长4.4倍。上半年绿证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18倍,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分布式发电项目核发8927万个。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取得突破,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截至6月底,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3.8%。
为何今年用电负荷连创新高?中电联答每经:除气温因素,工业生产、出口超预期回升
7月30日,中电联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7月以来全国电力负荷屡创新高,7月17日达15.08亿千瓦。若气温再创新高,最高用电负荷或达15.2亿~15.7亿千瓦。除气温外,内需稳定和工业生产、出口超预期回升也拉动用电增长。新动能相关行业如汽车制造、人工智能等用电量增速强劲。预计8月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区域短时紧张,但跨省跨区互济后可平衡。
国家移民管理局答每经问:“十五五”时期将进一步创新移民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一些便利、利好政策正在研究
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移民管理工作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国边检机关验放入境人员15.56亿人次,中国口岸通关效率居世界前列。展望“十五五”,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创新移民管理政策制度,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并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时,强化科技应用、拓展国际合作、锻造高素质队伍。近年来,中国推出系列免签和口岸签证便利措施,带动入境旅游升温,密切中外交流,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同比增长96%。
全国检察系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业务能力提升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7月29日,国新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吴雅芳表示,提升业务能力的关键在于孜孜不倦、刻苦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去追求极致、锤炼本领。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张晓波说,业务能力提升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严格落实最高检提出的“三个管理”,主要是落实案件质量自我管理的主体责任。
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 累计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
7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情况。当地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走出了一条激励数据创新、激活数据潜能的浙江路径。目前已累计推送数据知识产权7006件,落地转化1126件,实现转化运用金额39.14亿元。此外,还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首创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许可、增信融资等10种转化运用路径。
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专家:恒压方案可保证储氢安全性
7月25日,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此次开工的“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由中盐集团承担,规划新建2组盐穴,形成2口注采氢井和2口注排卤井,作为大规模地质储氢试验验证的工程载体,开展循环储释氢性能试验。这一项目也是世界首例大规模恒压储气工程。
国家外汇管理局答每经问: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项下净流入保持高位,外资总体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处历史较高水平,预计外资将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健、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及全球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为外资投资中国创造了良好环境。此外,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及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将支持外汇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调研显示有三成央行表示将增配人民币资产
每经讯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未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仍具有较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空间。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
2025数博会下月在贵阳举行 国家数据局:将开展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交流活动,并发布一批典型案例
7月22日,国家数据局介绍,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阳举行,主题为“数聚产业动能智启发展新篇”。贵州正加速推进AI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AI产业,已打造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国家数据局指导合肥、成都等7市建数据标注基地,已建524个数据集,规模超29PB。数博会将展示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成果,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助力AI发展。
多国频陷停电危机 中国电力负荷连创新高突破15亿千瓦,今年能否平稳度夏?
2025年,全球多地频发大规模停电事故,而中国电力运行保持平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2025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或达15.5亿千瓦。国外停电事故原因包括极端天气、电力设备老化、新能源占比高但电网适应性不足等。中国则凭借“全国一盘棋”的电力保供优势、全球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灵活性调节能力建设等措施,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和用电负荷攀升挑战。同时,中国持续推进电网智能化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跨省跨区电力互济能力。
四台核电机组足够山东省一半居民生活用电!实探核电项目:台风来了扛得住吗?
近日,每经记者探访山东海阳核电等核电项目,了解我国核电安全水平及运行情况。我国核电运行安全,采用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引入了“非能动安全系统”。生态环境部设立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实施严格监管。核电厂针对极端天气和海洋生物入侵等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海阳核电利用核能供热,确保安全无辐射。目前在建的海阳核电二期项目预计2027年投运,届时四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山东省过半居民用电需求。
方案批复!国网南网获准建设全国性“网上电力商城”,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如何收取通道费、该收多少?专家详细解读⋯⋯
7月1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旨在打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市场分割,推动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该方案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建立“网上电力商城”,实现跨经营区交易。绿电资源可全国交易和溯源,解决绿电供需错配。约4万家发电企业可全国卖电,初期由电网企业代理用户参与跨电网购电。方案还规定了非福建、广东间交易的输电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