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接入长三角、珠三角的同时,也有学者担心,福厦高铁可能加剧福建被周边经济大省“虹吸”的情况。如何把生产要素留下,对福建来说充满挑战。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实习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刘艳美
9月28日福州至厦门至漳州高铁(下称“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福厦高铁从南到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地区,对于完善国家南北综合运输大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线路从北至南依次经过福建省内福州、泉州、厦门三大经济重镇,横贯两大都市圈。“它对福建的意义,其他任何一条线没法比拟。”曾参与福厦高铁站点选址的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不过,在快速接入长三角、珠三角的同时,也有学者担心,福厦高铁可能加剧福建被周边经济大省“虹吸”的情况。如何把生产要素留下,对福建来说充满挑战。
福厦高铁的重要性,从当地各个规划中可见一斑。
根据《福建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四大主要任务之一。其中提到,推进福厦高铁建设,促进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网融合发展。
《福建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需进一步重视中心城市站房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议借助福厦高铁等,进一步打造福州南、厦门北两个中心城市车站枢纽建设,解决其规模体量偏小的现状。
今年8月,福建公开强调,新建福厦铁路是国家沿海交通大动脉、“一带一路”重点工程,是福建省“重中之重”项目,对推进福州厦门两大都市圈建设融合、加快全省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得看这条线和谁连。”早在2014年,张国华就参与了福厦高铁站点设置的研究,在他看来,福厦高铁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对福建的意义,其他任何一条线没法比拟。
张国华在受访时提到,福建省交通厅还曾邀请他为当地交通、发改、经信系统的工作人员讲课。按照他当时构想,福厦高铁将“通过交通引领产业互动,以福州、泉州、厦门为核心,沿海带动轴向发展”。
与此同时,张国华认为,福厦高铁建成后将有利于改善福建东部沿海各城市的投资环境,重新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吸引长三角、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规划显示,福厦高铁与规划的宁波至温州至福州高铁、漳州至汕头高铁、汕头至汕尾高铁、汕尾至广州高铁连通,由此形成福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时速300km/h以上高铁大通道。
福厦高铁 图片来源:新华社
放到省内看,福厦高铁对两大都市圈的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福厦高铁开通后,沿线通勤时间再度压缩。福州至厦门车程从2小时缩至最快55分,两地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漳州、泉州等地更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在方便出行的同时,还有望促进都市圈成员的“协同”。以厦门、漳州为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表示,两城早有分工协作和一体化发展态势,若能“合并”,拥有营商环境优势的厦门将获得福建最大沿海平原漳州平原的广阔腹地。
而眼下更为直接的是,在这个“超级黄金周”,福厦高铁能释放出多大的拉动效应。
据当地媒体报道,此前的福厦线列车运行时速为200公里左右,是全国最繁忙的城际铁路之一,上座率常达100%。据此客流情况,为保障福厦高铁开通后的运行效率,福建日前发布了打造福厦“1小时生活圈”若干措施,统筹福厦高铁与既有福厦铁路列车班次,加密列车开行次数。
根据福建日前提出的“11537”文旅发展构想,将以福厦高铁为牵引,串出最美八闽风景线,促进旅游与铁路融合发展。
不过,机遇背后同样充满挑战。丁长发指出,高铁连通浙江、广东等经济大省后,可能会加剧福建“被虹吸”的情况,“福建没有一个特大城市,在上海到广州的高铁连线区域内的产业吸引力远远不够。”
他提到,近年福建高铁建设进度放慢,也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无关系。而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比起交通,这才是福建更突出的短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年鉴,福建人的确在被长三角和珠三角“吸走”。数据显示,福建被外省“吸走”的261.4万人中,流向广东的就有64.02万人,占比最高,达到24.4%,其后是流向上海、浙江、江苏,分别有29.48万人、24.76万人和18.5万人。
从人口流动情况来看,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虽能吸引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人口,但面对一众沿海经济大省出招“抢人”,也难言有太多机会。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显示,厦门在福建省城市中人才吸引力指数排名第一,在全国也仅为第19名。浙江海洋大学朱淑华等人今年4月发表的一份研究也显示,福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共生指数位居31省份“末位方阵”。
“好的大学、双一流学科、在校大学生乃至全职院士数量,福建远远逊色于浙江、广东等省份。”在丁长发看来,福厦高铁对福建及福州、泉州、厦门旅游业的巨大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对制造业、人才、资金的流动,利弊几何,还需要实证研究。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