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24小时 | 都是副中心,南阳跟芜湖学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24 22:52

    为什么说芜湖发展得快,南阳发展得慢?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南阳日报

    南阳日报消息,4月23日晚,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在赴芜湖跟班学习干部座谈会上强调,当前正处于拼争二季度的关键时刻,参加学习的同志一定要珍惜机遇、树好形象、严守纪律,真正做到学到真经、学以致用、勇争一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是西指出,芜湖是长三角地区相对发达的城市,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城市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很多方面走在前列、值得我们学习。芜湖和南阳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芜湖发展得快,我们发展得慢,差距在干部的思想观念上,我们要学习芜湖干部先进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真正把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管用的办法、成功的经验,学到手、带回来、运用好,以思想破冰引领观念更新、发展突围。

    解读:南阳和芜湖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在省内定位相似、经济规模也相似,目前都在4000亿量级。

    作为河南经济“第三城”,近年来,河南对南阳的发展定位不断调整,先是豫鄂陕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后明确为区域性新兴经济中心, 2021年正式调整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2022年6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南阳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南阳发展。

    也是在2021年,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2023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芜湖由此向“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发起全力冲刺。

    从经济总量来看,南阳其实比芜湖还要高出一头。2022年,南阳GDP为4555.4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同期芜湖GDP为4502.13亿元,同比增长4.1%。

    那为什么说芜湖发展得快,南阳发展得慢?

    以2010年GDP为参照,南阳、芜湖分别为1852.07亿元、1329.42亿元,简单计算,到2022年的12年时间里,南阳GDP增长1.46倍,芜湖则增长2.39倍。与此同时,南阳和芜湖的GDP差距,也从500多亿元缩小至50亿元左右。

    实际上,从2022年GDP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南阳为16.1:32.0:51.9,芜湖则为4.0:47.4:48.6。两相对比,南阳农业规模占比较大,且二产相对“发育不足”。从人均GDP来看,芜湖2022年达到12.2万元,是南阳(4.7万元)的2.5倍左右。

    差距也是对标学习的方向。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南阳提出3年内分期分批选派300名干部赴苏皖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当年年底,首批即选派15名年轻干部去芜湖,“重点学习芜湖市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开发区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运行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

    此次南阳市委书记也特别提到,要把自己当成“小学生”,谦虚学、认真学,努力探寻芜湖发展动力强、发展速度快、发展质效好的“密码”,从中找到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金钥匙”。

    #动向

    境外大学可在海南自贸港办学

    教育部网站23日消息,教育部联合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暂行规定》。与既有的中外合作办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举办主体。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不需要中方教育机构共同参与举办,但中国境内外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可以通过提供土地、校舍、资金等资源参与办学。二是办学层次。办学机构限于实施理工农医类学科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确有必要的可实施专科教育。三是学校治理。在决策机构人员构成、招生、教学、学术治理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性。

    50人金融专家团支援贵州

    中国信达官方微信号消息,4月20日,中国信达与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贵州省贵阳市联合举办金融专家团精准服务客户活动。中国信达将通过组建50人金融专家团、建立“1+14+N”综合服务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活动等具体举措,重点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助力国企改革、房地产纾困等方面与贵州开展合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浙江第七个省级新区落地温州

    温州发布消息,4月24日,温州湾新区正式成立。新区整合了温州高新区、温州经开区2个国家级平台和7个省级平台,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七个省级新区。在科技人才和产业方面,温州湾新区拥有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中国眼谷等12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长三角5G创新中心、北斗产业基地等产业地标项目,集聚工业企业近8000家、规上企业超800家、上市企业4家、世界500强5家,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企业53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48家。

    天津拟实现上市企业三年倍增

    天津发布24日消息,天津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研究制定并印发《天津市上市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2023年至2025年,天津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在确保新增25家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实现新增50家的倍增目标,总数力争突破140家。“倍增计划”还优化了企业上市奖励环节,实行上市挂牌专项资金总额管理,对注册在天津市的上市公司,天津市财政最高一次性奖励600万元。

    淄博“五一”前后宾馆酒店控价

    “淄博烧烤”近日火爆出圈,前往淄博的游客激增。据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自4月23日起,将在全市范围内对宾馆酒店客房价格实行涨价幅度控制措施。按3月1日至3月31日宾馆酒店各类型客房平均实际成交价格(包含线上、线下所有实际交易结算金额),上浮超过50%的,按哄抬价格行为予以查处。“五一”假期后,经监测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后,该价格监管措施即行取消。

    #声音

    报告建议重点监管网红带货主播

    近年来,直播带货模式发展非常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亿,占到网民整体的70.3%,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15亿,占到网民整体的48.2%。

    4月24日,消费者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指出直播带货主要存在的七方面问题: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不文明带货(如演绎剧本、低俗营销等)、价格误导(如虚标价格、优惠夸张等)、发货、退换货、销售违禁商品以及诱导场外交易。对比2021年舆情数据,产品质量和虚假宣传仍是直播带货的主要问题,价格误导问题则有了明显改善。

    数据来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报告还分析指出,疯狂小杨哥、李佳琦和刘畊宏三个主播的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占到七成多,说明头部主播的维权舆情与其带货销售量和个人影响力基本保持一致。涉及问题方面,疯狂小杨哥和李佳琦的虚假宣传舆情相对突出,刘畊宏、罗永浩和辛巴的产品质量舆情则更突出。

    数据来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报告建议,对直播间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于粉丝量大、影响力大的主播,因其社会关切度高、出现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大,建议重点监管。此外,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问题明显多于传统电商平台,需重点关注。

    #数读

    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4所超200亿

    “光明微教育”消息,近日,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2023年部门预算,共20所高校超过百亿。

    其中,清华大学首次突破400亿,以410.93亿元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是浙江大学,首次突破300亿,总经费为309.01亿元;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265.16亿)和北京大学(222.47亿),这4所高校总经费均在200亿元以上。

    此外,经费超过百亿的高校还有中山大学(197.14亿)、复旦大学(178.69亿)、山东大学(166.58亿)、同济大学(152.04亿)、武汉大学(151.36亿)、西安交通大学(146.29亿)、东南大学(145.49亿)、华中科技大学(137.37亿)、华南理工大学(125.26亿)、四川大学(124.01亿)、中南大学(120亿)、北京师范大学(115.69亿)、厦门大学(113.17亿)、大连理工大学(106.13亿)、吉林大学(104.72亿)、中国人民大学(104.48亿)。

    对比2022年总经费,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5所高校,今年成功跻身“百亿俱乐部”。

    值得关注的是,绝大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2023年预算总经费较2022年有很大幅度上涨。其中,兰州大学增长率最大为41.16%,对比去年上涨22.71亿元;此外,增长率在30%以上的高校还有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海达:4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下一篇

    盛泰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5647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