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孙磊
4月10日,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58.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14.3%,这是本世纪以来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最弱的3月环比增速。
图片来源:乘联会
对于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偏弱的原因,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消费不旺和市场价格混乱带来的观望气氛加重等综合因素导致。
此外,今年1~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仅为426.1万辆,同比下降13.4%。如果按照每年第一季度销量占全年销量的20%左右计算,今年全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或达不到2000万辆。
对此,崔东树表示,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将会在第三、第四季度得到较快增长,呈现前低后高的发展走势,预计全年仍能保持同比0%~2%的正增长。
“车市‘价格战’是促销潮并非降价潮”
虽然3月国内整体乘用车市表现偏弱,但豪华车市却表现突出。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国内豪华车零售量达到27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35%。“这主要得益于2022年受芯片供给影响的豪车缺货问题已逐步得到改善,豪华车市场呈现出逐渐走强的态势。”崔东树表示。
相对于豪华车市的高增长,自主品牌增速却明显放缓。3月,自主品牌零售77万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9%;国内零售份额为48.8%,较2月降低了2.2个百分点。
3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出现了明显下滑。数据显示,3月国内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54万辆,同比下降9%。其中,3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1.9%,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6%,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10%,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
从国内乘用车周度走势看,3月前两周销量严重偏低,进入下旬后市场才逐步回暖。“这主要是3月初车市兴起的‘价格战’导致部分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直到后期才逐步得到恢复。”崔东树表示。
3月初,湖北省政企联合打响“第一枪”的国内车市“价格战”,范围持续扩大。截至3月中下旬,已有超过40家车企加入到了车市本轮“价格战”之中,方式也各异。“3月,国内车市兴起的规模性汽车降价,并非降价潮,而是促销潮。”崔东树强调称,今年的“价格战”只是促销规模很大,尤其是过度促销宣传,带来的后果是购买信心低迷,销量偏低。
崔东树分析称,3月,国内车市出现大量车企的促销信息,宣传力度很大,但实际并未出现官方的降价行动,而是限时、限地区、限车型的促销热潮。车企促销的核心因素是国六老款车型的促销清库。由于出现由局部强力促销带来的大面积观望,因此部分厂商不得不用更大力度的促销宣传,化解价格顾虑,实现持续销售。
乘联会方面表示,在市场逐步认清3月车市促销潮只是常规促销、政策小范围加码后,燃油车市场的消费观望情绪会自然褪去。车市促销潮结束,加上上海车展的举行,国内车市将在4月得到明显增长。
崔东树称,上海车展必将成为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强大平台和助燃剂,车展订单表现也将成为行情转暖的重要风向标。
出口成车市最大亮点 新能源车占比达24%
“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表现偏弱,主要体现在传统乘用车上,新能源乘用车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崔东树表示。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为54.3万辆,同比增长21.9%,环比增长23.6%,零售渗透率为34.2%,较去年同期28.1%的渗透率提升6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乘联会
批发销量方面,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1.7万辆,同比增长35.2%,环比增长24.5%,厂商批发渗透率达31%,较2022年3月25.1%的渗透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其中,3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46.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7%。
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回升到11家。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前五的车企分别为比亚迪(约20.61万辆)、特斯拉中国(约8.89万辆)、广汽埃安(约4万辆)、长安汽车(3.35万辆)、上汽乘用车(3.12万辆)。
此外,3月,国内汽车出口依然保持了高增长态势,成为当月国内乘用车市最大亮点。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国内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9万辆,同比增长172%,环比增长15%。其中,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万辆,占出口总量的24%。
而随着出口运力的提升,3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25.4万辆,同比增长166%,环比增长31%;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4.8万辆,同比增长200%。
今年汽车总体出口延续去年四季度强势增长特征。乘联会数据显示,1~3月,国内乘用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90%。
崔东树认为,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随着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我国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