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马子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建议,统筹各方力量,不断夯实基础,破除制约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障碍,按照“本币优先”的原则,营造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良好生态,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货币国际化反映国家的综合实力,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份额增至7%,成为近三年来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货币。
霍颖励坦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约为2%,与美元(40%)、欧元(38%)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跨境交易中约有一半使用人民币结算,但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重仅为18%,这与我国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符。
此外,我国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还存在使用外币的路径依赖,金融支持不充分,人民币账户开立、流动性支持和货币汇兑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亟待跟进。
霍颖励指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举措。建议统筹各方力量,不断夯实基础,破除制约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障碍,按照“本币优先”的原则,营造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良好生态,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一是鼓励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按照“本币优先”的原则使用人民币。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投资中体量大,处于供应链、产业链核心地位,具有较大话语权,能够带动境内外、上下游企业更多地使用人民币。
霍颖励指出,目前大型企业在跨境收支中使用人民币比例仍然较低,2022年增速不增反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建立激励相容的考核机制,鼓励企业在涉外投融资中使用人民币,企业相应要调整对外支付优先考虑使用外币的路径依赖,在对外贸易、直接投资、海外工程承包等方面能用尽用人民币,形成使用人民币的生态链。
二是推动外经贸企业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应对汇率波动。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外经贸企业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可以减少货币错配风险、降低汇兑成本。
霍颖励建议,集中多方力量做好企业宣传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外贸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同时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结合企业需求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供优质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是抓住人民币融资成本优势的时间窗口,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随着美联储大幅升息,当前美元融资成本显著上升、人民币利率相对较低。
霍颖励建议,抓住时间窗口,支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丰富境外人民币保值增值工具。同时,支持更多境外主权类机构、跨国企业等在境内发行熊猫债,多措并举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四是充分发挥人民币区域影响力,推动我国与东盟等重要贸易伙伴扩大使用本币。东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5.5%。
霍颖励认为,近两年为促进人民币与部分东盟国家货币直接交易结算而推出的系列政策成效明显,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建议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进一步推广成功经验,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一是增加人民币对东盟货币的直接挂牌交易币种;二是统筹推动优化双边货币合作框架,切实为双边银行和企业开立账户、提供人民币流动性、双边货币直接交易结算等提供相应的政策安排和保障,提升直接使用本币的便利程度。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