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前副主席龚永德: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国际会计学院,为“走出去”企业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03 19:56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廖丹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前副主席龚永德今年带来了四份提案,其中一份就聚焦在大湾区设立走出去总部和国际级会计学院方面。

    统计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年均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万亿人民币,虽然间有海外投资成功案例(例如中国建筑集团),但失败的例子更为常见。龚永德认为,回顾一些“走出去”企业失败的案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忽略了以下两个风险点:海外信息匮乏和获取渠道不畅通、尽职调查不足。

    具体来看,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信息渠道不足,中资企业的总部没有充分取得投资所需的核心资讯,包括东道国最新的法律法规、监管条例、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等;部分“走出去”企业在投资前实施的尽职调查不够深入,大部份内地省市缺乏能够胜任督导开展境外尽职调查工作的人才,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对此,龚永德提出两方面建议。首先,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企业走出去总部的集中平台。鼓励“走出去”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走出去”总部,该总部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收集信息。倘若大部分内地企业都选择在大湾区设立“走出去”总部,大量的海外信息、实践经验将会汇集在大湾区,信息、经验的互联互通将更能帮助“走出去”企业少走弯路,减低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

    其次,加强专业服务培训,尤其是高端会计人才培训。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国际会计学院,培育国际会计人才,更好地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服务。学院可以利用“走出去”总部获得的最新资讯,以及“走出去”企业的成败经验,拓展学员的国际知识和风险管控能力,服务企业,让企业“走出去”时少走弯路,减低风险。

    2021年11月,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的总体目标和“培养造就高水平会计人才队伍”的主要任务。按照《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2021年12月,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会计人才培养基地。

    龚永德介绍,我国目前有三所国家会计学院,分别坐落在北京、上海、厦门。上述建议可以填补大湾区在高端会计人才培训基地上的空缺,加快大湾区培育国际化人才的力度,为“走出去”企业服务。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建议将可结合健康管理的产品范围扩大到养老保险、寿险等险种

    下一篇

    国光电器: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84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