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将群众反映强烈、面积较大的40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
◎2023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相关任务已分解下达各省份。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相较于城市黑臭水体)农村黑臭水体更是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
2月22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问题时,做如上表述。
黄小赠指出,“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将群众反映强烈、面积较大的40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
他进一步强调,2023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相关任务已分解下达各省份。
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彪 摄
2022年,生态环境部出台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作为“十四五”重点任务予以推进,与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齐头并进。到2025年,要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去年11月,财政部下达的多项2023年生态环保资金预算中,新增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一项,这是否意味着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将成为今年的重要任务?会有哪些重点安排?
黄小赠回应,“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将群众反映强烈、面积较大的4000余条农村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2023年,全国计划完成800余条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相关任务已分解下达各省份。
围绕这一目标,生态环境部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黄小赠介绍,一是组织开展试点。为加快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技术模式和长效机制,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财政部开展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对全国15个城市根据项目投资额和申报治理面积,给予2亿元、1亿元、5000万元的分档奖补。
2023年,将加强对试点地区的指导,督促各地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性、系统性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时,今年两部门还将继续遴选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修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进一步完善排查要求,细化成因分析,规范治理效果监测评估,强化水体长效管护,推动整治水体实现“长制久清”。
三是提升整治成效。以国家监管黑臭水体为重点,对已完成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健全完善日常监督评估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加强调研评估,推进农村黑臭水体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确保取得整治实效。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吹响了向黑臭宣战的冲锋号。
黄小赠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十三五”纳入黑臭水体监管清单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022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顺利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
黄小赠强调,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保障黑臭水体治理“长制久清”。
一是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日常监管,通过卫星遥感、明查暗访,独立调查等方式,聚焦城市污水垃圾收集不到位、处理效能低、直排环境、截污治污不彻底等突出问题,通过全国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精准识别突出问题以及工作滞后地区,有关信息会及时向各地发出通报预警,切实压实地方治污主体责任,同时强化省级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
二是加大技术帮扶。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我们之前建立了很好的机制,及时发布黑臭水体整治有关信息,今后将继续完善这个机制,接受公众的监督。”
“凡是出现返黑返臭的,或者人民群众有举报反映的,包括新闻媒体到各地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我们都会及时纳入管理清单,向地方发出预警通报,督促相关城市全面排查整治,切实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黄小赠说。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