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24小时 | 东南沿海大省,逐梦锂电圈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19 22:54

    被委以重任的宁德和厦门,也有望进一步壮大产业实力,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436107

    福建日报消息,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能规模突破500GWh,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00亿元,全省累计建成电动汽车换电站达1000座以上。

    宁德和厦门,成为福建重点打造的锂电产业发展集聚区。根据实施意见,福建将重点支持宁德建设全球领先的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做优做强产业集群,争取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支持厦门重点聚焦锂电池终端产品,持续扩大发展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配套集聚发展。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给锂电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在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带动下,福建锂电产业也加速崛起。

    在不久前工信部公布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宁德市动力电池集群成功上榜,也成为福建省唯一入围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1年,福建锂电池产能达172.4GWh,居全国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信部此前公布数据,2021年我国锂电全行业总产值刚刚突破6000亿元。这恰与福建最新目标相当,其目标可谓不小。

    而“锂电高地”的竞争,实质就是地区间产业链与产业生态的竞争。为此,福建最新意见特别强调,要实现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做全做大做强上下游配套产业。被委以重任的宁德和厦门,也有望进一步壮大产业实力,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目前,锂电产业已成为宁德两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正瞄准创建领航世界的锂电之都;厦门近期也透露,今年锂电池及相关产业规模即将达到400亿元,到2024年有望形成一条新的千亿产业链。

    #动向

    “数据二十条”:合理降低市场主体获取数据的门槛

    新华社19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方面,初步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提出二十条政策举措。意见指出,合理降低市场主体获取数据的门槛,增强数据要素共享性、普惠性,激励创新创业创造,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形成依法规范、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共享红利的发展模式。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推动数据要素供给调整优化,提高数据要素供给数量和质量。

    11部门:做强家政企业“中央工厂”模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做强家政企业“中央工厂”模式。支采取“持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发展,政府+龙头企业+社区”模式,全面打造“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家政服务+产品团购”家政进社区的全链条服务。鼓励各地打造地域性家政品牌,推动酒店业、物业、养老服务业、互联网业、制造业等大型企业进入家政服务领域。

    上海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2月19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本次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体系为基础,构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二是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业务基本规则为基础,统一本外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变更、年检、撤销等全生命周期账户管理规则;三是支持本外币账户多币种结算;四是建立健全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本外币银行结算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五是加强对本外币银行结算账户的监管和监测,实施银行结算账户协同监管;六是适当实行“资金管理”与“账户管理”分离,不附加相关资金试点政策。

    福建闽江干流复航

    12月18日,在福建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码头,满载竹制品、石英砂等货物的“武夷2号”新能源货船鸣笛离港,标志着闽江干流正式恢复通航,拉开福建省集装箱江海联运序幕。闽江是福建省内最大河流,近十几年来,受河床水位下切、水文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处于断航状态。福建省通过建设闽江水口航运枢纽、治理闽江水域安全隐患等举措,逐步恢复闽江航运。

    出海招商抢单,东北团来了

    辽宁日报消息,12月18日,辽宁组织150余人的政府和企业家代表团,分别从沈阳、大连两地相继出发,赴韩国、日本开展为期8天的经贸洽谈活动。另据吉林日报报道,吉林省赴韩国的经贸团已于17日启程。接下来,吉林省还将组织经贸团开展面向德国、法国、奥地利、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出海”活动,推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经贸合作交流。

    #声音

    浙江省委书记调研阿里巴巴:在推动发展、国际竞争和造福社会中大显身手

    浙江日报消息,12月18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杭州深入企业、社区、科创平台、文化遗址公园开展调研。

    在阿里巴巴集团,易炼红考察企业展厅,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商业板块、创新成果及发展计划等,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规范资本行为、激发创新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发展、国际竞争和造福社会中大显身手,争当规范发展模范生、创新发展领头羊、融通发展服务商支撑者。

    #数读

    2022豫企百强出炉,百亿级企业达60家

    12月19日,河南省企业联合会、河南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2022河南企业100强”榜单,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相当于全省GDP总额的42.94%,万洲国际有限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前三。

    2022年河南企业二十强

    同日发布的《2022河南企业100强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百强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289.16亿元,较上年增加3120.92亿元,增幅14.08%。上榜企业在经营规模、入围门槛、实现利润、纳税总额、研发投入、海外收入等方面均创排序17年以来最好水平。

    今年上榜的百亿级企业首次达到60家,较上年增加7家。同时,入围门槛首次突破50亿大关,达到52.99亿元,较上年提高10.31亿元,增幅达24.16%。5年来入围门槛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

    #放榜

    全国现代化百强榜发布,深圳居首

    近日,《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2》在北京发布,并揭晓 “2022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含副省级城市)”。其中,广东深圳市基本现代化指数达92.29,蝉联全国地级市首位,浙江杭州市、江苏苏州市分列第二、第三位。

    分区域看,前100名单中东部地区54个、中部地区25个、西部地区14个、东北地区7个,东部地区数量占了一半以上;分省份看,江苏以12个居首,浙江11个、山东10个,分列全国第二、第三位。

    根据报告,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平均规模为常住人口578.89万人,城镇化率73.1%;地区生产总值6352.86亿元,同比增长8.1%,三次产业比为5.6∶43.5∶5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达到10.58万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国国债扩大跌幅,2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上涨10个基点

    下一篇

    广州,又到转折时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