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巡礼2011|比亚迪转身逆袭:从深圳小厂到“比王”驾到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09 00:25

    ◎从电池生产制造到跟富士康抢生意,再到投身造车浪潮,昔日的深圳小厂已变为横跨汽车、电池、IT等多领域的企业集团。而在“双碳”时代,比亚迪又凭借其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成为全球新能源竞争中炙手可热的一员。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杨夏    

    成立27年,比亚迪(SZ002594)数次转身。从电池生产制造到跟富士康抢生意,再到投身造车浪潮,昔日的深圳小厂已变为横跨汽车、电池、IT等多领域的企业集团。而在“双碳”时代,比亚迪又凭借其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成为全球新能源竞争中炙手可热的一员。

    时代浪潮的印记在比亚迪的发展历程中清晰可见,创始人王传福对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坚持亦不容忽视。回首比亚迪发家史,这家公司有过高潮与赞美,也不乏低谷与质疑,它的“不走寻常路”曲折通向柳暗花明,成就一代“比王”。

    第一桶金:靠性价比优势快速崛起

    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无处不涌动着商机与国人“掘金”的野心。1993年,背靠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年仅27岁的王传福被任命为总经理。但正如诸多造富神话中都有一个不安分的主人公,年纪轻轻便身居要职的王传福并未在“大树”下驻足太久。

    1995年,王传福从体制内辞职并在深圳创办了比亚迪,瞄准的是他最熟悉的电池领域。彼时,以“大哥大”为代表的移动通信工具风靡一时,而一部“大哥大”售价高达数万元,其中的电池也要数百乃至上千元。王传福觉察到,移动通讯的发展将带来一片潜力巨大的充电电池市场。

    创业初期,比亚迪主要开发及生产镍镉电池,并依靠低成本优势快速崛起。1995到1997年,比亚迪每年都保持100%的增长率。到1997年底,比亚迪已经成长为一家年销售额近1亿元人民币的中型企业,也是在这一年,比亚迪生产的镍镉电池实现首项直接出口销售。

    不久后,比亚迪扩大产品种类,接连进入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市场。2000年,比亚迪成为摩托罗拉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2002年又成为诺基亚首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同年7月,比亚迪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创下当时54只H股最高发行价纪录。

    据2002年披露的招股书,2001年,比亚迪镍镉、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的交货量分列全球第二、三、四位,在全球市场举足轻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招股书中,比亚迪已经在谋划将二次充电电池进一步应用于电动汽车场景。

    时至今日,比亚迪的电池业务依旧领先全球,并从消费类电池扩展至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尤其是在当前大热的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绝对地位。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1-10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7.62%和22.66%。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产业转身:进军手机代工及汽车市场

    或许是看到了彼时电池行业的天花板,赴港上市之后,王传福和比亚迪也在寻找新的机会。从2002年12月到2003年1月,比亚迪先后开启两次转身:进军手机代工业务以及收购秦川汽车转战汽车市场,由此逐步搭建起比亚迪如今的业务框架。

    其中,比亚迪的手机代工业务自启动后便成长迅速,2004-2006年间,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3.63亿元、6.01亿元和30.44亿元。2007年,比亚迪分拆旗下手机部件及模组、印刷电路板组装等业务,成立比亚迪电子,并于当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但与此同时,比亚迪也陷入与另一家手机代工龙头富士康的诉讼纠纷之中:先是富士康起诉比亚迪侵犯商业秘密,之后比亚迪又反诉富士康涉嫌贿赂。这场老牌巨头与代工“新贵”之间的交锋最终不了了之。

    近年来,比亚迪电子(HK00285)的业务范围已经覆盖智能手机、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等多个领域。不过,受疫情反复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电子盈利承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1.43%。

    比亚迪汽车业务的发展更为坎坷。从公司宣布收购秦川汽车之时,来自投资者的质疑便不绝于耳:一家造电池的企业如何能够造汽车?随后,比亚迪汽车依然是靠着性价比优势敲开了市场的大门,但高速扩张之下汽车的质量问题屡屡爆发,经销商管理上的疏忽也暴露出来。

    2010年起,比亚迪进入三年的整改期。这段时间,公司的增速明显慢了下来。据历年财报,2010-2012年,比亚迪营业收入分别为484.48亿元、488.27亿元、468.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3亿元、13.85亿元和0.81亿元。

    伴随整改结束,比亚迪开启“二次腾飞”。2013年,比亚迪主要业务全面增长,实现营收528.63亿元,同比增长12.83%;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579.63%。随着2012年政府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比亚迪再度迎来一场历史机遇。

    再度起航: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

    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这一年,包括比亚迪在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性增长。根据当时的财报数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14年同比增长了9倍,实现业务收入约73.28亿元,同比增长约6倍,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问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

    到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维持快速发展,销量同比增长208.13%至5.8万辆,位居全球第一。当年,比亚迪“秦”与“唐”两款车型共同占据全国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约80%的市场份额,继续主导新能源汽车私家车市场。

    2018年是比亚迪新产品周期的开启之年,换代车型和新车型密集上市,开启了全新一轮产品周期。年内,比亚迪全新一代“唐DM”,全新一代“宋DM”及“秦DM”车型包揽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前三名。

    BYD比亚迪·秦PRO DM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比亚迪最新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接近140万辆,同比增长了233.92%。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回首发展历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实现第一个“百万”用了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1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仅用时半年。

    当前,比亚迪正在开辟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同时加速进军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赛道也涌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既有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也有传统车企快步“攻城略地”,企业不仅要拼技术,还要拼产能、拼概念、拼供应链。顶着“比王”的名气,比亚迪未来将如何应对值得期待。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见证 2011|揭基金黑幕,护祖国江河,启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

    下一篇

    年轮2012|QFII提额,政策“松绑” 建设更开放、更包容的中国资本市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