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插混“绿色通道”关闭倒计时:消费者正追赶10天购车窗口期,车企调整产能谋求增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11 18:35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

    “现在还有10天的冲刺时间,大概11月下旬再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下简称插混)可能就很难获得免费的上海牌照了。”日前,一位比亚迪汽车销售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按照上海的新能源政策,自202311日起,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眼下,距离该政策的正式实施仅剩月余,上海市的插混市场也进入了最后的窗口期。

    据一位荣威品牌的销售人员透露,从“金九银十”开始,其所在店内的客流量就有明显提升,不少消费者都是冲着插混车型而来。

    一直以来,插混车型都是新能源汽车里增速较快的细分市场。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内插混车型市场累计销量约98.7万辆,同比增长168.9%

    消费者追赶政策“末班车”

    “最近(我们)大都是‘闭眼卖’的状态。加之嘉定区政府购车补贴也将于1231日截止,近期插混车型的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上述荣威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很多消费者都希望赶上最后的“窗口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摄

    “消费者下单之后,政府审批通过、开票、提车、上牌等环节也需要20天左右。因此并不是赶在12月底下单就可以拿到上海牌照的。”上述比亚迪汽车销售人员表示,留给上海消费者的时间大约只剩下10天左右。

    正考虑入手插混车型的孙先生(化名),也希望赶上政策“末班车”。“我一直在拍上海牌照,但很难中标。加上我个人的续航焦虑比较严重,目前不打算购买纯电动车型。我在思考要不要购买一辆插混车型。虽然现在倒没有必须用车的需求,只是担心今年不入手,后续就没有牌照了。”孙先生说。

    为了应对上海消费者近期对插混车型的热情,不少车企也对产能进行了调整。上述荣威品牌的销售人员透露,车企之前已经有所准备,工厂调整了插混车型产能,目前提车时间在两周之内。

    “我们与上海政府有过一定的沟通,只要用户赶在12月上旬之前下单,工厂就能够排产。这样即便是用户上车牌的时间赶到了2023年元旦之后,我们还是能争取到上海牌照。但是如果时间再往后推,就很难保证了。”一位问界品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摄

    车企调整产能抢抓“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对插混车型的政策调整来得并不突然。早在20213月,《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就已经宣布了这一政策,为车企和市场预留了将近两年的缓冲期。

    彼时,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解释称,“我们适当调整了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政策,也是将有限的道路资源去支持更多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进一步鼓励绿色低碳出行。”

    一直以来,上海市插混车型的销量都较为可观。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上险量约14.34万辆。其中,插混车型为4.5万辆,占比超三成。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摄

    记者从某合资车企员工处了解到,从2021年开始,不少车企就已经加大了对上海市场的关注以及产品投放力度,以期把握好插混车型政策调整前的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张上海牌照指标的拍卖价格接近10万元,上海市不再为插混车型发放免费牌照,也意味着该地区插混车型的购车成本将有明显增加。

    不过,上海市插混政策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各车企对插混新车的密集投放。例如,基于路虎MLA-Flex架构所打造的全新一代路虎揽胜运动版在近日正式上市,提供了燃油版以及插混版车型,售价区间在96.8~135.8万元;领克旗下智混电动SUV领克09 EM-P远航版也于近期上市,提供纯电、智能电混、纯电增程三种核心驾驶模式。

    2025渗透率有望达到24%

    据上述合资车企员工透露,部分车企会调整销售策略,将插混车型投放至上海之外的其他城市。

    但长远来看,企业会担心继上海之后,有其他城市跟进政策,取消插混车型的绿牌指标。这样的话,插混车型的竞争力就会下降。上述合资车企员工说。

    业内普遍认为,插电混动技术只是一个过渡性技术。“因为纯电动车早期有着价格贵且电池能量密度低、续航里程不足的情况,所以才出现了插混这种过渡技术。但现在不少纯电动车的续航已经没有问题,价格的性价比也大幅提升。很多车主确实是因为牌照而购买插混车型,如果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只加油不充电,就不能起到环保的作用。”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

    不过,光大证券分析师倪昱婧认为:“我们判断,低油耗+智能化切实保障了插混车型的核心竞争力,拓展下沉市场增量前景广阔,看好插混车型打入10~20万价格带,预计未来插混车型市占率持续稳步提升。”

    中信证券研究披露的数据显示,与过去插混车型主要销售在一二线等限行限牌城市不同,插混车型已呈现出加速替代燃油车的迹象。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到202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插混车型销售占比有望从2021年的2.1%提升至24%。横向对比海外,主流欧美车企已放弃了对插混技术的迭代更新,未来的混动和插混市场将有望成为中日两国“双雄争霸”,中国乘用车市场将有望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车企,以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万孚生物:公司新冠业务目前主要以抗原检测业务为主

    下一篇

    龙洲股份:公司未涉及跨境电商业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