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重点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则,《统计制度》仅统计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
◎考虑到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保险业实际,银保监会将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开展统计工作。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陈旭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保险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11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印发《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扎实推进《统计制度》落地实施工作,同时进一步研究出台绿色保险相关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绿色保险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保险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加强环境等风险管理、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技术新成果应用、加强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可不断提升公众和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前期,保险业已经在绿色保险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统筹引领,实现绿色保险可统计可监测,提升绿色保险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绿色保险在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银保监会研究印发通知,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定义,并建立《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统计制度》指出,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负债端包括保险机构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资产端包括保险资金在绿色产业进行的投资。按照重点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则,《统计制度》仅统计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
绿色保险可以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整体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举措。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处于起步阶段,结合保险业实际,将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开展统计工作。
各公司于今年12月起按月试报送全国数据,自2023年7月起正式报送全国数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数据。为做好正式报送准备工作,自2023年1月起各公司应对服务绿色产业客户的保险业务进行标识。
各公司要加强绿色保险能力建设,强化绿色保险业务数据治理,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对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产业客户和绿色保险标的的识别及管理机制。同时,各公司应明确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归口部门和责任人,切实做好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归口管理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保险行业对于绿色保险的探索早已开始且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中保协发布的《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蓝皮书》统计,2018-2020年,绿色保险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保额年均增长23.4%,赔付金额年均增长28.8%。三年间,累计为全社会提供绿色风险保障金额达45.03万亿元,支付赔款533.77亿元,有力发挥了绿色保险的风险保障功效。
有业内人士表示,绿色保险服务绿色发展,致力于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包括了环境损害风险保障类、绿色资源风险保障类、绿色产业风险保障类、绿色金融信用风险保障类、巨灾或天气风险保障类、鼓励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类、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类等。
目前险企经营的绿色保险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以环责险单一品种为主,逐渐扩展到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巨灾保险、碳汇保险、环境治理保险、绿色农业险等广泛覆盖诸多绿色领域的险种。同时险企在绿色保险经营中也开启综合服务提供、风险管理赋能、专业能力输出等模式创新探索。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