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年“限塑令重要关口”来临 金发科技等龙头公司机会来了?

    2022-09-29 16:44

    2020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布。政策设定了三个时间节点,循序渐进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等替代产品,分别是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底,如今2022年底关口很快就要到来,这无疑对于可降解塑料板块企业而言是发展机遇,尤其是龙头企业金发科技等。

    从数据上看,国内可降解塑料市场,相比于2018年的45万吨需求量,已经增长到2021年的91万吨需求量,近三年来实现了翻倍增长,尤其是2020年和2021年,这也和限塑令提出的“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有很大关联。

    可降解塑料的未来市场空间将达千万吨以上

    到2022年底,限塑令的实施范围和禁用领域都将进一步扩大,限塑令指出,到2022年底,在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

    从政策来看,显然2022年底是重要关口,国内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框架也将基本搭成。据国信证券9月27日发布的《改性塑料主业回暖拓展上游,新材料布局厚积薄发》深度研报预测,仅五大重点领域(外卖、快递、农用薄膜、商超购物塑料制品、包装薄膜各领域)未来就将带来1000万吨以上的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空间。其中,截至2025年底,我国快递领域的可降解塑料需求量有望达73.36万吨;商超购物塑料制品对可降解塑料需求量也或将超过200万吨。

    目前已掌握核心技术及实现量产的企业或有望受益

    市场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可降解材料产能约80万吨,由于预判未来市场需求,现在也有很多产能在建设中,产能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随着时间关口到来,市场需求逐渐打开之际,目前拥有足够产能蓄势待发的上市公司或有望受益,以抢占市场,拿到市场口碑。

    资料显示,金发科技早在 2004 年就开始布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至今有 18 年的历史,公司已拥有 18 万吨生物降解聚酯 PBAT合成及配套的改性专用料生产能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亚洲规模领先、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生物降解塑料供应商。2021年公司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领先,2022年上半年,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销量4.94万吨,同比增长12.09%。

    金发科技自主研发的ECOPOND生物降解聚酯及系列改性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符合EN 13432、ASTM D6400等国际权威生物降解标准,拥有中国NTSQP、欧盟TUV AUSTRIA(工业堆肥、家庭堆肥)、欧盟DIN CERTCO、美国BPI、澳洲ABA等国内外权威检测认证机构颁布的检测报告和认证证书。公司累计申请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中国发明专利 134 项,授权 64 项,申请国外专利 98 项,授权 58 项,PCT 专利涵盖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

    金发科技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广泛运用于购物袋、垃圾袋、包装膜、农用地膜、快递袋、缓冲气泡垫、3D 打印材料、一次性餐饮用品等。此外,公司开发了吹膜级、挤出级、注塑级、流延级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满足终端客户定制化需求。


    在产能规划方面,金发科技将结合国内政策变化的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适时推进后续12万吨/年PBAT和6万吨/年PLA产能的建设和投产工作,据相关资料显示,金发科技目前建设一条产能为6万吨的PBAT生产线大约一年就能完成。另外,公司构筑前瞻性研究,推进产业链延伸,目前正稳步推进年产1万吨生物基BDO项目建设。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欧曼科技大宗交易折价29.85%,成交金额57.15万元

    下一篇

    拓新药业上市以来首推股权激励 助力业绩持续高增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