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汇聚各类优秀科技成果4800多项,涵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气候变化等10余个领域,技术条目浏览总量超过220万次。
◎平台开设“无废城市”“VOCs污染防治”“应对疫情”等10余个专栏专区,为地方和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组织技术团队“点对点”帮助解决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8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蕊 摄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在发布会上介绍,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服务能力。
具体而言,一是夯实科学基础,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深化科技帮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是整合科技资源,联合不同领域500多家科研单位近万名科研人员,组建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凝聚污染防治攻坚合力;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构建全民参与治理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在发布会上提问:今年4月,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理事会成立,请问目前平台汇集了哪些环保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每经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邹首民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构建新时代服务型生态科技创新体系,生态环境部建立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这是落实“三个治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行动。
邹首民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介绍,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地方在治污的过程中提出“有想法、没办法”,为此2019年依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建立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为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权威性,今年4月份我们成立了平台理事会,主要是为了汇集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共同维护和服务好平台,为地方和企业提供服务。”邹首民说,这个平台上线以来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果不断提升。
具体而言,首先是力争网尽天下环保好技术。他介绍,目前平台已汇聚各类优秀科技成果4800多项,主要来自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项、国家部委或省级发布的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通过评审的企业自荐技术,涵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10余个领域,技术条目浏览总量超过220万次。
其次是主动回应各方环保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疫情防控等热点问题,平台开设“无废城市”“VOCs污染防治”“应对疫情”等10余个专栏专区,为地方和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快速响应各方面的迫切需求,针对园区污水处理厂重金属超标、恶臭气体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技术难点,组织技术团队“点对点”帮助解决。
三是坚持汇聚环保专家做服务。邹首民介绍,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16000人,总访问量突破153万人次。围绕长江“三磷”综合整治和夏季VOCs治理攻坚行动等专项行动和环保热点问题,组织开展35场线上专家直播讲座,累计60余万人观看并参与了互动,在一线环保工作中的反响比较积极。
“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先后在成都、长沙、南京、广州、天津等地举办系列成果推介活动,累计推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近600项,为1500余家企业提供了科技咨询服务。”邹首民说,针对天然橡胶行业恶臭气体、黄河流域污水处理氟化物超标、臭氧超标等“点对点”的具体问题需求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200余次。
邹首民,目前这个平台运行良好,也希望平台能够更好地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邹首民在发布会上介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部充分发挥科技利器作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大家看到,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都有一份科技贡献的力量。”邹首民说。
生态环境部如何利用科技这一利器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邹首民表示,首先是以科技项目为龙头,夯实科学治污基础。在国家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突破了重污染天气成因定量化精细化解析和精准预测预报、天地一体化水环境监控预警、水气污染控制、重金属污染地块安全处置等一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为科学治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促进科技创新和污染防治深度融合。组织实施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通过“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题一训”技术培训、“一事一议”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为地方和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
邹首民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在重点区域流域派驻105个专家团队,深入107个城市,为地方和行业企业把脉问诊开药方。
此外,是以创新组织方式为途径,凝聚污染防治攻坚合力。为服务好国家重大决策和重大行动,生态环境部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创新组织方式,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500多家优势单位,汇聚各领域近万名科研人员,组建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协同攻关模式,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长江黄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等方面贡献科技力量。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每个科学家牢记国之大者,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地方和企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邹首民说。
封面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