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短视频不再只关注标志性的建筑,而是转向去城市的角角落落寻找有历史痕迹和烟火气的地方。我觉得这可能是短视频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上的新颖表达。”任仲伦指出。
每经实习记者 朱鹏 每经编辑 刘艳美
进入短视频世代,影像创作不再是业内人士的专属,关于城市的镜头也从著名地标转向日常街道。“短视频作者从身边的视角去感受城市,创作出带有草根性和风俗化风格的内容,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去表现了城市的迷人之处。”
11月16日晚,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成都 蓉光短视频高峰论坛暨颁奖‘云’盛典”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以“用好短视频,助力城市形象”为主题,分享了他对短视频在构建城市形象中作用的思考。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因为短视频而为人所熟知。人们透过短暂的影像折服于遥远的城市魅力,后者往往也会成为新晋旅游热门地。“短视频既是符合当下我们生活节奏的表达形式,同时也展示了创作者们对生活、对生命以及对周遭变迁的关注。”任仲伦认为。
虽同为影像媒介,但几乎没有人会觉得短视频和电影能挂上钩。不过,任仲伦有不同角度的解读。
任仲伦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担任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掌舵这家中国极具规模和实力的电影公司,出品过《2046》《上海大饭店》等众多影片。他表示:“电影和短视频都是影像的表达,其次二者都是依托于新技术而发展,又映衬技术变革的产物。”
随着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向大众展示《火车进站》的画面,电影开始步入世人的生活,这段只有50秒的黑白画面打开了影像记录生活的大门。事实上,在电影早期阶段,都是一两分钟内的短片。“随着电影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观众的需求和审美的成熟,才有了当下电影的模样。”任仲伦说,“所以当时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短视频。”
电影源于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而短视频则孕育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2016年是短视频产业的井喷之年,抖音在这一年诞生,而更早扎根于该领域的快手也迎来快速增长。“短视频迎合了当代生活的节奏和需求。短时拍摄、即时传播、即时接收,这些特性都很符合当代人的生活特点。”
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4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数据显示,短视频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5分钟,53.5%的短视频用户每天都会看短视频。“我们看到当前短视频已经触达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在。我也看到其中有很多展示城市变化的短视频。”
任仲伦 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图
任仲伦长居上海,这座全球闻名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众多地标,外滩、东方明珠、陆家嘴等等。他回忆道:“过去表现城市比较注重城市的门面,常用高大上、经典化的表达方式,用大明星、大导演团队。”
近几年由于短视频的发展,城市传播的形式也有了崭新的变化。任仲伦谈及自己对武康大楼走红的观察。武康大楼始建于1924年,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我们上影集团的演员、剧团在武康大楼背后,原来那条街没有很多人,但这几年通过短视频的传播,武康大楼已经成了上海的网红打卡点。”
任仲伦也在思考,为什么一个僻静的街道会突然汇集流量与游客?“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短视频不再只关注标志性的建筑,而是转向去城市的角角落落寻找有历史痕迹和烟火气的地方。我觉得这可能是短视频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上的新颖表达。”
增长迅猛的短视频市场也面临野蛮生长后的规范化问题。任仲伦坦言,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短视频创作者,必然会带来品质良莠不齐以及同质竞争,“在行业资本介入后,短视频行业会更好地朝精品化方向发展”。
但资本介入带来规范化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新的“同质化”。任仲伦对此也呼吁:“我们千万不能放弃或丢弃短视频原生具有的草根性以及自发的思索性,因为这是区别于当下的长视频、微电影以及影视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当短视频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时,我们需要提高其品质。”任仲伦说,“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弃其重视表达普通人群最日常的生活热情和生活追求的本性特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486344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