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能源基金会主任王志高:低碳城镇化需要高度协同的治理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7 15:12

    王志高认为,城镇的低碳化发展还面临很多现实挑战,应该从建筑的低碳化、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低碳化、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低碳化以及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等多方面着手,推动其绿色低碳发展。

    每经记者 淡忠奎    每经编辑 刘艳美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淡忠奎 摄

    “城市是‘3060’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低碳城镇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10月26日,在成都举行的“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圆桌会上,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在64%左右,有将近8亿人在城市,将来可能还要达到80%的城镇化率,可能还有2亿人要迁移到城镇,这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建筑本身也存在着非常“高碳”的现象。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将城乡建设视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剑指“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和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王志高表示,过去我们说碳排放关注点在主要排放领域,比如能源、工业、交通等,《意见》首次提出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很好地涵盖了城乡建设过程中绿色低碳的工作范畴。

    他认为,城镇的低碳化发展还面临很多现实挑战,应该从建筑的低碳化、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低碳化、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低碳化以及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等多方面着手,推动其绿色低碳发展。

    低碳城镇化的挑战

    当前,我国人口还处在急剧流动和变化当中。按照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深圳、广州、成都10年间人口增量分别达到713.61万人、597.58万人和581.89万人,增幅位居全国前三。

    “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量,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基础设施规划面临非常大的挑战。”王志高认为,城镇的交通、电力等大型配套设施以及住房,都应该“追着人跑”。实际上,我们现在住宅面积已经不小了,但是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很多分布在没有太多人口增量的地方,比如一些东北城镇。

    此外,王志高认为,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过去一个非常大的教训,就是土地财政驱动下城市扩张非常厉害。经过测算,城市建设用地每增加一倍,我们碳排放要增加1.7倍,如何控制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王志高指出。

    从产业发展来看,我国产业总体价值爬升较慢。王志高指出,近年来,我们观察到很多区域间的转移,比如山东的电解铝转移到云南,很多数据中心跑到内蒙和贵州,这主要是电力成本的原因。在碳达峰、碳中和语境下,需要重新考虑未来的产业和交通,如何跟当地的能源规划更好地协同,这也事关减排。

    王志高表示,“双碳”目标下,如何形成一个高度协同的治理体系,也是城镇绿色化发展的一大挑战。比如,大气治理跟碳排放同根同源,但是很多省份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并没有提到“碳”。而越往后走,越需要高度的协同性。

    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如何应对上述挑战?

    “建筑全生命周期大概会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王志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建筑的低碳化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具备比较好的体系。《意见》中也专门提到,要推动建筑碳达峰、碳中和。“我们现阶段已经有比较完备的建筑节能标准,有的城市已经将建筑节能率设在80%,之后还要实现超低能耗。”

    然而,现阶段不论增量建筑还是存量建筑,距离标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特别是我国每年约有10亿平方米以上的增量建筑,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推动这些新的建筑标准付诸实施。

    其次,如大数据中心和5G基站等新基建,也亟待提升能效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钨贺铨此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实现碳达峰以后,其他行业的能耗都将降低,但是信息技术产业的能耗却是要上升的。其中,5G频率高,每基站能耗是4G的两到三倍,而且5G的基站总数也是4G的两到三倍。数据中心也是高能耗,根据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耗电量将是2020年的5.1倍。

    “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和治理机制降低这些新基建的能耗,这也已经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王志高表示。

    除此之外,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布局绿色低碳的交通基础设施。比如,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可以打造地铁、新型公交等集约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实际上,《意见》也明确提及,要加强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城市街区建设,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

    当然,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的形成也至关重要。王志高认为,人的经济社会属性在发生剧烈变化,如果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低碳的话,那么“3060”目标可能也无从谈起。“长期来看,我们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将一些公众行为跟碳挂钩。甚至,我们未来可以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对每次碳活动进行记录,形成一个荣誉系统,引导人们理解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王志高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简阳:全力绘制“五个新简阳”蓝图

    下一篇

    中航高科接受2家机构调研!短期主力资金净流入,市场资金或早已察觉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