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多维解析“双碳”:平稳“双碳”达标有待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绿色金融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3 23:11

    ◎“实现碳中和,金融新使命。”10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2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2021中国(金融)金鼎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等业界顶级专家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做了深入分析。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廖丹    

    “实现碳中和,金融新使命。”10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2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2021中国(金融)金鼎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等业界顶级专家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做了深入分析。

    杨再平提出,最近一些地方遭遇的拉闸限电事件意味着我们遇到“能源不可能三角”,也提示不能搞运动式、“一刀切”的减碳,而是要平稳地实现“双碳”达标,为此绿色金融要制定明确的、细化的目标。

    管涛从跨周期调节下稳增长的政策选择角度指出,追求高质量发展是理解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逻辑出发点,跨周期不是对逆周期的替代,而是一个补充,并非以后没有逆周期调控了。

    陈道富从数字金融的监管角度提出,金融科技公司从事活动的风险种类较为复杂,涉及金融风险、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传统从“本源”认定金融属性的方法不再适用,应重新梳理金融本质特征和功能,根据新业务、新模式、新流程再认定。

    翟立宏从财富管理角度提出,当前资管行业发展中,投资业务融资化问题仍然存在。此外,投资者教育问题任重道远。

    绿色金融支持“双碳”关键是要恰到好处

    杨再平重点阐述了平稳双碳达标有待绿色金融创新。他认为,“双碳”目标不能没有金融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过程将创造大量的投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每年需投入约3.9万亿元。

    在杨再平看来,除了投入总量之外,绿色金融对“双碳”目标的推动,关键是要恰到好处。

    他提到,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不断创新。以欧盟为例,碳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碳期货、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融资、碳资产回购式融资、碳配额托管、绿色结构性存款等。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碳市场的建设进程也将加速。杨再平分析,2017年,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式启动,随着相关制度不断出台和完善,碳市场逐步发展与成熟,开发和参与交易的碳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碳金融交易日趋活跃,为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交易提供了更多机会。

    管涛高度关注当前经济形势。在他看来,目前跨周期调节上半场任务基本完成,已开始进入了下半场,下半场和上半场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稳增长的压力重新浮现。怎样做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的统筹考虑,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我们面临的大挑战。

    管涛提出,短期来看,非常关键的是,要抓住出口仍然高增长这个时间窗口,通过疏通政策传导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增长动力及时切换,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货币政策方面,管涛的观点是,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就是政策延续既有基调,保持稳健状态,但是仍然要给经济恢复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我为主,就是跨周期不是对逆周期的替代,在加强对形势研判的基础上该出手时就出手。

    陈道富详细阐述了他对数字金融监管基本原则及重点的思考与建议,指出金融监管本质上就是要保证每个参与主体权责利对等,尽可能将外部性内化。

    他提出,将金融科技监管纳入数字时代的数据治理范畴,推动基于数字时代的金融管理。这既包括数据治理的一般性要求,也包括货币、金融在数字空间的独有形态和组织方式,更需践行监管沙盒所隐含的现实实验和开放成长理念。

    陈道富进一步提出,可考虑在监管机构内部设立高级别的首席科技官或者首席数据官及配套支持部门,以及考虑尽快建立区域性创新中心,加大“监管沙盒”试点推广力度,提高试点的效率和适应性。

    翟立宏长期关注资产管理市场,他直指资管子行业存在的问题。银行理财主要问题是负债端长期资金募集能力比较薄弱,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此外,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风险管理能力亟待夯实。运营端包括估值能力的限制和信息披露的规范,虽然在各个子行业都存在,但在银行理财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对于信托行业,翟立宏表示,新冠疫情以来,虽然慈善信托迎来发展契机,但近几年政策导向对信托公司业务的冲击依旧比较强烈,叠加大环境影响,信托公司想要迅速适应还是有难度的。此外,内部主动管理能力,信托的产品线以及在子公司、子行业上的管理及战略布局,在要求上也比较高。他提出,要积极发展标准化信托、强化财富管理业务等。

    要加快建立碳账户体系

    本次论坛重点关注了绿色金融话题。北京银行绿色金融中心负责人谢珣作主题发言时表示,北京银行未来将紧跟首都绿色金融战略引领,强化自身体制机制建设,为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助力。

    他提出,一是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做好与北京市重点绿色建设项目的对接服务,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经营单位优先支持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积极对接人民银行绿色专项支持工具,为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提供更低成本资金支持。

    二是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一方面,创新抵质押模式,依托企业碳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等碳资产,探索更加灵活的质押模式,推动创新产品落地。另一方面,持续构建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论坛上,恒天基金执行总裁兼首席信息官王哲发言表示,2020年末中国财富管理规模已达到百万亿级别,预计2023年达到243万亿元左右。财富管理行业迎来飞速增长的时代。

    他真切感受到,2020年开始,在疫情冲击下,财富管理行业对数字化要求强烈提升,不管是高端客户还是普通客户,对包括APP端、微信端的线上服务均有强的需求,倒逼整个财富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

    在王哲看来,当前金融科技已发展到3.0阶段,在金融业务领域,通过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从金融业务信息来源、金融风险评价模型,以及投资定价模型等方面更快、更高效地处理传统上人工低效操作的痛点,为金融赋能,大幅提升金融效率。

    博时基金互联网金融部总经理吴伟杰则详细介绍了基金投顾当前的发展。他提到,现在市场上有约60家基金机构不断完善投顾人才,提供投顾服务,提供不同的组合策略。在科技赋能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改善基金挣钱而基民不挣钱的问题,基金投顾能在合适的时机对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是能解决这个难题最关键的那把钥匙。

    吴伟杰发现,历年来基金申购量和市场热点正相关。市场大好,认购量就大;市场低靡,认购量就低。这恰恰和投资原理相悖。

    吴伟杰表示,市面上大多数金融产品都不涉及行为指导,而投顾涉及,因为有“顾”的一面。投顾需要为客户持续提供行为指导。

    在吴伟杰看来,投顾与FOF很像,都是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优化客户持有基金的效果,提升客户的收益,但从发展的理念和出发点而言,二者又非常不同。FOF说产品思维,而基金投顾是客户思维。

    论坛另设两个主题的圆桌对话。在“金融使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话中,邮储银行授信管理部处长张明哲认为,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需要国家从法律法规或政策支持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此外,未来大家对气候环境的重视会越来越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需要研究银行本身的转型风险,完善管理体系。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助理孙曙光则提出,要加快建立碳账户体系,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的碳账户,要强化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碳足迹的管理,由此银行才能够更加精准地去量化金融支持的企业或者项目。

    盛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刘鑫指出,金融机构要有符合自身的绿色金融发展长期规划,“双碳”绿色金融的实现,并不是短期目标,而是一个中长期目标。

    在“科技赋能财富管理——畅想共同富裕之路”圆桌对话中,同方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行政官王前进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王前进以保险业为例,通过科技的赋能,保险业在产品研发端、销售端、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有了更好发展,让消费者的保险体验更便捷。

    易生支付副总裁王惠从支付的角度出发,提出企业产业模式产生了变革,支付机构就需要配合他们业务体系的变革来提供整套定制的支付解决方案。她表示,作为主要服务企业的易生支付,定制化和个性化并不难。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23点 | 北交所李永春:截至9月30日精选层日均成交额增长2倍;第四届进博会展期集中签约排期公布

    下一篇

    稀奇!女子吃酸菜鱼竟吃出一只癞蛤蟆,店家回应:这蛤蟆可能是被鱼吞食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