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川渝协同立法保护嘉陵江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22 20:05

    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已将协同立法保护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协同推进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内同步通过,同步出台,同步实施。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专门一章被写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动生态共建共保、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以及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既是摆在川渝两省市面前的现实挑战,也是使命所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日获悉,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已将协同立法保护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协同推进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内同步通过,同步出台,同步实施。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推动协同立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经四川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研究决定,2021年“四川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的主题明确为“守护美丽嘉陵江”。

    作为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嘉陵江流域地跨陕西、甘肃、四川、重庆4省(市),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这条川渝两地的“共界河流”,既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沿岸群众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

    经过持续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行动,目前嘉陵江流域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管护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支流水质不容乐观”“水生态保护任重道远”“水安全保障压力较大”等。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提供的材料显示,嘉陵江流域干流全江渠化影响生态环境,鱼类洄游通道不畅,水生态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一些水电站对生态流量下泄管控不严,部分河段生态流量明显不足。

    同时,嘉陵江上游布局大量采矿冶炼企业,给沿江生态带来巨大威胁。流域沿线河湖岸线资源开发、船舶交通运输等还存在安全隐患,锑污染、铊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频发,应急预防以及生态修复措施落地难,流域整体环境安全风险在存在一定压力。

    以四川广元为例,其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嘉陵江沿线共有市城区及8个城镇以嘉陵江为水源,日均取水15万吨,保障60万人饮用水。但近年来,广元饱受“跨境输入型污染之痛”,如2015年锑污染、2017年铊污染、2021年铊污染,尽管几次污染在广元境内得以化解,未对下游城市造成影响,但强化跨区域河流联防联控、防范跨界流域环境风险,具有现实紧迫性。

    广元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嘉陵江流域治理涉及多地联动,但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制基础保障,在治污的合力上约束力还不够,联动治污效果还不明显。同时,上游沿江尾矿库、矿企问题客观存在,输入型风险依然突出,加之甘肃、陕西不属于长江经济带范围,污染防治进度不统一造成了嘉陵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同频治理”。

    据悉,《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已于今年5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9月提请二审,拟于11月三审通过。根据条例(草案)第七章“区域协作”,“省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与相邻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责任、统一防治措施的要求,共同推进嘉陵江流域保护。”

    公开消息显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草案)》也将于11月提请审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5903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惠伦晶体:公司监事陆俊昌辞职

    下一篇

    借力环西南财大财经智谷 成都青羊打造金融合作新范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