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国内现代粪菌移植第一人”张发明:粪菌移植越发规范,目前难在大众认知不够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6-07 18:49

    ◎粪菌移植虽有较高的医疗价值,但在现代科技社会,是从艰难起步到较快地走路。这个过程中,大家期待把它越做越好,推动国内外医学界越来越规范。

    ◎粪菌移植在临床上显示了其对肿瘤治疗的价值,但重点是解决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肠道并发症,比如化疗后腹泻、免疫性肠炎、放射性肠炎。因为粪菌移植不能像生产化学药一样完全可以重复,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投入进来。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梁枭    

    “粪菌移植”作为肠道健康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其最新进展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供体粪便中的菌群输入患者的胃肠道,以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FMT用于治疗人类疾病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2013年,FMT首次被写入美国复发性CDI治疗指南(Surawicz et al.,2013),推荐FMT作为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可选治疗方案以来,之后的指南和共识相继推荐FMT用于成人和儿童患者CDI的治疗。

    不同的FMT方法得到的临床结果不尽相同。FMT除用于治疗CDI之外,其他的适应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肝性脑病等疾病。

    但基于受美学、对粪便中所含病原体的担忧以及尊严等因素影响,很多患者、医生和候选供体等对FMT持消极态度.前几年的调查显示,存在医生不愿意向患者推荐FMT的现象。

    被外界称为“中国现代粪菌移植第一人”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张发明教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粪菌智能分离系统,发明了全新的全结肠植管满足无创重复移植,提出洗涤菌群移植,并证明其提高安全性的理论。其带领团队研究的证据,已经被7部国际医学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

    在近期召开的2021中国肠道大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了张发明教授。

    粪菌移植拥有较高医疗价值,“道路”正越走越宽

    NBD:前几年有很多医生和患者对粪菌移植持抵触态度,近几年有没有改观?能不能给临床应用粪菌移植一些建议?

    张发明:最近几年,全世界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探索积累了很多证据,让大众能更好地认识肠道细菌,最终改变大家的认知。这样我们在应用粪菌移植治疗疾病时就能得到更多理解,现在的整体趋势比以前好多了。

    NBD:健康的粪菌是否相当于有效的医疗资源,未来是否有望实现规范化管理?

    张发明:粪菌移植虽有较高的医疗价值,但在现代科技社会,是从艰难起步到较快地走路。这个过程中,大家期待把它越做越好,推动国内外医学界越来越规范。这个规范不是说原来不规范,而是说做得越来越明白,操作的细节越来越流畅,医疗管理者越来越清楚要如何管理。因此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虽然多多少少会存在问题,只要正确面对和解决就可以了,这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责任。

    张发明教授接受每经记者采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星 摄

    NBD:未来粪菌会不会像血液资源一样建库,实现提前提取和储备?

    张发明:粪菌的来源,和献血、选骨髓有些相似之处。2015年起,我们建立菌库,作为樊代明院士牵头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核心项目向全国推广,现在粪菌已经表现出来像血库一样,向全国发挥中心库的作用,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希望粪菌移植能作为一项有价值的技术未来能解救更多人,特别是救治感染性疾病。未来这个库如何才能服务更多的人,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难点在于大众认知程度不高

    NBD:跟建立血液库相比,建立菌群库有什么难点吗?

    张发明:菌群的来源更严格,但是应用更安全,不需要像血液一样配型。从这个角度来讲,菌群的移植会更简单。但是,难就难在大众的认知程度还不高,所以,重建大众知识结构和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同等重要。

    NBD:据一些研究报道,粪菌移植在治疗肿瘤、自闭症等疾病方面也有作用,现在是否有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明这一观点?

    张发明:单一微生物在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在动物身上能够看到,但在目前至少还没有一个菌能拿出来抑制人体的肿瘤。粪菌移植在临床上显示了其对肿瘤治疗的价值,但重点是解决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肠道并发症,比如化疗后腹泻、免疫性肠炎、放射性肠炎。因为粪菌移植不能像生产化学药一样完全可以重复,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投入进来。

    自闭症方面,粪菌移植,我们通过结肠植管途径无创重复移植,对部分患者有效。总结起来,自闭症伴随的消化道问题容易得到解决,但在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认知、交流、学习能力,每一次治疗的进步则有限。

    NBD:您是第一个发明粪菌直接分离设备的人,将整个菌群移植带入了标准化的粪菌移植时代。但直接分离应用到病人还是会引起争议,这是为什么?

    张发明:是认识不在一个频道。简单粗糙的粪菌移植,发生不良事件多,比如发热、腹泻等等。(这些事件)出现以后,医生觉得“出事了”,患者也不高兴。这些事件使初次接触这一技术的医生形成不好的印象,增加粪菌移植推广的难度。

    但洗涤菌移植技术出现以后,可以把要的东西搬走,把不要的去掉。可靠证据证明,洗涤菌移植可以把粪菌移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70%,在安全性上有了大幅度提高。洗涤制备菌群这是一个新的方向,在全球范围我们也是做得最好的。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星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浙江世宝:智能转向尚未大批量生产

    下一篇

    柳 工:公司电动挖掘机使用的电池是技术最优的供应商提供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