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少雄介绍,过去三年,从企业运营情况看,名酒企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产品量价齐升,企业效益增长较快。
◎“面对这种变革,川酒不能自我感觉太好,躺在优势上吃老本,而应当居安思危。”王少雄说到。
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4月26日上午,2020年四川白酒行业年会在泸州召开。会上,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少雄表示,2020年,四川省白酒产业产量、营收、利润分别占全国的49.6%、48.8%、33.4%,应当说占据了中国白酒的“半壁河山”。
对于川酒的发展,他还指出,川酒有优势,但整个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此川酒行业同样应有清醒的认识,面对变革,“川酒不能自我感觉太好,躺在优势上吃老本,而应居安思危,不断进取,砥砺前行”。
王少雄表示,当前白酒市场的基本面大为改善,产业发展已进入到一个较为漫长的恢复性增长期。同时,我国白酒行业还呈现出名优企业高速发展,集中度提升,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等四大特点。
26日,以“凝心聚力 振兴川酒”为主题的2020年四川白酒行业年会在泸州召开。王少雄在会上再次透露,2020年1月~12月,四川省白酒规上企业累计生产白酒367.6万千升,同比增长0.7%;完成营业收入2849.7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利润总额529.1亿元,同比增长18.2%。四川全省白酒产业产量、营收、利润分别占全国的49.6%、48.8%、33.4%,“应当说占据了中国白酒的‘半壁河山’”。
除利润规模持续扩大外,王少雄进一步介绍了川酒及整个白酒产业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和内在变化。“自2017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产业生态、消费升级等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当前白酒市场的基本面大为改善,产业发展已进入到一个较为漫长的恢复性增长期。”此外,行业还呈现出名优企业高速发展;集中度提升;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等四大特点。
据王少雄介绍,过去三年,从企业运营情况看,名酒企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产品量价齐升,企业效益增长较快。
从产业结构调整看,因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和提质增效措施的贯彻落实,白酒行业“小散乱”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调整,有效缓解了产能总量过剩与优质个性化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为全产业产量负增长趋势明显,销售收入增长减缓,利润税收增长迅速,产业向名酒产区和特色产区集中,品牌向名酒品牌、区域强势品牌集中。
而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调研数据,自2015年以来,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家庭作坊式微小企业数量均处于下降态势。白酒规上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1563家减至2019年1176家,家庭作坊式微小企业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已减少了一半。
“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竞争加剧、分化淘汰、快速集中的情况,将成为常态。”他指出。
从消费结构变化看,酒类消费已从基本需求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
王少雄认为,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白酒生产从限制类删除,使得白酒产业真正进入了市场调节机制,未来的发展环境将变得更加宽松,市场淘汰机制也必将更加完善健全。白酒产业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变化,为下一步持续性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少雄在肯定川酒成绩的同时也强调,要看到全国白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经过前十年的高速发展,经过近三到四年的深度调整,优胜劣汰、两极分化的态势更加明显。整个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此,川酒应当有清醒的认识。这种全局性结构性的产业调整正是白酒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
王少雄表示,这种调整遵循着白酒产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基本规律;这种变化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一种全局性、深层次的变化,是涉及产业发展布局,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深度变革。
“面对这种变革,川酒不能自我感觉太好,躺在优势上吃老本,而应当居安思危。”王少雄说到。
他还表示,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很多企业经营困难,但是在疫情被动影响下,人们对酒类产品的消费渠道、消费场景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引发了行业关于产业数字化改造、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新的思考和布局,加速了塑造传统优势产业新形象,构建行业新业态的进程。
基于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的研判,王少雄认为,虽然目前白酒产业面临的困难还很多,问题还不少,但是挑战与机会并存,新一轮行业发展的机遇将会到来。四川白酒产业必须要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才不会错失良机。
同时,王少雄还表示,在行业深度调研中发现,一些效益突出、眼光长远的企业正在根据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抓紧时机调整生产结构布局,以满足新的市场消费需求。同时,不少白酒企业正在积极创新管理体系和制度,充分运用跨界思维,在互联网、金融、数字化新媒体等领域进行产业布局,这些都是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益尝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