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障一定是出行行业、主机厂要做的,这是最底层、最基本的要求。”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汽车的共享化做得更好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主机厂和科技公司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但谁补劣势的能力更快更好,和优势形成互补,并形成良性的商业模式,谁胜出的机会就更大。
每经记者 段思瑶 每经编辑 孙磊
在“新四化”浪潮和疫情因素叠加之下,新的出行方式与需求逐渐涌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场景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尤其随着5G时代的到来,自动驾驶成为未来出行的重要关键词,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出行场景中酝酿。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此背景下,4月1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以“科技引领 智行未来”为主题的“2021美好出行 MaaS沙龙”(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在上海举办,包括出行公司、产业资本等行业重磅嘉宾齐聚于此,共议智能出行新风向。
沙龙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与腾讯汽车联合发布了《2021城市交通出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把脉科技大潮叠加疫情影响下,私家车、公共交通和网约车等交通出行方式的新变化,深入解析当下城市交通出行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超7成居民共享出行首选网约车
《报告》显示,在所有出行方式中,私家车仍是当前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49.7%的参与者表示最常使用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公共交通和网约车(顺风车),三者相加覆盖了近90%的出行场景。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出行花费上,47.7%的参与者表示每月在出行方面的开销小于500元,另有40.4%的人每月出行花销在500元~1500元之间,剩余约12%的参与者每月的出行花费在1500元以上。
由于私家车仍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因而停车资源紧张问题凸出。除此之外,道路通勤时间过长、道路或公共交通过于拥挤、开销过高,以及换乘或路线选择不方便等也是当前城市居民出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共享出行市场需求的逐步普及,包括顺风车、网约车、分时租赁等也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有74.8%的参与者表示更偏好顺风车、网约车,79.5%的参与者认为与公共交通相比,网约车、顺风车可以更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在影响网约车使用体验的众多因素之中,应答速度是80%参与调查者关心的内容,也是占比最高的一项。排在应答速度之后的分别是司机服务、安全性、车内环境和定位精确,这些因素均得到了45%以上参与者的关注。
提高消费者使用网约车的频率,是每一个出行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报告》显示,更短的等车时间(64.9%)、新的优惠方式(63.6%)、更加完善的安全系统(49.0%)、提高司机素质(45.0%)、更高级的车型(43.7%)都是参与者在增加网约车频率时会着重考虑的因素。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共享出行领域,共享汽车赛道此前备受关注。不过,从《报告》调查的结果来看,有34.4%的受访者表示其没有使用过或对共享汽车不了解,即便是在有较多共享汽车运营的一线城市中,也有28.4%的受访者有着相似反馈。
另外,有35.8%的受访者期待空陆两栖的飞行汽车可以加入到共享出行领域,同时有24.5%的参与者对“超级隧道”表示期待。
安全保障是出行行业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移动出行行业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新变化、新需求的出现,给当下的新出行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作为一家出行公司,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汽车的共享化做得更好,这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很多出行公司已经开始在横向联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运力共享化。”耀出行CEO顾涛在“2021美好出行 MaaS沙龙”上表示。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目前,已经有出行平台通过提升闲置车辆的使用价值,来实现运力的共享化。对此,一嗨出行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蔡礼洪坦言:“虽然很多私家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但如果未来共享化、智能化提高,这些私家车都在路上跑,道路拥挤、新车销售量下降等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
在享道租车执行副总经理蔡炯看来,APP上租借车辆,在一线城市可以行得通,但在二线城市会有50%的阻碍,三线城市绝对是赔本买卖。
除此以外,安全是横亘在移动出行市场发展的问题之一。“安全保障一定是出行行业、主机厂要做的,这是最底层、最基本的要求。”据T3出行副总裁钟鸣介绍,T3出行从主机厂到硬件,再到软件都有安全系统,不仅保障乘客的安全,还要杜绝司机疲劳驾驶等安全问题。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蔡炯表示:“想要彻底解决安全问题,关键是理念的问题。享道租车去年推出了司乘平等服务,以防乘客有过激或者其他行为,还有关注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疲劳驾驶。”
主机厂与科技公司布局出行机会均等
与造车赛道一样,出行领域也吸引了主机厂、科技公司等众多“玩家”入场。对于这些企业的布局,摩捷出行COO苗树会认为,目前主机厂和科技公司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但谁补劣势的能力更快更好,和优势形成互补,并形成良性的商业模式,谁胜出的机会就更大。
在北汽新能源轻享出行总经理吴松林看来,主机厂、科技公司的机会是均等的。“主机厂有优势也有劣势,汽车产业的制造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互联网科技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流量。出行市场太大了,现在并没有到天花板,还会有巨大的增量。”吴松林说。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商业模式完全建立之前,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对此,华兴新经济基金资深董事总经理朱奕表示:“对资本来讲无非是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取得什么样的收益。不能说资本已经下定决心积极布局,还在观察中,需要具体分析每一个模式的长短板。”
新技术是出行市场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移动出行市场的应用,科技公司、主机厂、出租车企业都在加紧对这一领域进行投资,以争夺窗口期。
“随着消费升级,当前的出行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比如,以前坐公交车的人愿意选择网约车出行,对用户来说这是升级,但网约车为了吸引一部分用户可能会做更低端的产品,原有的网约车用户则希望有更好、更细分的出行体验。”首汽约车公共关系部总经理栗泽宇在“2021美好出行 MaaS沙龙”上表示。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移动出行市场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蔡礼洪认为:“消费者肯定希望出行体验更好,尤其是网约车忠诚用户,他们希望车辆更加智能和共享。”
联动云集团CTO沈剑也认为:“随着用户量增多,出行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果有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泊车、送车,那整个体验链条就打通了。”
不过,从目前来看,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出行领域虽已开始应用,但仍面临着很多难题。“以提升无人值守体验为例,虽然控车解决了问题,但是洗车、调度、准备、维修等所有过程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沈剑说。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即便困难重重,在新技术的催化下,出行领域的市场格局也已开始重构。粗略统计,目前已经有包括长安、北汽、一汽、吉利、上汽、奔驰在内,数十家主机厂在出行市场布局。
“整车企业转型做出行市场,一是有不得不转的紧迫感,车没过去那么好卖,库存越来越高,销售增速也在下滑,所以车企都在谋求转型的新领域和路径;二是转型做出行服务可以带来价值,当下的价值是整车企业通过做出行服务商将触角前伸到消费者,以更了解消费者。”华夏出行首席品牌运营官王静认为。
主机厂转型出行服务商的同时,出行巨头也开始谋划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现在的汽车行业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赛道,必然有新的玩家出现。”在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看来,出行巨头的进入,主要是因为汽车行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加之电动车渗透率比较低,而科技公司侧重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服务,这让它们看到了新商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