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美股目前上升空间已经不多,再融资等功能走弱,而港股在资金的支持下,对中概股的预期较高,所以(三家车企)到香港二次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曾表示:“从蔚来中国角度来讲,我们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可能性,我们会根据后续中国资本市场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地做决策。”
每经记者 孙磊 每经编辑 裴健如
美股“造车三兄弟”筹备在港上市的传闻再度出现。
日前,财联社报道称,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而理想汽车尚未“递表”。
此前,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计划今年赴港上市,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在与数家银行商讨上市计划。截至目前,上述三家车企均未对传闻进行评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美股“造车三兄弟”在港二次上市的传闻,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美股目前上升空间已经不多,再融资等功能走弱,而港股在资金的支持下,对中概股的预期较高,所以(三家车企)到香港二次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在美中概股加速回港
近来,在美中概股遭遇了极为罕见的集体暴跌。自3月24日起的三个交易日内,约十只中概股股价巨幅波动,其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均遭重挫。据Wind数据,市值排名前20的中概股在过去一周市值蒸发了1873亿美元。
面对股价的下跌,部分在美中概股开始加速回归香港市场。3月23日,百度在港股上市;3月29日,哔哩哔哩(即B站)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此前,汽车之家也宣布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迄今为止,已有阿里巴巴、京东等12家中概股成功回归港股。
有观点认为,在美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可以对冲美股市场中中概股的不确定风险和多元化股东结构。中信证券在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报告中预测,未来三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龙头中概股的集中回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回港上市,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银河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曾表示,香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亚洲地区内规模较大的几个证券市场之一,同时香港市场国际化程度很高,相对A股市场也更加开放。此外,香港市场监管体制等也比较受外国投资者认可和接受。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国内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环境逐渐改善,国内市场对部分在美中概股的吸引力增加。同时,港交所制订的《上市规则》,能够使以大中华区为业务重心的公司保留现行VIE结构以及不同投票权架构,也为中概股回归扫除了诸多障碍。
事实上,蔚来汽车也曾有过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想法。2020年5月,在蔚来汽车2020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曾表示:“从蔚来中国角度来讲,我们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可能性,我们会根据后续中国资本市场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地做决策。”
对于在美上市时间不足一年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而言,其虽未达成在另一家符合条件的交易所至少有两年的良好监管合规记录的规定,但可以在香港申请双边上市。根据港股双边上市规则,这一类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和第二交易所都要遵守所有的交易要求,但不受为期两年的规定约束。
欲打通更多元化融资渠道?
在左小蕾看来,企业上市的目的是可以在股市融资。而路透社此前的报道也表示,三家造车新势力赴港上市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筹集更多资金,以满足技术开发和扩大销售网络的需求,进而更好地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进行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已实现全年毛利率转正,摆脱了“卖一辆亏一辆”的窘境,但仍未实现自我“造血”,处于亏损状态。三家车企2020年的财报显示,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在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53.04亿元、1.52亿元、27.32亿元。
有分析认为,高额的研发费用是当前三家新势力造车企业未能实现自我“造血”的原因之一。财报数据显示,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2020年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24.88亿元、17.26亿元、11亿元。同时,三家车企均表示,2021年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其中,蔚来汽车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50亿元左右;理想汽车2021年的研发费用将达到至少30亿元。小鹏方面也表示,今年将大幅增加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和服务体系人员都将快速增长,预计到年底,研发人员数量将翻番。
图片来源:摄图网
金融分析师董翔表示,在主业真正实现盈利前,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生存仍需要依靠融资来“输血”,而赴港上市能够打通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也有利于改善负债情况。
公开数据显示,近两年来,蔚来汽车已经发布了3次融资计划,总融资额预计超过44亿美元;理想汽车募资4次,累计募集资金达207亿元;小鹏汽车募资3次,募资总金额达285亿元。而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蔚来汽车可能会在香港上市时出售约5%的股份,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或募资约10亿~20亿美元。
有观点认为,进入2020年以来,由于春节假期、芯片断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三家车企一季度整体交付成绩或相比去年四季度出现下滑,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再次上市的融资状况。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