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界“布局四年尚未有瞩目成绩”的质疑,陈林回应称,2016年只是思考一些问题,真正发力布局是在2019年。“做教育需要看长期,做教育产品跟做用户产品很大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要很认真地对待产品,对待用户。因为这关系到用户的时间和前程,所以我们不希望做得很激进。”
每经记者 温梦华 每经编辑 董兴生
随着教育赛道战火愈演愈烈,低调探索四年的字节跳动,终于有了大动作。
10月29日下午,字节跳动宣布启动全新的教育品牌“大力教育”,这意味着,字节跳动正在把教育业务作为自己最新的战略重点。
作为字节跳动旗下首个公开发布的独立业务品牌,大力教育承接字节跳动所有教育产品及业务,原教育业务负责人陈林出任大力教育CEO。发布会上,陈林表示,“大力教育”未来将专注于“大教育”领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温梦华 摄
今年上半年,在线教育成为最火热的行业之一,各路巨头纷纷入局。从2016年开始关注,到2018年初步试水,字节跳动对教育赛道早已跃跃欲试。
“大力教育是字节跳动旗下全资子公司。之前说三年不盈利是我们表示的一个决心,也许会更长时间不盈利。我们的战略决心是这个事情要长期投入,不要看短期的回报。我们相信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所以不仅仅是要坚持做,而且是长期可以做成的事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陈林强调。
“我们对教育行业的探索还在早期阶段,这是一个很有创新空间和社会价值的行业。对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充满期待,所以我们很早就对教育很感兴趣。大力教育的品牌独立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对教育事业会长期有耐心。”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张一鸣表示。
今年3月,张一鸣在八周年的全员信中特别提到,教育将是他重点关注的新业务方向。早在2016年,字节跳动就将目光聚焦教育领域;2018年至今,字节跳动通过陆续投资一些教育公司初步试水,包括领投美国高等教育创新公司Minerva。
每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字节跳动教育业务旗下产品包括清北网校、GOGOKID、瓜瓜龙启蒙、开言英语、极课大数据、Ai学等。教育APP备案管理平台显示,截至目前,字节跳动已经备案了超10款教育APP。
谈到设立独立品牌的原因,陈林表示:“教育业务是一件和字节跳动此前的产品领域完全不同、但同样拥有巨大价值的事情。长期看,字节跳动的教育业务需要一个自己的品牌。”他强调,“大力教育”未来将专注于“大教育”领域,不仅要深耕所有教育场景,服务所有教育生态参与者,更要关注人的成长。
陈林 图片来源:字节跳动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教育独立品牌发布会上,大力教育还推出了首款教育智能硬件产品“大力智能作业灯”。不难看出,智能硬件设备也将是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重点之一。不过,做硬件不仅难度大,且回报周期长。对于向来追求速度的互联网而言,看起来似乎吃力不讨好。
大力智能团队负责人阳陆育坦言:“目前硬件的确不盈利,我们是亏钱在卖。”但他也强调,对于作业灯的推出,并不是一个纯硬件生意。
“做硬件和快生意本质是不同的,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投资它。硬件是一个服务载体,未来在这个硬件生命周期之内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在后续服务中是可以盈利的。”
疫情催化下,在线教育市场加速,线上活跃用户激增,互联网巨头纷纷加速入局,教育赛道的战火愈演愈烈。
今年1月底开始,腾讯教育向全国中小学及高校等提供在线的直播课堂、在线课程等产品;2月,阿里通过优酷、钉钉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在家上学。与此同时,快手、B站等纷纷与公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展开合作,上线教育专区。今年3月,猿辅导宣布完成最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的助推下,在线教育加速渗透,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可达到4538亿元。
巨头的加码和行业巨大潜力让教育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但强敌环伺下,加速发力教育的字节跳动要想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不容易。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温梦华 摄
面对外界“布局四年尚未有瞩目成绩”的质疑,陈林回应称,2016年只是思考一些问题,真正发力布局是在2019年。“做教育需要看长期,做教育产品跟做用户产品很大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要很认真地对待产品,对待用户。因为这关系到用户的时间和前程,所以我们不希望做得很激进。”
此前,陈林在谈及字节跳动做教育时曾公开表示,未来三年,教育业务持续大力度投入,不考虑盈利。采访中,陈林对此解释道:“三年不盈利是我们表示的一个决心,因为做教育产品短期都是很难跑得出来。并没有给每个业务团队设立具体的盈利目标,这样做会让业务发展变形,但提速是必要的,尤其是人才密度、团队建设的提速。”
在陈林看来,当下的教育赛道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加速下的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没有本质区别。“现在都是模仿,把线下搬到线上。”而这,恰恰是字节跳动在教育领域的追赶机会。
采访中,在被问及未来教育业务会不会单独融资上市时,陈林坦言:“暂时还没有特别思考这个问题,但是长期也不排除,因为教育是非常大的一个事情,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