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写腻了代码、难再“996” 中年程序员拿什么和年轻人拼?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5-07 07:24

    “现在熬上一夜会犯困几天,以前天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老杨头”感到身体机能明显下滑,已经不能和当年的毛头小伙相比。而在“老杨头”身后,有无数个年轻的程序员,像他当年一样精力充沛且雄心勃勃,这是他已至中年的最大危机感。从大数据来看,目前,程序员群体面临低端人员过剩、高端人员不足的结构性问题。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魏官红    

    最近在知乎,有关程序员的讨论逐渐活跃,话题大多关于程序员的未来。一些30岁、40岁,步入准中年或中年的程序员,似乎有千言万语。

    曾经,玩着传奇和梦幻西游,80后的他们誓要与电脑厮守终身。多年以后,他们的梦想实现了……

    但现实很骨感,因为,中年程序员太难了!房贷、教育等开支“大山”,年龄增长带来的高薪压力,身体机能不可逆下滑,互联网人才结构性过剩……有人自嘲,程序员的转型就是离开,开饭馆就是最好的转型。

    这种看法似乎过于悲观,在另外一部分人看来,程序员的竞争总是存在的,“活下去”的办法就是学习。

    毕竟从大数据来看,程序员群体面临低端人员过剩、高端人员不足的结构性问题。

    因此,对于大龄程序员而言,阅历和经验是他们的先发优势。

    集体焦虑:机会减少 也难承受“996”

    隔了两天时间,何熙(化名)终于有时间刷了刷微信,得知记者约访的消息。“只能有15分钟时间交流!”何熙抱歉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96”的码农生活太忙了。

    何熙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资深程序员,仅比35岁的招聘红线小一岁。3月下旬,在一家咖啡馆里,何熙摸了摸褪去的发际线,嘟囔一句:“最近两年一直想转型。”

    2008年毕业至今,何熙写了12年代码,“简直写腻了”。写腻了代码的还有老曾,他自嘲是“老古董级别程序员”,Python、C++这些都写过。2012年,他转型了,“和机器打交道久了,更想和人打交道。”

    过着忙碌生活的还有周易。不过此忙非彼忙,已经从程序员群体“脱坑”的周易,忙着打理烤鱼、火锅生意。周易曾在华为当了两年程序员,他对程序员生活的评价是——重复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周易并非是因为喜好而转行做餐饮,更多的是无奈。“8点至22点”的程序员生活,周易称“钱不多,时间不多”。

    时间一久,不少人扛不住“996”的生活。37岁的“老杨头”是成都一家游戏公司的游戏服务器主程,相当于架构师。经历过初期的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师,“老杨头”已是高段位程序员。从低段程序员走到高段,“老杨头”总结称,是拿命拼来的。然而35岁之后,“老杨头”感觉自己“提不动刀”了。

    “现在熬上一夜会犯困几天,以前天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六七点起床都能精神百倍。”“老杨头”感到身体机能明显下滑,已经不能和当年的毛头小伙相比。而在“老杨头”身后,有无数个毛头小伙,像他当年一样精力充沛且雄心勃勃,这是他已至中年的最大危机感。

    人至中年,半生已过,比精力,比不过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处于“老杨头”年轻时的巅峰状态——夜深人静时写代码,可以沉迷其中忘记睡觉。

    比思维,长期工作习惯形成路径依赖,思维革新谈何容易。抖音、王者荣耀、吃鸡很火,但中年程序员有可能还是喜欢玩红色警戒,看《康熙王朝》……何熙说:“中年程序员可能不喜欢新的东西,思维套在以前,如果仍然保持这样的思维,程序员这条路就走不通。”

    互联网环境下,踌躇不前的思维只会导致更低的生产效率和产出,这意味着,程序员价值下降和报酬递减。所以,何熙会说:“我们公司留给40岁程序员的岗位确实比较少,主要还是20多岁的年轻程序员。”

    比容错率,“老婆孩子热炕头”加上房贷车贷压身,这是和初生牛犊完全不一样的机会成本。

    “各项开支一个月得上万元,压力很大,我的一些朋友现在真的不敢失业。”“老杨头”只说了一部分刚性成本,另外一部分是为转型付出的昂贵的机会成本——2018年创业失败的降维择业。

    2017年,“老杨头”在教育行业创业。他在前两年转型管理,技术能力不到位叠加2018年资本市场收紧,创业失败。35岁的程序员再就业很难,他兜兜转转到以前下属的团队中做事,最后还是无奈“分手”。

    中年程序员的困境大体如此,越想转型,却又越难转型。每日经济新闻在微博发起了问卷调查,在收到的近百份答卷中,有高达72%的程序员在找转型机会,其中更有39.53%的程序员考虑的转型是告别这个行业。

    他们急于转型的背后,不仅有步入中年更难承受高强度工作的原因,他们也担心自己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牺牲生活、待遇下降。

    有程序员期望:“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选择那种越老越值钱的岗位。”

    “我有个同事2017年卖了套房子买股票,资产价值直接从200多万元涨到1500万元,翻身了。他依然在公司上班,领着不到1万元的薪水。”“老杨头”羡慕这名幸运儿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他目前压力不小,需要支付房贷,需要应对家庭开支,需要面对互联网的实用主义导向…….

    “一般的合同签订是2年~3年,如果你不行了,该赔多少就赔多少。”何熙显得比较淡定,对这一淘汰机制习以为常。

    一家负责游戏项目的主管称,无论你是想从技术开发做到管理组长,还是转做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都是按照项目成功的几率晋升。对于程序员而言,有时候价值不是由年龄大小决定,而是处理各类BUG的能力。

    回溯入行:编程和玩游戏压根不是一回事

    当程序员还是少年之时,最初的理想可能很是稚嫩。带着“宝宝”参与沙巴克攻城战,谁占领它,谁就享有莫大的荣誉……那段沉迷热血传奇的年少时光,郝鹏(化名)至今仍记得许多细节。

    何熙为了有更多玩游戏的时间,入坑了程序员。掉进坑里,他才发现被“被现实欺骗”。“打游戏和敲代码根本是两回事!”

    开放源代码的互联网提供广阔的公共空间和无限想象力,有能耐、有胆识的先行者在商业化初期挖到“第一桶金”。他们生于草莽,却创造了“一代目”程序员的传奇。

    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程序员的“华山论剑”,“中国第一程序员”求伯君、江民科技创始人王江民……他们敲下的代码被流传下来,后继者如获“武学秘籍”,不断进行研习。那是个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靠一行代码成为程序员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郝鹏崇拜求伯君,也崇拜云风——用梦幻西游拯救丁磊的那个男人。尽管已三十而立,郝鹏一直有固定浏览云风博客的习惯。

    当然,当理想照进现实,程序员也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

    40岁的崔三石(化名)从2002年开始,做了十年的软件测试和开发。他最开始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但这一行太难就业,计算机则容易得多。当年,他的工资是2500元一个月,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要知道,当时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也就2万元出头。

    “那个时候,我们所在的二线城市的房价每平方米4000多元,我的工资是7000元。”跟当年的房价相比,收入可观,何熙仍记得程序员的“金领时代”。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少年摸爬滚打一圈,便已是中年,时代已变,程序员的快意江湖也已变。

    这个江湖再也没有求伯君、王江民这类人物,他们就像黄裳、独孤求败一样遁隐,只留下传说。很多年后,程序员也告别了浪漫的个人英雄主义,成为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从互联网“古典时代”步入“工业时代”。

    “前工业时代出现了非常多的工匠大师,他们手工做出来的东西非常精致。为什么到工业时代就不行了?因为规模上来了,就不再是小作坊就可以完成的。”何熙说,当一个行业成熟后,它的产品就越复杂,个体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则更多。

    移动互联网的敏捷经济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新的市场,分工拓展的时代洪流裹挟着程序员们前行。计算机、代码和程序员不再稀缺,市场会重新估算每一个环节的价值。

    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用了一个恰当的比方:程序员好比原来的车间工人,学艺精湛的做高层级的技术员,能力突出的就带队做管理。认真生产好每个螺丝就是贡献。

    程序员的晋级或者转型之道——初级、中级、高级、技术专家、架构师、技术Leader、研发总监或者转为产品经理,当然,还有开饭馆。

    职业属性以及高薪,曾吸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人顺利过桥,也有人坠入河谷……

    人才结构:高端人员不足背后的结构性过剩

    20岁~35岁的程序员占比为90.63%,35岁~40岁的程序员占比仅为7.32%,40岁以上的程序员占比更是只有1.91%。

    要知道,仅有13.57%的程序员在这个行业坚持了十年以上。

    这是猎聘网给出的最近五年(2015年~2019年)的一份大数据。这也反映出35岁以上还活跃在一线的程序员极少。

    一组数据显示,随着程序员到达一定年龄段后,平均月薪或呈现递增态势。2019年,30岁~35岁的程序员的薪资接近2万元;40岁~45岁的从业者月薪突破3万元,45岁之后,月薪达到峰值32320元。但40岁之后,薪资增幅逐渐放缓。

    相较于其他大多数行业,程序员的工资水平较为突出。

    根据猎聘网数据,2019年,全国互联网行业程序员平均月薪18153元,高于全国全行业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17153元。

    但是,新人对此早已虎视眈眈。从全国互联网行业程序员的年龄分布来看,90后已成为程序员行业的主力军,占比超70%。其中,25岁~30岁的从业者占比最多。

    在组数据的背后,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水大鱼大”的市场,养活了大量经济个体以及程序员。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站数量518万个。

    程序员的群体数量也正在攀升。仅软件开发人员,全球市场存量就达到了千万量级,而且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根据埃文斯数据公司2019年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共有2300万名软件开发人员,预计到2019年底,将达到2640万人,而到了2023年,或将达到2770万人,其中,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到2023年将占6%至8%)。

    可是,程序员市场的人才结构是非均衡分布的金字塔型,一般水平程序员很多,高水平程序员不足。

    目前,程序员的供给数量大幅增加。各大高校普遍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另外,民间如春笋般兴起了各种程序员培训班。

    从学历上来看,本科以下(含本科)的程序员搭牢了该群体的金字塔底部。

    猎聘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本科以下(含本科)的程序员比例分别为83.3%、84.2%、82.1%、79.4%及82.3%。而硕士、MBA/EMBA、博士&博士后学历的程序员总比例不足20%。

    “招聘时会筛选学历,这实际上构成了程序员的护城河。”何熙说,即便半路出家的程序员很多,但99%进入不到行业的升职渠道,可能做个一年半载就转行。

    “你自学是否能满足专业需求?你的英语水平是否能达到全英文工作?(达不到的这部分)不会纳入我们的竞争市场,基本直接PASS掉。”何熙说。

    程序员市场的结构性过剩还伴随互联网技术更迭引发的需求变化。受访程序员大多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红利衰退期导致整体待遇增速停滞,曾经“万人难求”的岗位热度退潮。

    多位程序员表示,自从2017年开始,程序员工资基本就没有增长。

    猎聘网数据显示,2018年及2019年,30岁~40岁程序员平均年薪维持在25万元左右,增长迟缓。

    “2016年、2017年的算法、大数据比较火。之前人工智能这一块也比较缺,现在都不怎么缺了,因为整个形势不行。”何熙说,包括现在做APP、做安卓或者苹果系统的程序员需求都不如过往。而在移动互联网人潮鼎沸之时,这类程序员是“白马股”,享受高估值和高溢价。

    根据猎聘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做安卓系统程序员的需求仅有1.34%。需求占比最高的前三位职能是Java、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移动开发工程师,分别为13.15%、9.46%、5.77%,均为移动互联网的通用基础层。

    还有资本退潮挤出水分的因素。2015年,资本市场火热,诱发了初创科技公司估值提升。但风潮过后,创投、风投对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变得更为谨慎,后者的经济核算也更为理性,包括对程序员成本的预估。

    “靠一张PPT或者一个APP就想融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何熙说,资本更关注成本、现金流、获客成本这类通用的商业常识。

    未来出路:除了学习 别无他法

    新人步步紧逼,互联网技术推陈出新,任何年龄段的程序员都需要足够的实力活下来,市场竞争是最公平的制度。

    互联网也存在经济周期,有高峰,有低谷,有创新不足,有泡沫过剩……企业、个体、企业家都要面临可能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2001年的互联网冬天,丁磊一度想要卖掉网易,孙正义的软银公司旗下互联网公司市值缩水超过七成;网宿科技股价曾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一哥,如今的股价已不及巅峰期零头;中青宝曾成长为创业板翘楚,如今股价不及辉煌时的五分之一……

    时代变迁迅速,中年程序员生于社会变革时代,可当他们开始活跃时,互联网的发展已呈鼎沸之势。当他们老去时,互联网已迈入更高阶的形态。

    技术的变革力量会加重程序员的危机感,摆脱路径依赖则十分关键。有程序员说:“如果程序员现在依旧死抱着3G无线通信基带模块,结局显而易见。”

    保持学习是上述受访程序员达成的共识,观念和思维的进步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路径。一家成都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反问道:“你们记者不追热点,不学习,难道不会被淘汰?”

    “因为你们是在当下人心浮动、普遍追求短期利益的社会中,能够静下心来读书,能够独立思考,能够虚心求知的一群人。不论你目前社会地位如何、生活状况如何,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上一层楼。这种原动力,是中国在过去40多年里能够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老杨头”最近在读吴军的《态度》、《见识》、《格局》三本书,他觉得,这是鼓舞中年程序员的文字力量。

    “在公司是学习和锻炼自己,离开也能去更好的地方。30岁、40岁对大家来说,只是面对的压力有所不同,只是人生阶段有所不同。”上述科技公司创始人进行了总结。对此,何熙补充道,中年程序员也有人脉资源、经验阅历的比较优势。

    敲代码写程序能体会到逻辑思维的乐趣,可以看着一个个产品从自己手里搭建起骨架,常常会在思维碰撞时灵光一现,何熙笑着说,程序员还是蛮有趣的。

    制图:刘国梅

    (实习生李思远对本文亦有贡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10后心仪职业?35岁以上就得走人? 一文看懂程序员的真实就业图景

    下一篇

    巴西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503例,累计125218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