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战“疫”实录丨与李兰娟并肩作战的人:从“合影粉丝”到“给力战友”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3-16 21:50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淑敏透露,商丘团队里不少人把李兰娟院士当作“偶像”、“女神”,对她充满敬意。来武汉前,大家也都没想过会见到她本人。但不曾想,他们的任务就包括对接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国家医疗队。

    每经记者 滑昂 余蕊均    每经编辑 魏官红    

    “我接到的这个(电话)通知就三句话。问我不是河南第11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韩传恩,告诉我任务是对接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4支医疗队,以及和谁对接。”

    韩传恩是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2月21日,他带领来自商丘、周口、鹤壁共26家医院的174名队员组成的医疗队抵达武汉时,原本的任务是成建制接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一个病区。但不曾想,两天后的一通电话将这支医疗队派到了22公里以外的地方。

    “对接的4支队伍中有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国家医疗队。”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淑敏是医疗队中最先得知更换任务的队员之一。“当时院长血压迅速就升了起来,我们马上重新开会。”

    韩传恩拨通了李兰娟院士的电话,“李院士问我们的队伍里有没有从事血液透析的护士,有没有从事重症救治的医生,我说都有。”得到肯定回答后,李兰娟当即让韩传恩带队进行对接。来自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2名医生、30名护士,迅速准备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5号楼CCU(心脏重症监护)病区救治危重症患者。

    即兴奋又倍感压力,王淑敏来武汉后第一次失眠了。

    当任务突然升级

    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以下简称省人民医院东院区),是一座2013年才建成开诊的“新医院”,直通医院的地铁2号线南延线,2019年2月才开通。而当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座略显偏僻的医院,在2020年1月底整体转为定点医院,提供800张床位用于收治重症患者。

    3月9号,王淑敏脚步轻快地带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地下通道进入省人民医院东院区5号楼。“可千万别走错了,错了就是污染区。”半个月的工作,这位护士长已经把省人民东院区当成了“主场”。

    护士长王淑敏与护士李静,使用手机沟通隔离病房内外信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曹炳梵 摄

    初到武汉,王淑敏以为自己要去方舱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去的是方舱,而我们是市级医院。”

    但医疗队队长韩传恩是有备而来,在所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递交请战术的医护人员中,他将重症医学科骨干悉数编入医疗队,几乎是将本院ICU团队“平移”到了武汉。

    可即便是对接省人民医院东院区的4支医疗队,韩传恩也没舍得将自己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人员分散开。全部ICU团队人员都被安排进了5号楼CCU病区。“只有我们组成一个团队,才能发挥战斗力。”

    主治医师张辉,已经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了十年。虽然嘴上说着不管去哪里支援,都坚决服从安排,但一句“感觉来到这儿更对口一点,干的活更得心应手一点”暴露了自己的欣喜。

    在5号楼CCU病区,李兰娟领衔树兰(杭州)医院医疗队、新疆医疗队以及省人民医院东院区医护人员,在病区开放后一刻不停地奋战在救治危重症病患的一线。河南医疗队的加入,终于让他们能够歇口气。

    “商丘老师”有绝活

    省人民医院东院区5号楼CCU病房只有8张床位,但收治的患者皆为“重症中的重症”。河南医疗队到来之前,李兰娟团队已在该病区应用“四抗二平衡”治疗理念。

    “四抗二平衡”理念,是李兰娟团队应对H7N9疫情时总结出的一套治疗方案。“四抗”指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二平衡”则为水电解酸碱平衡与微生态平衡。此外,李兰娟团队“人工肝”技术,也被应用于救治这一病区的急危重症患者。

    同行的新理念新技术,以及8张病床上危重症患者瞬息变化的病情,仿佛给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团队来了个下马威。

    来自商丘的医护人员与树兰(杭州)医院团队人员,一同为重症患者进行床旁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进入病区的第一天,早上8点,商丘团队副主任医师杨林与张辉在接班后,发现一名患者虽然已经上了呼吸机,但血氧饱和度一直在往下掉,“这个情况不纠正的话,病人随时都可能心脏停跳”。

    杨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商丘团队进入病区的第一天,有大量工作需要磨合、交接,抢救工作仍以病区内原有人员为主。“但整个医院(省人民医院东院区)的全部机构都被打乱了,他们的胸外科医生可能也到了一线,而这个胸腔闭式引流术严格来说,要胸外科医生来做。”

    在报告给病区后,杨林、张辉决定立即为这名患者实施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只算是床旁的一个“小操作”,但在隔离病区内做任何有创操作,都是有风险的。“当时尽管是三级防护,但没有正压呼吸头套。”张辉介绍称,手术只进行了20分钟,但加上前后工作,两人已经在高浓度病毒环境暴露超过40分钟,结束手术后需要立即消毒洗澡。

    “他(杨林)还没洗完澡,这边又有气管插管工作。上台的时候,新疆和浙江团队的护士长都在,他们其实对我们了解不深,告诉我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插不进去,时间过长,病人很快会不行的,我说我准备好了。”张辉一次就插管成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杨林、张辉二人再一次消毒完毕后,便迎来了一次参与全院会诊的机会。

    “一位病人突发状况,氧合非常差,当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的一位主任说他带来了一个技术,但只有理论,在现场问有没有学ECMO的?我说我和杨林会。”两人请缨“参战”。

    这项被称为“mini ECMO”的技术,通过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设备的泵驱动串联膜肺,让血液经膜肺氧合,既降低了膜肺成本,对血流速度要求也相对更低,此番尝试尚属首次。

    杨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机器一运转起来,立马就能看到,从静脉出来的血通过这个膜以后变成粉红色,说明血里面的氧流量变高了。但正当他们准备松口气时,线路连接处漏了,血液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如此危急关头,怎么办?杨林不想放弃。此时一旦停机,血液将全部凝固,整个系统会被全部破坏,更重要的是,管路里的血回输不进去,会对病人造成严重损伤。

    “我想起以前做儿童手术的时候,我说赶紧拿两个扎带,我扎了一个以后,渗血减少了,有效果,但是还不稳定,我又扎了一个,主任说你这个办法好,总算把问题克服了,后来整个过程还算顺利。”

    张辉感慨道:“这一天(状况)很棘手,基本上就没闲着。”

    根据王淑敏回忆,“商丘老师”的称呼也在这一天后被叫开。“这里叫商丘老师看一下,那里也叫商丘老师帮一下。”

    来自商丘的医护人员与树兰(杭州)医院团队人员一同讨论患者病情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朱梦飞,也对自己的两位新战友杨林、张辉给予肯定,他带领二人进行“人工肝”基本操作时,“穿着这么厚重的防护服,要在密不透风的情况下完成,同时还是在没有超声的情况下一针见血,技术是很精湛的。”

    回母校和“偶像”一起战斗

    在这批河南“援军”中,55岁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介入科主任李艳丽,原本是一位“候补”人员,没有一线任务。“武汉大学是我的母校,有一种感情在这里面。”当自己的校友们冲上一线时,她告诉自己,“你在这里,就有可能发挥作用,不在这里,别人也不会去找你。”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李艳丽科室在商丘长期开展的项目。CCU病区会诊时,李艳丽主动请缨,完成了病区的第一例气管镜检查。“有一位病人的情况比较严重,用药效果不是很好,我们就想做个气管镜,然后盥洗,弄清楚到底是哪个菌感染的。”李艳丽介绍道。

    但这个轻描淡写的操作在护士长王淑敏看来,“心都悬起来了”。“你不知道我有多担心,李主任年龄偏大一些,我一点一点给她穿防护服,戴正压头套时,她告诉我视线会受影响,但我还是建议她戴上。”

    “但我后来再去看时,她真的是没带。但好在咱们4家医疗队的科主任、护士长全都在里面,是非常重视的,毕竟是第一例。”王淑敏回忆道。

    “来了一支很精干的力量,大家很快就磨合好了。”树兰(杭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园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王淑敏透露,商丘团队里不少人把张园园经常能够见到的李兰娟院士,当做“偶像”、“女神”,对她充满敬意。来武汉前,大家也都没想过会见到她本人。

    2月24日下午,李兰娟专程为这批河南医疗队队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包括“人工肝”技术、“四抗二平衡”理念、甚至是穿脱防护服以及当时的第五版诊疗指南等,为他们理解、掌握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划重点”。

    这样的场面堪比“明星见面会”。培训前夕,当所有人都上前与李兰娟合影时,护士李静却悄悄躲了起来。“我问她,你不是想抱抱李奶奶吗?她告诉我,自己不敢走近李院士,只想远远道一声祝福”。王淑敏后来帮助李静,将写好的祝福卡片通过树兰(杭州)医院团队转交给了李兰娟。

    护士李静在隔离病房内监测重症患者身体体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曹炳梵 摄

    “现在武汉集结了200多支队伍,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把自己最好的医生护士都带来了;我们在这里不是主力军,但一定会配合好主力,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韩传恩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向记者强调这句话。

    但护士长王淑敏印象最深的,是医疗队出发时韩传恩在大巴车上讲的一段话。

    “他说,我们很多队员都跟他的孩子差不多大,他就像带着自己孩子出征,要把我们平平安安带出去,也要平平安安带回来,一个都不能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股恢复交易后,道指、纳指跌幅扩大至近12%

    下一篇

    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收窄至10%以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