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赚慢钱”时代,公益金融发展或迎小阳春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0-24 21:20

    在投资者长期收益预期普遍降低的大环境下,公益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能适应环境,或转劣势为优势,可能迎来发展的“正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

    每经记者 唐如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公益金融是一种区别于是传统金融模式的新型投资及财富管理方式,它注重产生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福祉,例如,提升环境质量、帮助残障人士就业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家族财富的增长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公益金融在开始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机构所关注。

    昨日(10月23日),一场由如是金融研究院和顺德区双创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联合举办,以“双创新时代·公益新金融”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上,多位来自投资界的权威人士和基金会双创项目创业者分享了个人观点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著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益金融并非一个完全新兴的概念。与传统金融业态相比,由于其在践行的过程中要将公益性、低回报、低风险三者相结合,因此难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期。但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资产泡沫的退潮,在投资者长期收益预期普遍降低的大环境下,公益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能适应环境,或转劣势为优势,可能迎来发展的“正当时”。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赚慢钱”时代,劣势或变优势

    虽然,公益金融在国际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理念。从概念上来说,我国近几年大力倡导的“普惠金融”概念和全世界范围内均受到广泛关注的ESG投资等概念,都属于公益金融的子概念。

    如是金融研究院即指出,公益金融既有别于传统慈善,也有别于传统金融。一方面其既追求一定的经济回报,也注重社会福祉;另一方面,公益金融机构除了向被投资者提供资金外,同时还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保证所投项目或人员长期经济社会价值的实现。

    除理念“较新”外,事实上公益金融在我国的落地与发展亦较为缓慢。对此,管清友表示,公益金融在践行的过程中要将公益性、低回报、低风险三者相结合,“这确实比较难,很多机构也仍在探索之中”;与此同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金融机构追求的都是“高杠杆、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如此,公益金融的低收益一定程度上亦是其发展的劣势。

    不过2016年以来,我国开始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大出清”,金融资产泡沫相继褪去,在投资者对长期收益预期普遍降低的大环境下,公益金融反而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

    “我们已经从过去‘赚快钱’的时代到了‘赚慢钱’的时代,那公益金融其实就是赚慢钱,因此它可以更适应当下的环境。而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我们对市场投资回报率预期都偏低的情况下,公益金融的低收益劣势反而可能成为优势,因为它更稳妥、更强调社会价值。”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机构、业态探索不断

    虽然,“赚慢钱”的时代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益金融的发展。但作为舶来品,其无论是践行机构、金融业态、还是产品均属于发展的初期,仍有待整个行业去探索、完善。

    管清友就认为,从公益性和低收益的角度考虑,传统金融机构并非最适合践行公益金融的主力军,其更追求投资的商业回报和适度风险。相比之下,政策性银行、公益信托、公益基金等则更具备践行公益金融的“基因”,“很多非传统的金融机构一直在探索”。

    顺德创新创业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叶韵琦就表示,目前,其所在基金也在双创领域积极探索价值投资、影响力投资。未来基金会会继续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培养社会责任观,二是资本发展推荐科技发展。

    对于公益金融在双创领域的投资,英博风华投资基金CEO冯志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表示,低风险、低收益还要支持创投项目,这几乎是在维持一个“不可能三角”,“双创一定是高风险的项目”。如此,像基金会一样的机构应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投资模型,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等方式确保资金、资本的补充才能维持基金的稳定发展。此外,基金还可选择合适的GP把钱配置出去,让专业人解决专业问题。

    原中信集团消费基金执行董事陈禹则建议,像基金会一样的机构,一定要把基金扶植双创的年轻人创业,变成一个就是利用资本的纽带去建立企业的网络,甚至说资源的网络,嫁接到年轻人身上。这样才能使他们成长,然后才能使基金成长。

    从业态上来看,公益金融业态亦颇为丰富,公益创投基金,慈善信托、小额信贷、互联网众筹、社会影响力债券投资等均为公益金融的实践方式。具体哪一种业态更适合在我国落地,在场专家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管清友向记者指出,在当下公益金融发展的初期,很多的产品、业态都值得机构去探索。“不论是绿色债券、社会影响力债券投资等都可以探索,但本质是要将公益性、收益和风险匹配好。”

    德福资本执行副总裁易琳表示,公益基金对地方经济、地方企业发展帮助非常大。所以地方政府、基金应相互合作,使金融和产业完美结合,资本助力产业,为不同企业赋予不同能量。

    而对于公益金融在双创项目上应倾斜的领域,管清友强调,在金融扶贫、以及支持科学家创业等都是公益金融大有可为的领域,“比如说支持一些关键领域的科学家,在产业链的上方支持科技研发而非成果转化等,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政策作用:监管+鼓励

    值得注意的是,公益金融业态和产品的成熟需要各类机构自身的不断探索。但其整体健康有序的发展更离不开政策的指引。如是金融研究院即指出,当下公益金融的发展既需要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需要政策对创新的鼓励。

    具体而言,如是金融研究院建议,一方面由于公益金融概念较新,目前国内的公益金融业态少,一些公益金融新业态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

    目前,虽然公益金融监管开始受到国家重视,体系逐渐完善,但监管范围局限在传统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信托等业态。但更多新兴的公益金融品亟待被纳入监管之中。例如,一些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本意是集公众之力帮助弱势群体,却经常被用于并不必要的筹资。而在整个过程中,筹款平台并没有权力和资格对于筹款人的真实情况、财产、筹款额度是否属实进行深入核查。这即需要有关部门深化公益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在业态上完善、在手段上丰富、在执法权上有更加清晰明确的划分,完善健康的监管体系才可以保证公益金融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同样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国内公益金融业态少、市场对其理解普遍较为浅薄,发展路线较为单一。公众对公益金融的认知多数局限于慈善、扶贫、普惠金融等概念。

    而事实上,公益金融包括诸多概念、诸多业态,不应局限于上文所述的几个简单概念中。对于从业者应发散思维、全面拥抱公益金融业态创新、产品创新,让公益金融不仅在一个方向越走越远,更要在多个方向均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未来可以运用“公益+信托”“公益+保险”“公益+创投”“公益+信贷”等多种金融手段,鼓励更多专业金融机构参与公益金融产品研发和管理,让公益金融真正实现经济回报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平衡。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一边是减持,一边是回购,歌尔股份收深交所关注函

    下一篇

    长航凤凰前三季度净利润减少超五成 南烨集团方再现增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