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孙桐桐 每经编辑 段思瑶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时隔一年,汽车圈“老将”丁磊携造车新势力华人运通又带来一场烧脑的发布会。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华人运通正式发布了首款量产定型车“高合HiPhi 1”,同时也将“高合”定为旗下纯电高端车子品牌。
不过,在造车新势力中,华人运通的量产车有点姗姗来迟。目前,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已相继交付首款量产车并开始新一轮产品投放。同时,特斯拉即将在今年底量产,宝马、奔驰等跨国车企也将加快导入电动车的步伐,在此背景下,迟来的华人运通是否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分得一杯羹?
量产是关键
尽管在速度上落后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但华人运通底气十足。
“奔驰诞生三十年后,宝马才出现,通用成立三十年后才出现了丰田。这个市场永远需要好的产品和好的品牌,我们打造的产品已经完全与传统车不同。” 华人运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造车新势力中,华人运通聚集了一支吸粉力较强的“明星团队”。前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通用总经理丁磊,前通用中国CEO墨斐、前凯迪拉克中国负责人陈威旭、前捷豹路虎集团技术高管马克……
这支团队深谙差异化竞争的道理。“从一开始,整个团队就集思广益,研究怎样才能创造出一台不同的车。”华人运通COO陈威旭认为,只有成为汽车界的iPhone,创造新品类才能引领行业。
按照这一逻辑,高合HiPhi 1 被冠以“智能汽车新品类”之名。在丁磊看来,“智能汽车”应该包含三个要素: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连接更广阔的世界;能提供开放的平台,创造更丰富的场景;可持续的学习,进化成更高阶的智慧。
高合HiPhi 1在智能化方面也的确花了心思:可编程智能交互投影大灯、ISD智能交互显示系统、9屏联动交互设计、全车部署超过500个传感器、标配5G+V2X等功能试图提高人与车互动的体验。在自动驾驶方面,高合HiPhi 1搭载的5大双冗余系统,包括感知冗余、通讯冗余、制动冗余、电源冗余和转向冗余,试图让L3及更高阶自动驾驶运行更安全、更可靠。
不过,“量产定型车”距真正量产并投入市场还有一段距离。真正推向量产的车型还要通过安全性、可靠性、法律法规允许等多道门槛。
“技术上可以实现量产,同时还有优化的可能性。进行量产时也会考虑国家的相应法规,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丁磊透露,高合HiPhi 1将在明年下半年试生产,后年上半年正式生产。
下一步:车路协同
推出智能汽车只是华人运通的第一步,丁磊正在布更大的局。
去年10月,在华人运通第一次大型发布会上,丁磊阐述了华人运通的“三智战略”,即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宏大的目标让赞许和质疑接踵而来。
“三智战略”确实和其他造车新势力有着明显差异,也展现了华人运通的勃勃野心。据了解,在智捷交通方面,华人运通在盐城打造的全球首条车路协同“智路”示范项目已在运行,并将继续打造二期工程。
华人运通认为,在盐城的这条路上,只要通讯协议一致,可以实现所有车型的车路协同。但目前来看,通讯协议一致难度较大。对此,华人运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车辆可以通过安装华人运通的车载通讯单元,来实现车路协同,并受控制中心管理,可以使交通运行更高效、安全。
“这条路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场景模拟,安全且能模拟尽可能多的场景。此外,这条路也模拟了今后智能交通管理的方向。”丁磊向记者透露,今年9月,工信部关于“智能交通车路协同的标准制定大会”举办地就定在盐城,“智路”成为吸引要素之一。除了盐城的“智路”示范项目,华人运通还计划在上海临港做进一步探索。
“自动驾驶未来发展的方向除了单车智能以外,一定是走向车路协同,与环境互动。华人运通所倡导的车路协同是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丁磊表示。
不过,车路协同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行业、政府部门等协同合作,仅凭几家企业的力量难以企及。这也是华人运通发布“三智战略”以来遭受质疑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理念不是造城修路,而是通过车的研发、路的研发和城市管理等技术来贯通。”丁磊强调,大面积推广车路协同,不可能由华人运通一家或几家企业来做。
在丁磊看来,华人运通也并不期望短期内做成一个大系统。“但是,至少我们推动了智能汽车的开发,我们开发的车是真正面向未来的。”丁磊向记者表示,“现在车路协同的难点在于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如果有这样的标准,每一条道路的智慧化就会非常快。”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