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孙桐桐 每经编辑 张北
图片来源:东方IC
FCA、雷诺,两家在造车轨道上原本平行行驶的车企,正在谋划一场合并大戏。如果合并成功,菲亚特前CEO马尔乔内多年的愿望也将实现。
5月27日,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发表声明称,已向法国雷诺集团提出一项“革命性的合并”提议,合并公司将由FCA股东和雷诺汽车股东各持股50%。向雷诺抛出橄榄枝后,FCA自封合并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年销量超过870万辆。
FCA发表声明后,雷诺立刻回应已经收到合并提案,并召开董事会进行讨论。数小时后,雷诺发表声明称:“愿意积极探索这一商业组合机会。”关于这一议题的讨论结果,雷诺将根据有关法规,在适当时候对外界公布。
对于与FCA的合并计划,雷诺中国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不做任何评论。
“预计FCA与雷诺合并后会进行战略性调整和‘瘦身’,集中优势资源用在刀刃上。至于能否取得成效,三年后见分晓。”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在来看,双方合并不会对中国市场造成影响。
抱团取暖
2018年,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市场遭遇28年来首次负增长。不只是国内,全球汽车行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都感受到了市场下行压力。
美国咨询公司HIS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汽车产销量下跌约7%,中国、美国、欧洲这全球三大汽车市场销量齐跌。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下,车企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
图片来源:东方IC
同样,FCA和雷诺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FCA 2019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约为245亿欧元,同比下降5%;息税前利润10.7亿欧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雷诺集团2019年一季报显示,受汇率下跌和2018年退出伊朗市场的影响,雷诺销量同比下降5.6%,营收下跌4.8%。
随着市场下行压力逐步增大,全球车企们也将“降本增效”视为关乎生死的头等大事。为了抵御市场寒冬,FCA与雷诺都在寻求 “抱团取暖”。
“传统国际汽车集团面临转型压力,受压之下无奈选择抱团取暖,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FCA在声明中也表示,这次合作将在现有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协同效应基础上,每年还可再帮助削减50亿欧元以上成本,且双方都不需要关闭工厂。《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提及,至合并消息公布前,FCA和雷诺至少已在一些领域达成共识,比如共享技术、知识产权、供应链和工厂以共同开发和制造汽车。
各取所需
FCA与雷诺寻求合并背后,是各取所需。
从FCA在全球各个市场的利润贡献来看,其在北美的RAM皮卡业务和Jeep品牌业务利润丰厚,但由于美国汽车市场日趋疲软,盈利空间遭不断挤压。此外,FCA在欧洲由于很难满足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要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相比之下,雷诺目前近一半的销量都来自欧洲市场,且在俄罗斯、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都有布局。此外,雷诺布局电动化业务较早,推出过多款纯电动车型,在欧洲汽车制造商中处于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东方IC
双方合作后,雷诺可以借助FCA的渠道进入北美市场,FCA可以借助雷诺的资源增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力。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雷诺也有望与FCA共享,共同应对欧盟严格的排放标准。
FCA在合并提案中提及,双方合并后,将在包括电动化、自动驾驶在内的关键技术领域合作,产品覆盖电动汽车、豪华车、SUV、皮卡、轻型商务车等关键细分领域。
“FCA与雷诺合并只是暂时缓解两个联盟各自的困境,包括资金、成本等问题。因为‘戈恩事件’后,雷诺-日产联盟已经貌合神离,日产努力挣脱束缚寻求独立。”曹鹤认为,近两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的雷诺,并不想丢掉日产这块“肥肉”,另外目前菲亚特也不具备实力承接克莱斯勒。
如意算盘很难打响
FCA与雷诺寻求合并,已经由来已久。
多年来,马尔乔内和雷诺-日产联盟前负责人戈恩都曾倡导汽车行业的整合。马尔乔内曾表示,汽车制造商每周浪费20亿欧元用于重复投资,而这些投资本来可以共同分担。
按照FCA的说法,双方实现合并后,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2018年,FCA与雷诺集团的全球总销量约为870万辆,超过了现代汽车集团(740万辆)和通用汽车(840万辆)。去年,全球最大的两家车企大众集团和丰田汽车的销量均超过1000万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也达到了这一水平。
不过,在这段“联姻”中,FCA和雷诺注定是一对“磨难夫妻”,如意算盘可没那么容易打响。
“双方合作后,下一步就是要找到1+1>2的优势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两家可能会丢掉弱势业务,比如一些做不下去的品牌可能会卖掉或是退出市场。”在曹鹤看来,如果双方从实业上,能够大刀阔斧地改革,并有效整合资源优势,或许会有所成效,留给它们的机会不多了。
有分析认为,今后10-20年,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处在重构的状态,而菲亚特、克莱斯勒和雷诺这三大品牌分别位于意大利、美国和法国三地,文化环境不同,特别是法律环境差异较大,这给大刀阔斧地改革和“瘦身”带来一定阻碍,比如选择放弃谁家的品牌时,很可能将受到来自各国政府和法律的不同压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