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快递小哥的“西漂”梦……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5-27 17:03

    每经记者 高湘山    每经编辑 王朋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好端端的毕业季,向来对他青睐有加的老师却发了火……转眼近一年,杨凯每每想起当时情景,唏嘘总是难免。

    粉巷君(ID:nbdfxcj)见到他时,正蹲在堆积如山的货物里,用手中的“大头笔”,埋头给每一件“小兵”标着记号。

    工作不到一年的95后,做上了京东物流的营业部站长助理,手底下管着17个快递小哥。

    不大不小也是个领导,但在老师眼里,他的择业观还是“太幼稚”,这是当时毕业“争执”的导火索。而最要好的朋友,对他留在西安做快递小哥的选择,也是“大泼冷水”……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同期毕业的不少同学,纷纷北上或南下,在大城市里追寻梦想;也有如杨凯一般选择留下的,但并不多。

    日升月落间,城市的每一天又是那般不同。

    年轻的生力军们,逐渐扛起一方天地,燃起这座城市发展的星火力量。

    “杨凯”们憋着气、较着劲,努力证明着自己。如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西漂”!

    01

    站点的一位小姑娘,带着粉巷君找到了杨凯。

    仓库里面,如果不是工作服颜色醒目,一眼扫过去,还真不易发现。

    小伙高高瘦瘦,留着时下不多见的复古发型,类似当年黄家驹那款,初看腼腆,青稚的学生气尚未褪去。

    城市有万千场景,置身此地,放眼望去,一群刚步入社会的小年轻,匆匆忙忙,挥洒汗水,你大概很难不想起自己刚毕业的情景。

    来的时候,已经听说,杨凯自小至大,一直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学业上从未让老师和家长操心过。高考也是毫无悬念,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公路交通界的“黄埔军校”。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他所就读的交通运输,据说是该校几大王牌专业之一。

    对于这位学生,老师们很是喜爱,只是没想到,他会在毕业之际选择“叛逆”——事实上,该专业在公路管理、国有客运等体制单位颇受欢迎,而且毕业生多就业于南方地区。

    当老师问及杨凯的毕业打算,一句“就在西安发展”,把平日里温和近人的老师气得够呛。

    其实,老师的想法不无道理。

    与北上广相比,留在西安,可能多认为不是好选择,“老师说我太幼稚了,不能拿地域把自己限制那么死。留在西安对以后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最要好的朋友也来劝他,应该去其它城市看一看,可能更有作为。

    但杨凯并非一时脑热。在大四上半学期,他就通过秋季校招,收到了西安京东物流的Offer。

    毕业班里聚餐,几个与杨凯一样选择“西漂”的同学,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我们可能就是求安逸。”说起当时的这个决定,杨凯一脸狡黠。

    不过,这话说完,一旁的小姑娘露出了“鄙视”神情……

    02

    其实并不安逸。

    与杨凯的聊天,都是在他的工作间隙完成的。

    此前半年轮岗结束,他被调任至西安北郊的一个站点,担任站长助理。坐镇300平米的仓库,统筹日常运营的细枝末节。

    无论是数据监控的异常处理,还是十余人的工作统筹,都是他的工作。作为京东物流在西安的一个大站,每天经他手的快件,始终保持在2000单左右。

    毕业将近一年,不少同学西装革履出入写字楼。

    杨凯的“战场”不小,但委实寒酸——红砖、水泥相间搭起的仓库,还有堆积如山的包裹,就是他的世界,“我们这地方偏,下班途中,感觉像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端午将近,这里每天货量增加了五六百件,杨凯和同事们压力陡增。

    于是,配送员难免有些情绪。

    杨凯几次接起电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什么问题跟我说”。面对一群小哥哥小姐姐们,杨凯稚嫩的眉宇间,又透出些许老练……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一个人认真的样子。

    不过要跟他说上一句完整的话,确实费劲。

    短短一会,杂乱无章的上百件货物,在他来回走动之间,已是有序地纵列排开。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说起“西漂”,在杨凯看来,并不意味着只是吃苦。

    杨凯与几个留在西安的同学,如今干得不错。

    “当时我们也考虑过去外地发展,后来转了一圈,发现西安本地的机遇就不少。”一不小心“说漏”嘴的他,索性敞开了话题:“随着来西安的公司越来越多,好的岗位也蛮多的,再说这里的生活成本,可比北上广低多了。”

    在距站点不远的地方,杨凯租了个房子,每个月1500块租金。骑着小电驴,往返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

    前段时间,他跟北京一位同学聊天,对方诉苦,每天光花在路上的通勤时间就四五个小时……

    03

    如今西安越来越多的“西漂”,又何尝不是这座城市的希望!

    曾经,一个“废”字,入木三分,将西安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形态刻画而出。

    西安厚重历史文化的沉淀,开始让人有了别样的解读——无关于商业繁华、流光溢彩,这只是一座日渐衰老的“残垣旧城”……

    尽管,西安坐拥着众多高校、数以百万级的年轻学子。但年轻与活力,并不是西安的专属标签。

    杨凯老师的“生气”,或许是对这种精气神长期缺失的下意识反应。

    做一名“西漂”,确实需要勇气。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不过,对于一座城市的变化,“杨凯们”有着敏锐的触觉。

    他们看重平台与机遇,有能力也不乏主见,既拥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也甘愿投身一线沉淀积累。

    显然,如今的西安,正在给这些“西漂”们更为积极的反馈。

    至少,杨凯老师所担忧的“机遇”问题,如今正在加速解决——官方在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上,所展示出的决心是过去多年少有的。

    诸多行业巨头,纷纷接下了西安抛出的橄榄枝。

    西安这锅早该沸腾起来的水,终于烧开了。

    “废都”不废,不再是无谓争辩,而是顺应改变发生。

     

    ▲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企业与人才的相互融合中,流动经济的池水被激活,城市发展的活力与激情也在不断深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西安,选择来到西安,无论是夜市摊主帅府,公交女司机王杜艳,又或者保修工程师郭潇……

    这座城市每一个有机构成的岗位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更为主动、更为普遍的改变,正在随处发生。

    听杨凯说,有个“沪漂”同学,其所在企业去年在西安布局了新项目。这位同学最近正在申请,希望可以回来,跟他一起做个“西漂”……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高苗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小强快讯: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下一篇

    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工作正式启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