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074.04亿元,同比增长20.6%,在五大上市险企中盈利最多;新华保险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22亿元,同比增长47.2%,在五大上市险企中增速最高。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姚祥云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中国人寿年报的发布,A股五大上市险企的年报均已出炉。总体来看,五大上市险企2018年度业绩整体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8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1.9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相当于日赚约4.3亿元。
从各公司披露的数据上看,即使2018年多数公司都过得比较艰难,但五大上市保险公司依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从5家上市险企整体利润来源来看,除中国人保之外,寿险业务仍是上市险企的核心利润来源。
不同于2017年上市险企的净利润普遍收获同比涨幅,2018年的上市险企过得较为艰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A股五大上市险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和与去年持平,并未出现大幅增长。不过具体到单个公司,情况又各不相同。
从绝对额来看,走综合金融路线的中国平安无疑“一骑绝尘”,其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074.04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9.14亿元,财险业务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15亿元,合计高达701.29亿元。
而从增速来看,新华保险业绩增长最为明显。年报显示,2018年新华保险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22亿元,同比增长47.2%。中泰证券分析称,新华保险净利润高增速来自于集约型的规范治理,在准备金对净利润负面影响50亿(重疾调整对于准备金的影响大于折现基准的影响)的背景下仍能实现盈利47%的正增长来自于对费用的严格管理和精细化运作。
不过,2017年业绩高增的中国人寿在2018年却成为五家上市险企中业绩增速最低的。2018年,中国人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95亿元,同比下降64.7%。其在年报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预计,中国人寿2019净利润和NBV增速有望领先同业,中国人寿2019年计提资产减值的压力预计小于同业。公司利润对750天曲线的敏感性较高,准备金少提将对利润有正面贡献,750天曲线于2018年四季度和2019年仍呈上行态势,准备金有望进一步少提。同时,公司2019年开局保费情况良好,预计公司2019年利润表现将优于同业,一季度NBV增幅或达20%左右,也将显著好于其他上市险企。
从5家A股上市险企整体利润来源来看,除中国人保之外,寿险业务仍是上市险企的核心利润来源。
不同的是,在行业保费增长基本持平的背景下,寿险公司靠续期拉动业务增长模式、重点发展保障型业务的战略选择正逐步显示其内在价值。多数公司的银保渠道和趸缴业务都有明显减少,并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大幅压缩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大力发展健康险业务和保障型业务。
年报显示,上市险企的保费结构仍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优化。以新华保险为例,经过彻底转型,续期保费已经成为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的“推动器”,2018年,新华保险续期保费收入958.6亿元,同比增长24.9%,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78.4%,同比提升8.2个百分点。
而中国人寿方面,续期保费达3646.78亿元,同比增长26.6%,占总保费的比重为68.06%,较2017年提升11.79个百分点,续期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同时保障型业务快速发展,特定保障型产品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较2017年提升6.73个百分点。
太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271.2亿元,同比增长1.5%;续期业务增速26.2%,推动全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3%,达到2024.14 亿元;长期保障型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达304.99 亿元,同比增长7.7%,占比提升7.4个百分点达到49.1%。
在行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在2018年下半年同比增长16.9%后,全年实现同比增长7.3%至722.94亿元。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率为43.7%,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率为57.1%,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中长期保障型业务的新业务价值率高达94.7%,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