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资管新规“满月”:新入局者挖人来势汹汹,公募基金如何防守反击?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27 21:12

    5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一个月,《每日经济新闻》聚焦资管新规给公募基金、公募业务和非公募业务带来的冲击。我们将公募基金置身于大资管链条上,纵向横向进行比较,为您解析:资管新规将怎样重塑公募基金行业的格局?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肖鴻月    

    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金融机构纷纷依据资管新规调整规划,只不过措施和程度不尽相同。

    以公募基金为例,多位接受采访的从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其供职机构在部分产品上进行了改动,但业务整体并没有出现大的调整。而另一些机构就不同了,例如银行,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公告设立资管子公司,可谓来势汹汹。

    一方面,资管新规之下,公募基金在净值化管理等方面相比其他机构似乎更有优势;但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对公募分级产品、机构定制产品等都将产生一定影响,还为公募带来了新的竞争者。种种迹象都表明,新的行业格局正在发轫。

    资管新规之下,公募多项优势尽显

    与去年11月份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可以发现,正式的资管新规整体框架没有太大改变,坚持了打破刚兑、去资金池、消除嵌套、严控非标等核心,但在过渡期、老产品续接等方面给予了一定放松。

    受此影响,公募基金的多项优势反而显得突出起来。

    首先,根据资管新规中打破刚性兑付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公允价值原则确定净值的具体规则,需要另行制定;此外,金融机构还应依法计算并披露产品净值,确定申购、赎回价格。

    对此,沪上某中型公募投研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资管新规要求所有资管产品都实行净值化管理,而此前行业里除了公募基金之外,其他机构都无法做到这么全面,甚至很多机构包括系统等都需要重新修改,“这些都是时间成本,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资管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由于公募基金每只产品都是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基金公司也被禁止以任何方式向投资者承诺收益,“公募基金的净值化管理行为准则,对整个行业都具有参考价值”。

    其次,资管新规规定,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已经发行的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募FOF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博时基金余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管新规中的第六、七、八条关于资产管理机构开展业务的总体要求,应该说是对公募基金业的肯定。新规第十一条关于资管机构开展投资的具体要求、第十二条信息披露、第十四条关于独立托管、第十五条关于资管产品分账和独立核算,以及第十六条关于资管产品投资的集中度限制等,都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具体优势。“因为现在只有基金行业的公私募产品才是这样运作的,其他银行、保险及券商等机构,在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问题。”

    上述沪上公募投研人士也指出,由于证券基金的资管运作相对透明与规范,总体而言需要转变的地方不多,主要是进一步严格公私募产品区分管理,继续清理分级基金与嵌套产品,特别是分级产品与定制公募到期之后的退出,“我们公司正在这些方面做相应调整”。

    新竞争者入局,公募基金遭遇“夹击”?

    虽然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但值得注意的是,资管新规的发布也为公募基金带来了直接的竞争者。

    采访中有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资管新规第十条规定,现阶段银行的公募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如发行权益类产品和其他产品须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但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产品除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监管机构肯定了银行发行和管理公募基金的角色。”

    换句话来说,在资管新规下,未来各大资管机构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来参与公募产品的设计与竞争。这对公募基金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业内讨论已久的银行资管子公司设立也开始提速。目前,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已成立相关资产管理公司,还有多家银行的资管子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中。

    记者得到的一份某城商行资管公司设立方案显示,该公司初期经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传统理财业务,即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代理客户投资,主要包括投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等;2、受托资产管理业务;3、投资顾问服务;4、自有资金部分投资业务;5、融资业务;6、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这么一看,与公募基金及其子公司业务也是相当接近了。

    该城商行资管人士坦言,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初衷是,承接资管新规出台以后,对相关表外、资产池业务进行整顿后的业务。“和基金公司相比,产品结构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基金公司更多还是做权益类业务,而当前银行资管公司的产品波动性相对没有那么大,这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此外,二者客户结构也不同,短期内还达不到直接竞争的地步。”

    上述大型商业银行资管人士则表示,长期以来,银行都习惯于把资金委外给公募基金来管理,现在比较大型的银行直接成立了资管公司,而这些公司自己也具备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长期来看,和公募基金肯定是竞争关系”。他还指出,银行资管公司募集理财资金的优势明显,并且现在从基金公司等机构“挖”了一批非常专业的投资经理,显然是公募很强劲的竞争对手。

    “但是有一块业务,银行短期内还触及不到——目前,银行资管子公司主要投的还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而不像公募基金投资比较多的是权益类产品。但未来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改变,到时还是看谁的产品、服务更好,谁的渠道更强,为投资人创造的价值更多,这才是留住客户的关键。”该人士感慨。

    不过公募基金对此似乎并不担心。余军就指出,无论是境内银行系资管公司的设立,还是境外银行、资管机构来设立投资管理机构,都将大幅增加资管行业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应该是良性的,从结果看也将有利于投资者,也有利于资管行业的能力提升。

    “从现实的竞争压力看,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主要是为了承接其现有规模庞大的表内外理财,这对基金行业的冲击可能主要在货币基金方面,对基金公司核心能力的挑战较小。”

    未来走向何方: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某大型公募产品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在产品布局方面,结合资管新规的情况,该公司对货币基金加大了净值型产品的布局,同时对分级基金和保本基金会进行到期转型、处理等;另外会依据监管规定,对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投资比例和范围等进行调整。

    该公司的做法,或许是这个行业在资管新规下进行调整的一个缩影。

    正如余军所言,公募基金行业的优势是相对规范和透明,资管新规对其总体冲击不大。“相对于竞争对手,公募的最大机会应该还是在国内外股债等风险资产的投资定价方面。之前货币基金、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大发展,主要是利率市场化阶段加速,以及监管套利的驱动,监管机构对这些业务的限制与整改,将有助于公募基金行业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

    上述沪上公募投研人士也表示,资管新规虽然对公募基金原有的部分业务进行了限制,例如通道类、非标类业务等,但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指出了一些新方向。例如,对公募基金在核心投资能力、资产配置和分散风险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内部也在讨论,未来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公募基金在主动型产品的品种范围、结构设计、管理和风控水平等方面都必须进行提高和拓展,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化道路。”

    具体说来,首先还是要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强化原有的权益类投资优势。该投研人士就指出,资管新规下,公募FOF产品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基金公司可借机不断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丰富产品投资策略、增强客户黏性,在机构投资者中站好自己的位置。

    另一方面,业务上继续“开疆拓土”。上述大型公募产品部人士表示,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业务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都是未来公募基金进行业务拓展的重要领域;在国际化方面,公募基金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A股与债券市场的市值合计已超过130万亿元,公募基金对这些资产的研究强度,既高于境内其他金融机构,也高于境外的投资同行。把这些资产领域的研究优势转化为合理的投资收益,将是公募最大的业务机会。”余军总结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违约个案不改债市稳健大局 相关制度正在推进完善

    下一篇

    资管新规冲击公募产品:三大类基金面临修改条款以满足规则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