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15万亿元。融和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廖继全表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谁都不能通吃”,“只要能够抓住一些核心企业,能够做的规模就已经很大了。
每经编辑 肖乐
每经记者 肖乐
供应链金融方兴未艾,在政策、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商业银行、电商平台、P2P网贷平台、软件服务商、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各类市场主体纷纷加入到供应链金融的蓝海之中。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15万亿元。
“2016年全国应收账款26万亿元,主板4700家上市公司上下游应收账款6万亿元,保理、P2P、银行、ABS及信托渗透率约为10%。”融和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廖继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谁都不能通吃。”
依托资产信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长久以来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同时,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工具,如商业汇票、银行汇票,使用场景受限,转让难度大。此外,供应链金融的平台、核心企业难以自证清白,导致资金的风控成本居高不下。”廖继全指出。
不过,随着金融科技进步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创新,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痛点正逐步得到解决。中泰证券研报分析指出,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在于企业授信方式的创新,传统模式是将高信用评级企业的信用分享给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新型模式是在产业升级和技术驱动下的基于数据的授信模式。
“传统的信贷模式往往是看企业主体信用,就是财务报表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信用,它的核心就在于资产质押、保险、担保等征信措施。小微企业有着强烈的资金需求,但是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它往往是信用不足的。”廖继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将主体信用转化为资产信用,“所谓资产信用,就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只要确认资产是真实的,就能够对其授信。基于资产信用,可以提供商业保理、保兑仓、订单融资、仓单融资、融资租赁以及商业票据的流通。”廖继全表示。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金融的风控能力,降低业务的综合成本。
“基于大数据进行征信和数据的印证,基于区块链解决信用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效率和真实性问题。”廖继全分析。
据了解,融和科技目前已经搭建了一套包括技术平台、风险控制、决策支持、业务管理在内的云平台系统,对接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商业保理等资金方,以及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物流公司等第三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帮助资金方获客。
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接连出台
近两年来,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鼓励政策接连出台。2016年2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
2017年5月,《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发布,《方案》指出,应收账款是小微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对于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政策鼓励之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市场的竞争之中。银行、电商平台、P2P网贷平台、软件服务商、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都是目前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
以P2P网贷为例,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涉及供应链金融的平台数为126家,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6.53%。2017年全年,P2P网贷平台供应链金融成交量近千亿,为964.15亿元,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总成交量的3.44%。
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则通过搭建第三方平台,将核心企业、商业银行、保理公司、担保公司、征信机构、保理机构、增信机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圈。
廖继全表示,“对于小微企业来讲,它有强烈的资金需求。而小的金融机构获客很难,同时它又缺乏能力去建设这样一个平台。”因此,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市场所需要的。
“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谁都不能通吃。”廖继全说道,“只要能够抓住一些核心企业,能够做的规模就已经很大了。未来我们一定是集团化运作,针对一个行业有一个专业公司,去做深做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6%。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15万亿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