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又被称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被赋予了很高的职业荣誉感。然而调查发现,在医生家长中,却有45%不愿意子女从医,其中14%绝对不希望子女从医。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出医生对薪酬、执业安全、社会美誉度的综合评价。
每经编辑 余冬梅
俗话说得好,三、四线城市有三宝:医生、教师、公务员,这就是这个城市最体面的职业。而“医生”不管在哪座城市,都作为一门“关乎人命”的技术职务,被人尊重。并且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能成为一名医生。
可近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生家长中,却有45%不愿意子女从医,其中14%绝对不希望子女从医。
到底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生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
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都大大超过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
本次调研显示,仅有不到1/4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医师的休息权没有得到保护。医师之所以加班加点与医疗机构诊疗人次逐年增长有关,医师长时间超时工作将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医师协会官网截图
2017年12月29日,英国独立报援引中国媒体报道称,呼吸科疾病专家赵变香在医院昏倒后死亡,医院称其死于蛛网膜下出血(俗称中风),但中风具体原因还不清楚。这位43岁的医生是晋中榆次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同事说她是“工作狂”,把工作放在个人生活之上。据称,她曾向同事表示“太忙了”,没时间休息。
赵变香的同事还表示,她从下午6点开始值夜班,此前(刚下门诊)没有休息,“进入冬季,儿科和呼吸科病人最多,医生们经常忙得下不了班。再加上,这段时间呼吸科里的事情特别多。”
▲图片来源:摄图网
除此之外,据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95.6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201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65.9%。而本次调查显示,虽然医师收入仍然不尽如人意,但“我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已不是医师职业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白皮书显示,
中国医师收入与其社会贡献是不相符合,正高级职称年人均收入刚刚超过10万元,该数据是综合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平均后的结果,这种收入状况与西方国家动辄数十万美元的年收入不可同日而语。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数据显示,
71.6%的医生工资水平低于8000元/月,工资在10000元/月以上的医生占比仅为13.1%。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市内五环的房子大多在7万/平方米以上,作为一项高投入的职业,大部分医生的收入没有跟上物价的涨幅。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截图
医生是不允许犯错的行业,医患关系紧张更会将医生变为高危职业。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医闹”会出现近300万条记录,除了对医生进行威胁、辱骂和摆放花圈等精神和语言攻击之外,更有对医生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
但根据本次白皮书显示,医患关系总体出现了好转:
34%的医师从未经历过暴力伤医事件,而经历过的医师认为,51%是偶尔的语言暴力。而2014年的调查显示,仅有27.14%的医师未遭受过暴力事件。广大医师对政府出台的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的政策措施都给予肯定,但个别地方政府执行不到位。
▲图片来源:摄图网
至于医师是否愿意自己的子女从医这一指标,是最能反映出其对薪酬、执业安全、社会美誉度的综合评价:
2011年不愿意子女从医的比例为78.01%,2014年为64.48%,本次为45%,是历年来最低的。本次调查在是否希望子女从医这一选题上,33%的医师都非常希望和希望子女从医,31%的医师不太希望子女从医,14%的医师绝对不希望子女从医,另22%的医师选择了不干涉。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认为,医师执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希望继续推动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形成,特别是地方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医师合法收入,改善执业环境,让医师更有获得感。
(注:白皮书是根据2016到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在全国进行的大样本调查出具,全国共计4.46万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参与本次调查,约14.62万名医师完成问卷。)
每经编辑 汤亚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英国独立报、榆阳公安、《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