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人才需求不仅包括那些除了活跃在CBD的白领、金领,还有所谓的“蓝领”青年。对于城市的产业和企业来说,人才紧缺,不仅是数量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由此思考出发,要破解人才结构性问题,培养高技能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
2008年,中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落户太仓,让职教与产业在城市内的互动模式有了新的可借鉴框架。此后,包括青岛、沈阳、成都等地建立的中德产业园区,均配套引进了一批中德合作的职业院校,以期在产业发展之初,及早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
每经编辑 杨弃非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他们出生于1985年以后,在城市务工,也积累了一定的技能、业务经验,未来返乡创业,通过进修成为高级技工,或掌握高端服务技能。
这是此前发布的《2017中国新时代蓝领消费与成长白皮书》中,对于“新时代蓝领”的描述。
年轻却有梦想,收入不多却有拼劲,授信不高却有发展,这是白皮书中对新时代蓝领的状态描摹。其中梦想、拼劲、发展分别对应三个D开头的英文单词,即 Dreaming、Dashing、Developing,因此“新时代蓝领”也被称为“3D青年”。
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人才需求不仅包括那些除了活跃在CBD的白领、金领,还有这群所谓的“蓝领”青年。
对于城市的产业和企业来说,人才紧缺,不仅是数量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
由此思考出发,要破解人才结构性问题,培养高技能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纵观国内城市,“太仓模式”在此方面很有典型性。
所谓“太仓模式”,讲得是从“四线”小城到“德企之乡”的逆袭故事,在多数人看来,其开端正是由中德职教项目培养的高技能人才。
当我们把目光从东部的太仓转移到西部时,我们发现,还有一个地方正在进行类似探索——成都蒲江县。“东有太仓,西有蒲江”,2015年,中德职业教育项目在蒲江开班。今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蒲江,去一探究竟。
太仓模式
学生实训(摄影 杨弃非)
从成都市地理中心向西近2个小时,车进入蒲江地界,“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的牌匾出现在一个老旧的路口。而后,罗马古典建筑与北欧极简风工厂交相辉映的园区中,蒲江AHK中德职业教育学校现出“真身”。
关于中德职业教育项目,一个明显的标签是“双元制”,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的工学交替学徒模式,正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精髓。在其助推下,“德国制造”摘下劣等山寨品帽子,德国也因此走上世界制造业顶峰。
尽管首个中德“双元制”项目早在1982年就已落户中国,但谈及此,蒲江AHK中德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人余代雄,与大多数长期和徳企打交道的中国人类似,举的例子仍绕不过太仓。
太仓,这个距离上海仅50公里的苏州县城,曾以农业立城,如今已成为全国德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德企之乡”。现如今,已有超过280家德国企业聚集于此,其中,在单一行业市场占比位列全球前三的“隐形冠军”企业就有46家之多。
变化始于1993年,太仓成立经济开发区。同年,第一家德国企业克恩-里伯斯落户。
但此后,是长达近十年的酝酿期。余代雄告诉记者,正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让许多德资企业对此望而却步。
“太仓为什么之后能够大获成功?”余代雄给出的答案是,适应德企需求的职业教育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2001年,太仓创办德资企业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通过复制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太仓吸引力大幅提升。培训中心落户3年后,2004年,太仓迎来德企的爆发式增长,到2008年突破100家,2013年突破200家,如今已接近300家。
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局局长郁颖珠曾向媒体透露,截至目前,中心已“培养近万名蓝领技术工人”,“有些好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订’走了”。
现在,更为“徳式”的做法被纷至沓来的大型德企引入太仓——德国企业舍弗勒率先投资500万人民币在此打造培训中心。现如今,包括海瑞恩等在内的德资企业也纷纷设立自己的培训中心,教育培训产业与制造业并驾齐驱,成为太仓都又一产业集群。
“双元制”的奥秘
AHK中德职业教育学校(摄影 杨弃非)
这个具有强大能量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究竟有何奥秘?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在中国,“双元制”职教项目“引进潮”早已将大多数城市纳入其中。早在1982年,中国多个城市设立首批共计14个“双元制”合作项目。目前,在工业制造领域认可度较高的中德AHK职教联盟已有超过40家会员单位。
在这幅更为全面图景中,有成功者如太仓,但探索者占据更大比重。而在最早一批项目中,有的已停止,有的难获得社会、学校认可,真正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在余代雄看来,成功与否,取决于“双元制”的精髓——产教融合是否得到有效发挥。
在“双元制”模式下,企业直接参与学校培训工作。具体而言,学生入学就与企业签约,企业按职工标准发放工资。与此同时,人才培养将直接针对企业实际需求,而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占更大比重。
由此,“双元制”能够有效把企业和教育联系起来,从需求侧的角度来考虑供给,能够推动人才资源有效流向终端产业。
而这个与主流教育发展思路相契合的模式,为何会在一些城市遭遇失败?余代雄以新余的情况向记者解释到,仅签订协议这一项内容,中国参与职教培训的学生年纪小于德国,而愿意为培训买单、有能力长期合作的企业难以寻觅,最终导致项目难以为继。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主席迪特·奥乐此前指出,在引进国外职教经验时需进行针对性引进,以城市需求对职教项目进行本土化改造。简而言之,就是要为提档升级的职教配备符合其需求的企业与产业体系。
在这一方面,太仓做出了有效的示范。在其“双元制”项目之一——健雄学院,推出一个“2+1”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按2014年标准,健雄学院给舍弗勒等德企培养一个“双元制”学徒收费2.7万元,给其他企业培养一个“2+1”定岗生收费1万元不等。通过划分层级,激发企业参与培训过程的积极性。
留住精湛技师
库卡认证学院(摄影 杨弃非)
眼下,城市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有着愈加强烈的需求,职业教育更需为城市产业赋能。
近年来,许多城市均发布政策,以期留住技能人才。以成都发布的“成都人才12条”为例,其中特别提出,对于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给予每人最高3000元/月的安家补贴。
而由于只能依靠本地培养,技能人才是否能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助力,还需从教育的角度思考。2008年,中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落户太仓,让职教与产业在城市内的互动模式有了新的可借鉴框架。此后,包括青岛、沈阳、成都等地建立的中德产业园区,均配套引进了一批中德合作的职业院校,以期在产业发展之初,及早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
一个例子是,在蒲江,“构建成都(中德)职教创新集聚产业生态圈”已被列入其规划的三大产业生态圈之一。现如今,其“东有太仓、西有蒲江”的目标也正在职教领域产出正面效应。
据其负责人介绍,尽管尚无学生毕业,职教项目已吸引了奥地利林茨市、德国巴伐利亚州考察团等前来考察交流,有5家德资企业表达了投资建厂的意向。此前,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与蒲江共同打造的库卡认证学院也已布置完毕。
仍有问题待解。余代雄发现,以高标准培养技能人才,能够顺利将人才留在行业内,继续从事技师工作。但蒲江当地现有企业用工需求较低,“在学校高标准严要求,到了工厂却发现太轻松”,无法让技能得以施展,也就导致这些来自蒲江的孩子未必能反哺当地产业发展,。
刚在成都技能大赛越级获得成人组一等奖的黄一珂正是其中一例。在本地企业的实习中,尽管也能接触到不少手艺精湛的技师,但他“还是想在毕业后出去闯一闯”。
余代雄提供的一个解题思路是,可以为这些高技能人才搭建更多创业渠道。在他看来,与学校有长期合作的博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博世的配套企业之一,已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创业前景十分广阔。
而对于城市或区域来说,应该有着更大的考量——当人才能量发挥其吸引效应后,需要自我修炼,打造产业集群,塑造新的经济地理——对于太仓,这就是背靠上海的区位与成本优势打造德国企业的聚集区;而对于蒲江,面对正在进行产业地理重塑的成都,它更需要吸纳资源,打造出属于其特色的第二产业增长极。
事实上,要让人才对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作用,这也是必要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